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壁画艺术技法源流(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陈景容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悠久的壁画艺术是绘画艺术中较特殊且专门的领域,台湾从事壁画艺术创作之第一把交椅陈景容教授,在本书中详尽地陈述与比较东西方壁画艺术。时间上,自史前时期经文艺复兴至现代;地域上,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至中国、日本,乃至台湾一省壁画之历史演变和制作技法的解析,是台湾第一本关于“壁画艺术”的著作。专业的技巧解剖及富含历史意义的欣赏导引,使本书不仅是艺术从业者之范本,更是艺术及旅游爱好者的最佳导览和收藏。

目录

前言/6               

第一篇 绪论/9

第一章 壁画的意义/10

第二章 壁画的本质/14

第三章 壁画的种类与技法/17

第四章 壁画的残片、损伤原因与剥离术/20

第二篇 西方的壁画/25

第一章 概论/26

第二章 史前时期的壁画/28

第三章 埃及的壁画/31

第四章 克里特岛的壁画/37

第五章 希腊的壁画/42

第六章 伊突利亚的壁画/45

第七章 罗马的壁画/49

第八章 庞贝的壁画/54

第九章 初期基督教壁画/60

第十章 拜占庭美术/64

第十一章 罗马式壁画/67

第十二章 哥特式的壁画/72

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76

第一节 绪论/76

第二节 画家及其作品/79

第十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壁画/132

第一节 绪论/132

第二节 传统的壁画/133

第三节 以油画画制的壁画/139

第三篇 东方的壁画/145

第一章 绪论/146

第一节 东方壁画与东西文化交流之关系/147

第二节 东方壁画与西方壁画的渊源关系/150

第三节 石窟寺与墓室里的壁画/151

第四节 论石窟寺的阴暗和壁画的关系/153

第五节 墓室中的壁画/154

第二章 东方各地的壁画/156

第一节 卡帕特基亚的壁画/157

第二节 北非的壁画/158

第三节 亚洲各地的壁画/159

第四节 高句丽和日本的壁画/164

第三章 敦煌壁画/170

第一节 敦煌的历史背景及其壁画/170

第二节 斯坦因和西域的壁画/174

第三节 结论175

第四章 “中国”的壁画/178

第一节 中国各地的石窟壁画/179

第二节 中国寺观壁画/186

第三节 中国墓室壁画/189

第四节 台湾壁画与剥离术/191

附录/195

一、我学壁画的经过/196

二、佛兰契斯卡的壁画巡礼/207

三、国家音乐厅的湿壁画《乐满人间》的制作过程/214

四、关于“大甲郭家古厝壁画剥离术”研究/218

后记/225

参考书目/ 228

试读章节

唐窟以第三窟为代表,继承中原壁画精神,其后则日趋衰微。元代洞窟以465窟为代表,是继承西藏密宗壁画的传统。

因为营造这些石窟前后有1000年之久,其间壁画风格当然有种种不同的演变,因此研究敦煌的壁画,要依年代分门别类才能知道特征及其演变经过。敦煌的石窟共有魏窟22个,另有四五个石窟,本来是北魏的,后来再加上后代的作品。

敦煌壁画大致以佛教题材为主,另有狩猎图(图226),以及施主的供奉图(图227、图228、图229),此外便是节度使的生活纪录图(例如张议潮归义军节度使的出行图,便是以一个有权势的节度使,将他的生活,记录画在壁画之上),可见当时壁画颇受军民重视,尤其与佛教有关的各种样式,更值得研究。狩猎图也表现得十分生动。

若以时代来区分,魏、隋时的壁画,很多地方和印度的阿旃陀和高昌的壁画(其时代有些还在北魏之前)在着色和用笔上可以看到受其影响,到了唐、五代则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图230)。

敦煌石窟艺术气魄宏伟,融合壁画、建筑、雕塑为一体,内容丰富,其问画师不但融合了印度、西域的外来文化,更渗入中原汉民族文化,发展成具有特色的敦煌风格,堪称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石窟数量最多的佛教艺术宝库。P171

序言

我所学的各种绘画技法之中壁画可能是学得最完整的,我曾经于东京艺术大学获得壁画硕士学位,目前台湾正式学过壁画的也只有我一个人而己。

有一段时期(1967一l973年间),人家都说我是铜版面专家,因为在那时尚无人作铜版画,可是铜版画是我副修的科目,而我主修的壁画及嵌画,反而较少人知道;我在日木画了很多壁画,但存本地至今还没有机会尝试。

