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讲坛堪称广州地区最靓丽的文化品牌之一,她创办于2002年春,讲坛以“让大师走进大众,让大众了解大师”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广邀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广州讲学,传播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承中国文化学术的薪火,营造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对于在全社会普及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演讲录》(第一辑)一面世即好评如潮,读者争相传阅,盛况仍历历在目。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将2005年至今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广州讲坛的精彩演讲辑录为《广州讲坛演讲录》第二辑,其出版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广州讲坛这一学术文化品牌,在更大范围传播普及人文精神,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重新体验与回味这些演讲,更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值得一读。
广州讲坛堪称广州地区最靓丽的文化品牌之一,她创办于2002年春,讲坛以“让大师走进大众,让大众了解大师”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广邀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广州讲学,传播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承中国文化学术的薪火,营造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对于在全社会普及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依我之见,广州讲坛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名家荟萃,内容丰富。广州讲坛所邀请的主讲入,大多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有儒雅博学的学术前辈,有思想敏锐勇于革新的青年才干,也有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的实干家。讲坛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讲授深入浅出,真正体现了岭南文化“集华夏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的精神品格,是人们了解优秀文化传统、创新观念、启迪思维的土壤,是了解世界、把握国情、增长知识的平台。广州讲坛作为广州学术文化的一个窗口,她不仅反映出广州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而且是昨天与今天的聚焦点。
二是面向大众,影响广泛。广州讲坛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听众遍及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次和各行各业。广州讲坛让社会公众与专家学者促膝相谈,真诚对话,交流思想,从而使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走进社会公众的生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品位,去讲坛听讲座已成为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新时尚。每期讲座不仅场内座无虚席,同时在南方网、大洋网上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有关信息的读者越来越多。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
林毅夫
(2005年1月31日)
林毅夫,1952年10月生于台湾宜兰,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在国内外有众多兼职,是国务院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计划咨询审议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长期战略框架高级顾问组成员、世界银行顾问。
主要著作《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中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这几年,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确实受到很多关注,我参加国际研讨会时对此深有体会。比如,2005年11月13日,我应邀到日本去参加由日本和美国商业联合会召开的年会。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会议。基本上没有学者参加,参加者都是美国和日本在财富500强里最大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于现在美国和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这么一个商业联合会,可以说是聚集了现在执世界经济牛耳的一批人。这个商业联合会从二次大战之后就成立了,每年轮流在东京、华盛顿召开年会,在其将近五十年年会的历史中,2005年第一次破天荒地在年会上讨论第三国经济——中国经济。我很荣幸作为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应邀在年会的第一天的第一个大会上,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经济。他们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对这些世界财富500强的公司来说,如何来了解中国经济是最关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2004年12月,我在北京也参加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会议。拉丁美洲商业联合会到北京来开了一个年会,讨论的题目是中国的崛起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般觉得,拉丁美洲国家和中国相距甚远,而且拉丁美洲国家目前相对来说,是中等发达国家,以小经济体为多。但是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专程到北京来召开年会。当然,我很高兴自己作为中国经济学家应邀在第一天的第一个大会上发言,谈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中国经济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不管大国还是小国的关注,主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目标,希望中国经济在20年的时间里翻两番,也就是增加三倍。
1979年,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我当时觉得20年翻两番的目标很好,但是怎样做呢?那时不像现在有电子计算机这么方便,我用手算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总算算清楚了,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要在20年里翻两番,平均每年国内经济增长率要达到7%。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不相信,因为中国当时有10亿人口,80%是农民,大部分的农民用原始工具生产,其中很多是文盲。而且,我们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贫穷落后的国家,可以用20年的时间,持续7%的增长。当时甚至有一个自然增长理论认为,任何国家不可能长期有超过7%的增长。
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他有能力提出一个目标,鼓舞全国人民向前努力。当时我个人的看法是,小平同志提出20年翻两番,无非是估计。但是,20多年过去了,我看到在20多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不是7%,而是9.4%。我想,不但小平同志没有预想到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国内外学术界也没有想到。我非常佩服小平同志,因为他当时能够提出这样的目标鼓舞我们往前进。 我们在开放方面的成就,确实比国内增长率的增长更了不起。从数字上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对外的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比如1978年,进出口贸易额总共只有206亿美元,比台湾省还少。衡量一国开放的程度,经济学家常用的就是贸易依存度,也就是进口加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当时只有9.5%。但是在过去的26年时间里,我们对外贸易的增长率每年达到16.4%,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还高7%。26年的时问,我们对外贸易的增长是56倍,从当时的206亿美元到去年达到11547亿美元,这样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在人类经济史上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在全世界经济体中的贸易地位排名第35位,但去年我们已经跃上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这也是意想不到的。经过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非常快。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财富,和20多年前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20多年前,没有哪一个人会预想到。
我个人就有很切身的体会,1979年我从台湾到大陆来,1982年又到美国去,198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耶鲁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我回国时,那时在海外拿到博士学位回国的人比较少。当时政府有一个很特殊的政策,我想在座很多人都记忆犹新:80年代出国去参观考察,如果短期回国可以带三大件,超过六个月可以带八大件,为了鼓励我们这样回国的博士后,还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可以带一辆汽车回来,免交关税。当时小汽车的进口关税是215%,也就是说,我在国内买~辆小轿车,花的钱是在美国的三倍。……P1-3
《广州讲坛演讲录》第一辑出版一年之后,即将出版第二辑,可喜可贺。去年,《演讲录》一面世即好评如潮,读者争相传阅,盛况仍历历在目。《演讲录》(第一辑)涉及领域广泛,内容精彩,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既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又催人奋进。相信《演讲录》第二辑的编辑出版,一定不会辜负广大读者的期盼和厚爱。
2003年冬、2004年夏,我有机会先后两次到广州讲坛作关于文化方面的讲演,听众之踊跃,情绪之热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广州讲坛堪称广州地区最靓丽的文化品牌之一,她创办于2002年春,讲坛以“让大师走进大众,让大众了解大师”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广邀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广州讲学,传播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承中国文化学术的薪火,营造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对于在全社会普及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依我之见,广州讲坛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名家荟萃,内容丰富。广州讲坛所邀请的主讲入,大多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有儒雅博学的学术前辈,有思想敏锐勇于革新的青年才干,也有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的实干家。讲坛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讲授深入浅出,真正体现了岭南文化“集华夏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的精神品格,是人们了解优秀文化传统、创新观念、启迪思维的土壤,是了解世界、把握国情、增长知识的平台。广州讲坛作为广州学术文化的一个窗口,她不仅反映出广州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而且是昨天与今天的聚焦点。
二是面向大众,影响广泛。广州讲坛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听众遍及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次和各行各业。广州讲坛让社会公众与专家学者促膝相谈,真诚对话,交流思想,从而使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走进社会公众的生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品位,去讲坛听讲座已成为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新时尚。每期讲座不仅场内座无虚席,同时在南方网、大洋网上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有关信息的读者越来越多。
现在,讲坛主办者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将2005年至今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广州讲坛的精彩演讲辑录为《广州讲坛演讲录》第二辑,其出版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广州讲坛这一学术文化品牌,在更大范围传播普及人文精神,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重新体验与回味这些演讲,更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