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史识权谋/天下奇才大智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红霞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鉴史知今,流失的是时光,历史长河中划过的那耀眼的轨迹,不正是智者的思想之光吗?

本书为“天下奇才大智丛书”之一,是取自古典智慧中的精华,借古代经史典籍中的智慧来开启、改变人的思维。

本书是你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智谋锦囊,只要你领略到了书中的要旨,学会其中的克敌制胜奇方及人生百态,你定能在这个“时间是生命。智慧是金钱”的现实社会中永立不败之地。

内容推荐

《读史识权谋》是取自古典智慧中的精华,借古代经史典籍中的智慧来开启、改变人的思维。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认为:“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其言词中尖锐地指出人要有智慧,要以智启人,以智惊人,把没有智慧的人比喻成行尸走肉。

苦干人人都会,而运用智慧、谋略则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这也就是浩大的社会之中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当处于危难之时,拥有智慧的人会给自己制造生机,给困境创造新的希望,他智慧的头脑可以通过点滴的感悟而进行延伸,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幸福快乐,而这种感悟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得智者得天下。

目录

第一章 君主帝王的谋略/1

华夏始祖——黄帝/2

仁如天智如神——唐尧/5

无为而治——虞舜/8

治水之神——夏禹/12

大胆用间——少康/16

网开三面——商汤/18

千古贤君——周文王/22

顺天应人——周武王/29

九合诸侯——齐桓公/35

退避三舍——晋文公/38

称霸西戎——秦穆公/42

一鸣惊人——楚庄王/47

卧薪尝胆——勾践/51

千古一帝——秦始皇/56

大智御四海——刘邦/66

雄才大略——汉武帝/72

汉室中兴——刘秀/77

再造一统——杨坚/88

文治武功——李世民/95

开基建邦——赵匡胤/105

宏图兴蒙元——忽必烈/112

创满清鼎盛——玄烨/116

第二章 骁勇名将的权谋/122

千古智圣——诸葛亮/123

一代枭雄——曹操/136

以静制动——谢安谢玄/146

智勇双全——刘裕/154

恩威并举——郭子仪/164

有胆有识——李光弼/172

千古英名——杨业/177

治军严明——徐达/184

勇冠三军——常遇春/190

谦虚谨慎——邓愈/195

文武双全——李文忠/200

第三章 忠臣谋士的智谋/205

智宗之祖——伊尹/206

第一圣人——周公/210

立木取信——商鞅/213

功冠三杰——萧何/217

定都关中——娄敬/226

韬光养晦——陈平/231

善谋大事——房玄龄/236

谋如渊品似镜——魏征/241

善于决断——杜如晦/245

应对机敏巧避嫌疑——长孙无忌/249

良策佐武周——狄仁杰/253

心忧天下——范仲淹/263

激流变法——王安石/271

丹心昭日月——文天祥/276

第四章 女人的权术/286

浣纱女——西施/287

塞外青冢——王昭君/292

三千宠爱集一身——赵氏姐妹/299

巧施反问计——貂禅/301

乱晋之首——贾南风/304

中华女皇——武则天/307

倾国倾城——杨贵妃/322

风月无痕——名妓佳丽/328

第五章 奸佞小人的诡诈/334

奇奸诡智——寒浞/335

烹子邀宠——易牙/338

奇货可居——吕不韦/342

指鹿为马——赵高/348

诡诈欺弱主——石显/359

沽名钓誉——王莽/366

口蜜腹剑——李林甫/376

欺帝戏妃——安禄山/382

阴谋媚主——卢杞/39l

变色投机——蔡京/397

试读章节

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大凡干才,如能用其所长,尽其所能,则愿为“知己者死”。刘邦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用人,只要能为他的政治目标献策出力,他就不分高低贵贱、出身经历,而尽可能人尽其才,只要是对实现他的目标有利的方略,无论是谁提出的他都给予重视并采纳实施。充分表现了刘邦雄才大度。

