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解浙派与浙派技法的小书。浙派的发生、发展、流变曾在印学史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留下来的创作作为重要的印学资源载入史册,为今人共享。浙派由于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加上流派成员众多,印风样式、技法变化多样,本书仅就其技法中带有典型性的部分加以介绍简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唐吟方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讲解浙派与浙派技法的小书。浙派的发生、发展、流变曾在印学史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留下来的创作作为重要的印学资源载入史册,为今人共享。浙派由于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加上流派成员众多,印风样式、技法变化多样,本书仅就其技法中带有典型性的部分加以介绍简述。 内容推荐 在印学史上,浙派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至今还没有一个群体能超越。浙派印风由丁敬开创,经过七家的反复实践形成系统。除了流派史上的意义,浙派从发生发展到延续是印学史上连续性最紧密的一个流派。在浙派自身完成过程中,围绕八家自觉聚拢了一批流派印风的追随者,担负起印风的扩散和传播,有力地推动流派印风对整个印坛的影响。另外,八家后诸多大家发韧于浙派的现象,亦足以证明浙派在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选取了经典的浙派印章和西泠八家的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相信本书能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目录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 第一章 浙派印人及其创作 第一节 浙派和浙派印人生活的时代 第二节 西泠前四家 第三节 西泠后四家 第二章 浙派的技法解析 第一节 西泠前四家的字法、章法、刀法及制作技法 第二节 西泠后四家的字法、章法、刀法及制作技法 第三章 临摹与创作 第一节 临摹 第二节 创作 第四章 流派作品技法介绍 第一节 八家后续清代主要浙派印人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浙派主要印人 第三节 受浙派影响的近现代印坛名家 第四节 当代印坛的浙派印人 第五节 受浙派影响的当代印人作品 后记 试读章节 2.丁敬的篆刻艺术观 过去研究丁敬的篆刻艺术,多针对他善于师古印宗秦汉,一洗文、何旧习,力挽颓风,多从他的刀法、字法、印式等技法的开拓创造等方面来介绍评价。随着当代印学研究的深入,现在更加注重对印人的创作理念、艺术思想的探讨阐发,因此,丁敬杰出的篆刻艺术观开始逐渐凸现,引起了印学界的广泛讨论,成为启示后来的明灯。 丁敬的艺术观点,没有独立成篇的文章,散见于印章边跋和诗文之中。结合他一生的创作实践来看,他在《论印绝句》中的一首诗,可以作为全面表达他对印学的主张和宣言: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自注:吾子房(丘衍)议论不足守) 他认为篆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摆脱时代创作环境的局限,敢于“离群”思考,敢于发挥自我个性,艺术才能自由舒卷而无所羁绊,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比如唐宋印风在丁敬眼里不是史论所谓“古意凌夷”的糟粕,而是可以利用的艺术资源。凭着这种眼光和见识,丁敬突破墨守汉印陈规戒律的束缚,以其非凡的勇气和胆略,上下求索,不拘一格,开辟出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新天地。 “崇尚秦汉”是文、何而后印家创作的宗旨和指南。从提倡复古到墨守不化,几百年间,秦汉印的优良传统,已从祖宗家法演变成印学发展的桎梏,被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垢。 丁敬以他过人的魄力和卓越的见识,提出了以前印人都不曾有过的观点。他不怕“离群”,不怕孤立,对传统追本穷源,要“解得汉人成印处”(丁敬论印诗句),要“何曾墨守汉家文”,打破桎梏,跳出大环境的约束,走尊重传统更求发展传统之路。正因为他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立论,并付诸创作实践,故而才能洞察时弊,解决时人所不能解决的症结。 丁敬的超群卓见和数十年的身体力行,自己真正把握了秦汉印传统的真谛,从而开创出了“有个性的汉印”的艺术风格,进而突破汉印的审美格局,向更广泛的领域开拓,参阅古今,不拘一格,印外求印,广釆博纳,创作出丰富多彩又极具内涵的印风印式;使他能以充满阳刚之气的朴茂刚健、高古苍浑的印风,一扫时弊恶习,成为印学史上当之无愧的划时代的大师。 P12-P13 序言 总序 李刚田 1999年,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以下简称《历代印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获得“国家图书奖”。继《历代印风》之后,重庆出版社于2006年又出版了这套《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以下简称《技法解析》)。《历代印风》突出的特点是站在篆刻艺术立场去认识和梳理历史遗存,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历代印风》在不同的篆刻艺术风格流派这个参照系中将历代印章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并在每卷的专论中对其进行综合述评和理论提升。《历代印风》既不同于单纯的印章史图录,也不同于单纯的篆刻艺术教科书,而是兼具二者的功能,重在揭示篆刻形式与风格的发生和变化。而这套《技法解析》丛书则是在前套书对历代印风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并拓展前套书的篆刻资料,突出了篆刻艺术创作的教学功能,选取经典的古代印章和代表性印人的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如果说《历代印风》重在资料的整理和对历代篆刻风格发展变化的把握,那么《技法解析》丛书则立足于艺术创作实践,侧重于创作技法的揭示和研究。 当我们确定这套书的选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分册设置,而面临的是以前编撰《历代印风》时分卷的同样问题。