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集成机械工程、力学和材料等学科知识。本书的叙述从简单易懂的摩擦学原理着手,为读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摩擦学的基础问题作准备。然后,对微纳米摩擦学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最后,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摩擦学部件和工业领域的摩擦学技术。
本书的理论模型全面、实验数据丰富、应用对象具体。可作为机械、化工、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对从事产品设计的机械、化工、材料工程师非常有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摩擦学导论(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
作者 | (美)B.布尚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摩擦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集成机械工程、力学和材料等学科知识。本书的叙述从简单易懂的摩擦学原理着手,为读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摩擦学的基础问题作准备。然后,对微纳米摩擦学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最后,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摩擦学部件和工业领域的摩擦学技术。 本书的理论模型全面、实验数据丰富、应用对象具体。可作为机械、化工、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对从事产品设计的机械、化工、材料工程师非常有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对于从事机械零件和系统的设计、可靠性保障的工程师而言,扎实的摩擦学知识非常重要。本书详细介绍了摩擦机理、材料磨损机理和主要润滑技术(流体润滑、固体润滑和气体润滑),同时介绍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摩擦学应用技术以及微纳米摩擦学、微机电系统和磁记录系统等方面的材料问题。 摩擦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集成机械工程、力学和材料等学科知识。本书的叙述从简单易懂的摩擦学原理着手,为读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摩擦学的基础问题作准备。然后,对微纳米摩擦学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最后,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摩擦学部件和工业领域的摩擦学技术。 本书的理论模型全面、实验数据丰富、应用对象具体。可作为机械、化工、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对从事产品设计的机械、化工、材料工程师非常有参考价值。 目录 著译者简介 中文版序 中文版前言 译者前言 英文版序 英文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摩擦学的发展历史 1.2摩擦学的重要意义 1.3微纳米摩擦学的兴起 1.4本书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固体表面的特征 2.1表面的基本特性 2.2表层的基本特性 2.2.1变形层 2.2.2贝氏层 2.2.3化学反应层 2.2.4物理吸附层 2.2.5化学吸附层 2.2.6表层分析技术 2.3表面粗糙度 2.3.1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参数 2.3.2统计表征参数 2.3.3分形表征参数 2.3.4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影响因素 2.4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2.4.1触针法 2.4.2光学法 2.4.3扫描探针测量法 2.4.4流体测量法 2.4.5电学测量法 2.4.6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2.4.7测量方法评价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3章 固体表面的接触 3.1引言 3.2接触力学分析 3.2.1匀质体上的单凸体接触 3.2.2多层体上的单凸体接触 3.2.3多微凸体接触 3.3接触面积测量 3.3.1测量技术 3.3.2测量实例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4章 粘着 4.1引言 4.2固体接触的粘着 4.2.1共价键 4.2.2离子键 4.2.3金属键 4.2.4范德华力 4.2.5表面自由能理论 4.2.6聚合物的粘着 4.3液体接触的粘着 4.3.1单微凸体的粘着力 4.3.2多微凸体的粘着力 参考文献 第5章 摩擦 5.1引言 5.2固体接触的摩擦 5.2.1滑动摩擦定律 5.2.2滑动摩擦机理 5.2.3其他摩擦机理 5.2.4摩擦状态过渡 5.2.5静摩擦 5.2.6粘滑现象 5.2.7滚动摩擦 5.3液膜介质的摩擦 5.4材料的摩擦特性 5.4.1金属的摩擦特性 5.4.2陶瓷的摩擦特性 5.4.3聚合物的摩擦特性 5.4.4固体润滑材料的摩擦特性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6章 摩擦表面的温度 6.1引言 6.2热传导分析 6.2.1热传导的基本解 6.2.2高接触应力情况 6.2.3低接触应力情况 6.3摩擦温度测量方法 6.3.1传感器测量法 6.3.2辐射测量法 6.3.3金相观察法 6.3.4液晶变色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磨损 7.1引言 7.2磨损机理 7.2.1粘着磨损机理 7.2.2磨粒磨损机理 7.2.3疲劳磨损机理 7.2.4冲击磨损机理 7.2.5化学腐蚀磨损机理 7.2.6电弧诱导磨损机理 7.2.7微动磨损机理 7.3磨屑的分类 7.3.1片状磨粒 7.3.2长条磨粒 7.3.3球形磨粒 7.3.4不规则磨粒 7.4材料的磨损性能 7.4.1金属的磨损性能 7.4.2陶瓷的磨损性能 7.4.3聚合物的磨损性能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8章 流体润滑原理 8.1引言 8.2流体润滑机理 8.2.1流体静压润滑 8.2.2流体动压润滑 8.2.3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8.2.4混合润滑 8.2.5边界润滑 8.3粘性流动和雷诺方程 8.3.1粘度和牛顿流体 8.3.2液体流动及方程 8.4流体静压润滑 8.5流体动压润滑 8.5.1推力轴承 8.5.2径向轴承 8.5.3挤压膜轴承 8.5.4气体润滑轴承 8.6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8.6.1接触面形状 8.6.2线接触情况 8.6.3点接触情况 8.6.4热影响修正 8.6.5润滑油的流变性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9章 边界润滑与润滑剂 9.1引言 9.2边界润滑膜 9.2.1吸附膜的影响 9.2.2分子层数的影响 9.2.3化学膜的影响 9.2.4分子链长度的影响 9.3液体润滑剂 9.3.1润滑剂的分类 9.3.2润滑剂的理化特性 9.3.3添加剂 9.4润滑脂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10章 微纳米摩擦学 10.1引言 10.2表面力仪(sFA) 10.2.1 SFA工作原理 10.2.2分子润滑膜特性 10.3 原子力显微镜(AFM) 10.3.1 AFM的应用 10.3.2微摩擦与微粘着试验 10.3.3微磨损与微加工试验 10.3.4微压痕试验 10.3.5薄膜润滑试验 10.4分子动力学模拟 10.4.1模拟方法 10.4.2固体界面作用模拟 10.4.3液膜界面作用模拟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11章 磨损试验方法 11.1引言 11.2磨损试验设计 11.2.1模拟磨损试验 11.2.2加速磨损试验 11.2.3试样制备 11.2.4试验参数测量 11.3典型配副形式 11.3.1滑动磨损试验 11.3.2磨粒磨损试验 11.3.3滚动疲劳试验 11.3.4颗粒冲蚀试验 11.3.5腐蚀试验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第12章 工业摩擦学问题 12.1引言 12.2常见摩擦学部件 12.2.1滑动轴承 12.2.2滚动轴承 12.2.3密封件 12.2.4齿轮 12.2.5凸轮机构 12.2.6活塞环 12.2.7电刷 12.3微机电系统的摩擦学问题 12.4材料加工的摩擦学问题 12.4.1刀具磨损 12.4.2磨削和研磨工艺 12.4.3成形模具磨损 12.4.4切削液 12.5工业领域的摩擦学问题 12.5.1汽车发动机 12.5.2涡轮发动机 12.5.3铁路车辆 12.5.4磁记录装置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