刘邦用人的不拘一格,从他的文臣武将的出身便一目了然:张良是六国时韩相,张苍当过秦朝御史,萧何、曹参原是秦朝小吏,韩信是贫民,英布是受过暴秦黥刑的平民,樊哙以屠狗为业,周勃以织席为生,陈平是个穷书生。这些人后来都受到重用,并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大功。由此可以看出,大胆地提拔和重用各种人才,尤其是出身卑微而有才能的人,是刘邦的一个用人之道,这也许与他自己出身平民和小吏是分不开的。

刘邦关于他重用“汉初三杰”的佳话,至今仍传为美谈。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这充分说明,刘邦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的过程中,聚天下英才猛士为我所用的用人策略,为其与项羽斗智斗力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从刘邦对后世的安排上可以看出他不仅知人善任,且谋深虑远。刘邦病重时皇后吕雉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答日:“曹参可。”吕雉又问其次,刘邦举出了王陵、陈平和周勃,并指出:“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刘邦死后,吕雉任用这些人。继续执行刘邦恢复经济、与民休息的政策,为巩固汉王朝起了决定性作用。

刘邦的从谏如流表现了他深知集思广益的重要。刘邦准备进关中时,儒生郦食其求见,刘邦本来很讨厌儒生,但郦食其提出的见解很可取,刘邦也照样采纳。郦食其说:以刘邦的万余兵力去打关中,“此所谓探虎口者也”,难免不受挫折;应该先攻取附近的陈留,利用该地秦国粮仓,扩充军队,然后西进,又提出由他去争取陈留县令投降,如果不行,再用武力解决。结果郦食其经过一番策划,杀了拒降的县令,接应刘邦进入陈留。刘邦在当地获得了大量粮草,又接纳了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所部的义军四千余人。为继续西进准备了较好的条件。刘邦在今河南鲁山东南大败秦南阳郡郡守吕龄。刘邦准备照一路来时的打法,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及时指出:前有秦军据险把守,后有宛城未下,如果贸然西进,将遭前后夹攻;必须先攻下宛城,才能断后顾之忧。刘邦依计而行,终于逼降退于宛城的吕龄。

推翻秦王朝后,刘邦军进驻咸阳。刘邦进入金壁辉煌的秦宫,看到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和宫娥美女,就迷恋起来,想住下来享受一番。樊哙及时劝谏,问刘邦是想得到天下还是只想当个富家翁。他指出秦朝灭亡同秦帝穷奢极欲贪图享受有关,希望刘邦不要留居宫中。接着张良也来规劝,指出秦君无道,你刘邦才能到此,现在刚刚进入咸阳,就耽于享乐,这是“助桀为虐”。两人先后进谏,终于使刘邦清醒过来,他立即下令封闭秦宫和府库,率军出了咸阳城,还军灞上。从此,刘邦更认识到推翻秦朝以后,统一全国的艰巨性。

刘邦的知人善任和从谏如流表明了他的谋略不仅表现在谋事上,而且表现在一切服务于其政治目标的前提下如何集思广益,即表现在谋人上。

P68-70

序言

《读史识权谋》是取自古典智慧中的精华,借古代经史典籍中的智慧来开启、改变人的思维。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认为:“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其言词中尖锐地指出人要有智慧,要以智启人,以智惊人,把没有智慧的人比喻成行尸走肉。

苦干人人都会,而运用智慧、谋略则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这也就是浩大的社会之中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当处于危难之时,拥有智慧的人会给自己制造生机,给困境创造新的希望,他智慧的头脑可以通过点滴的感悟而进行延伸,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幸福快乐,而这种感悟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得智者得天下。

《读史识权谋》是你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智谋锦囊,只要你领略到了书中的要旨,学会其中的克敌制胜奇方及人生百态,你定能在这个“时间是生命。智慧是金钱”的现实社会中永立不败之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