由于篆刻发展史的特殊性,《历代印风》在分卷设置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古代印风的分类,基本上是依印章史发展的时序进行的;对于清代以来的篆刻创作,则依其风格流派的划分设卷,也就是以代表性篆刻家设卷;但对于一些特殊艺术形式的古代印章或印迹(如封泥、印匋、肖形印等),则打破时序按材质和表现内容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式顺应了篆刻发展的特殊性及篆刻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又能紧扣篆刻艺术的主题,所以这套《技法解析》丛书基本上依照印风的分卷设置进行。由于这套书要针对当代篆刻创作的实际,《历代印风》中一些与当代创作关系不太密切的分卷,如《元代印风》、《明代印风》等,就不再在《技法解析》丛书中专设分册;在《历代印风》中将汉魏印风、浙派印风等内容又设为多个分册,根据《技法解析》丛书的体例及实际要求,则每类技法解析对象只设一册即可,而一些与当代创作关系密切的清代中晚期及近代篆刻家,则重点保留。经过反复推敲,确定本套丛书设为12分册:《古玺技法解析》、《秦印技法解析》、《汉印技法解析》、《元朱文印技法解析》、《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析》、《邓石如经典印作技法解析》、《赵之谦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析》、《齐白石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古印匋、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析》、《鸟虫篆印技法解析》。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依靠相应的技法手段来完成,篆刻艺术的审美思想通过技法与形式来物化,可以说没有篆刻技法发生作用,篆刻艺术就不存在。在创作中,没有美学思想的作品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没有形式的作品,就等于人没有了躯体,而一切美学思想对于艺术表现技法来说,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技法是完成作品形式、传达美学思想的唯一手段,所以一件作品有无技法的存在,是判定艺术创作与非艺术创作的界限,技法的高下难易,是判定一件作品高下的重要内容。 篆刻技法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完成艺术创作所必须的手段,同时又是篆刻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篆刻美具有空间构成与时序进程的两重性,篆刻技法也具有这两重性。篆刻的空间形式有赖技法完成,此时的技法只是完成艺术形式的一种手段,而刀石相激之间的美,刀笔相生的意韵,刀刀递进过程留下的痕迹,表现着一种时序之美,此时的技法又是篆刻美的内容。庖丁解伞“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其中充分表现着技法的时序之美、节奏之美。《技法解析》这套丛书紧扣篆刻创作技法这个主题内容,这也正是与篆刻创作最为直接、作者最为关心的内容。 这套丛书立足于艺术创作实际而力避空谈,通过不同的具体印例、不同的印面形式、不同的风格流派探讨不同特点的技法。但我们又不能局限于对象,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局部的认识和分析之中,而要求站在整体的、宏观的立场去认识具体和局部,通过具体和局部去把握整体,通过实践的验证升华到理论,通过具体技法的分析和叙述总结出规律,上升到篆刻美学的层面,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技进乎道”。 对历代优秀篆刻作品进行技法解析,我们应站在篆刻艺术创作的立场上去认识、解析古代印章,在分析具体技法时,也必将突破古代印章的制作方式、使用方式。如对于刀法的论述,我们是依照以刀刻石的创作方式去认识和研究用刀的种种效果,在古代印章制作中,并无今天我们所依据的“以刀刻石”的方式而建立的刀法概念。解析古代印章中的所谓刀法,实际上是对古印中不同的制作效果、不同的印材质地以及不同的用印方式而形成不同的线条质感的分析,探讨如何转换为“以刀刻石”的刀法技巧,如何在古印线条特质的启示下形成创作风格。在研究篆刻创作技法中,《技法解析》丛书突破《历代印风》各分册之间的分野;在化人创作的研究中,突破古玺、汉印之间的时代悬隔,突破浙派、邓派等等之间的风格差异,将古代印章中表现出的金石气、明清流派篆刻中的文人雅意、当代篆刻创作中的形式变化及刀与石的表现力融合贯通在一起。 我们站在当代艺术的视角去发掘、认识、继承和发展历代篆刻艺术遗存。在临摹和创作中,一方面不局限于古代的“烂铜印”模式,同时也不必局限于文人篆刻所追求的那种“不激不厉”、“中正冲和”之美;另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割断历史而向壁独造,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动人而失去了传统文化在篆刻中的支撑力。要以当代的视角,以篆刻艺术创作的立场去把握古与今、表现与内涵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于这套丛书的特征,我们聘请的各分册作者都有着两方面的素质:一方面是篆刻创作实践的专家,另一方面是篆刻学研究的专家。这两方面的素质缺少其一便不能完成丛书编撰工作。作者们在努力客观、准确把握解析对象的技法特征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倾向,对研究对象的审美理解、在临摹与创作中的审美表现从来就带有主观色彩,这是由艺术创作的本质所决定的,这种主观性也是艺术的个性,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必要的。但限于解析对象的规定性,以及读者群体的需要,作者们将把个性的表现把握在一定的度上,将著作者的个性融人篆刻艺术的共性规律之中,这是本丛书对所有著作者的要求。 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后记 这是一本讲解浙派与浙派技法的小书。浙派的发生、发展、流变曾在印学史上掀起过巨大的波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留下来的创作作为重要的印学资源载入史册,为今人共享。浙派由于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加上流派成员众多,印风样式、技法变化多样,本书仅就其技法中带有典型性的部分加以介绍简述。一本小书无法承载堂庑阔大的浙派全部,这同浙派研究面临的问题一样,笔者尽最大的努力去复原历史上曾经的浙派,但探索的空间始终存在。 本书在浙派印人的叙述、评价上吸收了众多前辈印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罗叔子先生对浙派印风样式的论述,八九十年代沙孟海先生、叶一苇先生对浙派“命名”及“用字”特点的讨论。恩师余正老师近年倾力于浙派传承的梳理,多有创获,立足于印人史料及大量浙派作品基础上的研究,详实明晰,令人信服,对我的启发尤大。在如何看待评价浙派的问题上,承余老师同意,沿用了他的观点及发明,对此深表谢意。 本书提纲拟定之初,曾得到李刚田先生的指教,一并致谢。 唐吟方 2005年9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