千年古城、古典园林、名胜古迹、水乡古镇以及小桥流水人家……数不尽的天堂美景,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美称的苏州,本书带你进入这一人间仙境,任你舒心畅游。
千年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和太湖风光,即“三古一湖”是苏州旅游业的主要品牌,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
本书围绕“三古一湖”,在体例上主要采用以类相从、按类分述的方法,兼用按地域方位介绍的方法。既为游客提供了一幅办州旅游资源的全景图,也为他们,尤其是自助旅游者设计游程带来方便。
位于苏州城东南30多公里,昆山南境淀山湖畔。古称贞丰里,北宋时周迪功郎在此设田庄,遂有周庄之称。古镇四周江湖环抱,有四条河道纵横交叉,呈井字形分布,因河成街,傍水筑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全镇明清建筑占60%以上,有古桥10余座,大多数民居都临水而筑。过街骑楼、水阁、水墙门、石驳岸、廊棚、石桥等古镇的特色建筑和幽深的水巷,构成周庄最富魅力的画面。2003年,周庄与同里、角直等地同被列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双桥即世德桥和永安桥,跨两河十字交汇处。联袂而筑,但造型各异,一为石拱桥,一为石梁平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略似古代钥匙,故俗称钥匙桥。人行其间,有一步跨两桥之趣。双桥原是两座普通的石桥,但自1985年陈逸飞所画《双桥》邮票入选为当年联合国首日封后,便驰名世界,成为周庄古镇的标志。镇中心的富安桥始建于元代,四侧均建有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桥楼,为古镇一景。
沈厅是元末江南巨富沈万三后人于清乾隆时所建宅第。坐东朝西,跨街
P045临河,前有水墙门、河埠,共七进五门楼。主厅松茂堂,面阔10米,进深11米,平面呈正方形,正中所悬“松茂堂”匾,为清末状元张謇书。
张厅共五进,正厅及后楼系明代建筑,其余皆清代所建。大厅轩敞明亮,其楠木鼓墩柱础是明代建筑的标志。更妙的是后院有小河穿宅而过,这种“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建筑格局充满了诗情画意,每每受到游客的赞赏。
P046
千年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和太湖风光,即“三古一湖”是苏州旅游业的主要品牌,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
围绕“三古一湖”,本书在体例上主要采用以类相从、按类分述的方法,兼用按地域方位介绍的方法。既为游客提供了一幅办州旅游资源的全景图,也为他们,尤其是自助旅游者设计游程带来方便。
“古城揽胜”一栏囊括了古城、古典园林以及办州城郊山水名胜在内的几十个景点。它们是苏州之旅最经典的内容,也是游客选择的主要目的地。但这些景点比较分散,几乎遍布苏州城内外各个方位。游客都希望在有限的游程内尽可能多地看一些景点。本栏按地理方位划成五片,分片介绍,目的就是考虑交通的经济性,让游客不走重复线路。
江南古镇游推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已十分火爆,且已形成了品牌效应。限于篇幅,“古镇寻踪”一栏介绍了富有代表性的四座古镇,即木渎、周庄、同里、角直。
太湖风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东山、西山、光福都是传统的太湖游览区,在苏州旅游业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故编成“太湖掠影”一栏。
“特色旅游”一栏中的前三项,从内容来看本可纳入“古城揽胜”一栏,但这三处和古镇一样,都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并逐渐推向旅游市场的新产品,它们和古镇旅游有某些类同之处。为了彰显其特色,引起游客的关注,特辟为专栏。
其他各栏分别围绕“行、住、食、购、娱”的一个专题,提供最新的信息,力求简明、准确、实用。
总之,一册在手,让你高高兴兴畅游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