对丁绘画各种领域的技法,大家都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壁面则可能是一般人较为陌生的,这也是促成我写这本书的动机。至今我已经出版了《油画的材料研究与实际应用》、《素描的研究》、《版画的研究与应用》、《构图与绘画分析》、《水彩画的研究》、《图解石膏素描》、《陈景容素描选》等七本技法的书,加上这木《壁画艺术技法源流》(台湾版书名为《壁而艺术》下同),那么对技法方面的介绍人致可说已经齐全了。而《东京画讯》和《剖析塞尚艺术》则是研究西洋绘画理论方面的著作。

至于纪念我从事绘画20年的《陈景容画集》,也存回台湾后第7年出版了。此外,我所担任的艺专美术科主任的任期已经期满,今后使可摆脱繁琐的事务与写作方向的工作,专心来作画,恢复纯粹作画的生活,这也是我最高兴的事。在本书出版之后,可能很少有机会再与书了,本书若仃谬误之处,尚请艺坛同仁惠予指止是幸。(1978年元月)二、

很少有一本书的前言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原来1978年与完这本书后迟迟无法出版,直到近口艺术家出版社何政广先生答应出版,才将尘封多年的原稿重新整理,让我感慨万千。这本《壁画艺术技法源流》早在21年前已经写好了,当时我刚卸任当了四年的台湾国立艺专(现在的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科科主住的工作,写完这木书时觉得今后可以不用再写书了,因为我是画家,与书对我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每写一本书,几乎有四个月的时问无法专心创作。1978年之前我已经出版了10本有关绘画的著作。在当时参考书十分缺乏的时代,这几本书对当时学画的同学来说颇有帮助。

 当快要卸任科主任之前,我又完成了《壁画艺术技法源流》这本书,可是拿到出版社,他们说这本书太冷门恐怕出版之后销售较为困难,以致没谈成,就这样一直放在书架上。直到最近想要整理出版过的著作,才重新拿下来。

本来我最专长的是壁画,也是学得最有心得的一项,所以向来以此为荣。我对壁画有一股浓厚的感情和使命感,每次我到欧洲,一定要花很多时间到有壁画的教堂参观。写完这本书之后,我常出国,所看到的壁画也比21年前的多,也更有心得,冈此在最近为了出版这本书,增加了不少资料和更换了原先以黑白照片为主的插图;不料止在准备这些资料时,因病在台大医院开刀,即使住院时,我仍旧在病床上添加一些新的知识并对原先的内容稍加补充及修正。

回忆前言一所述,但愿这小书出版后可摆脱杂务,不再写书,专心于创作,有一股莫名的喜悦。加上从1977年,我到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当专任教授(1973年己在台湾师范大学当兼任副教授),如此一来岂不更能专心创作呢?其实说来也好笑,1978年之后,我又再出版了l7本书,不过其中有7本是随笔和游记,属于较随兴之作,可说本性难移。

回到台湾师范犬学服务之后,在我一生中算足较为安定的时期。从住家到教室只要5分钟,节省了不少时问可用来作画,刨作方面颇为顺利,生活上波折虽多但也还算充实。日子过得真快,一晃眼又是21年了,回想这几年间,我在台湾音乐厅画了一幅《乐满人间》的湿壁画,在花莲门诺医院也完成《医心医身视病犹亲》的嵌画,同时至今我也出版了27本著作了。如今已到了退休的时候,刚好和这本书冰封多年无法出版的时间一样长,真是巧合。

人生过得真快,回想从卸下主任工作后,能意气焕发地写完这本书。可是现住我正躺在病床上重新写这篇前言,真是百感交集。

台湾日前也有从欧洲学壁画回来的画家,同时进口的画册很多,有不少参考资料,加上出国旅游也十分方便,和21年前有很大的改变。本书不但介绍重要的壁面作品,重点更放在随时提供一些不同的技法资料。除了可以给美术系的同学参考,也可以给到欧洲旅游的人增加对壁画的认识,也许对美术史也可换个角度来思考,若能如此,则幸甚。

1999年5月 陈景容

后记

本书是以壁画的技法为主,配以壁画的演变为写作中心。西方壁画则采取美术史形式,按照年代的前后次序,依次地写卜来,但也只局限十壁画方面的介绍,至于雕刻、版面、细密画、蛋彩画、嵌画、油画等,则予以从略,因为本书的性质是限于壁画的缘故。

东方壁画的制作与两方的不太相同,东方壁画巾,能够明确知道其作者名字的较少,且又以石窟寺、墓审、佛寺、道观壁画届多,凶此不采用美术史的方式,而以互相比较的探讨方式来研究东方壁画的精神与制作背景。这样东方与西方写作的态度便不相同,这也许是研究美术史的两个不同典型吧!

本来在概论的后面想接着写东方的壁画,但两方的原始美术,在年代上来说较久远,而且有很多壁画技法是先介绍西方壁画较为方便,于是将西方壁画排在前面。

在大学美术系里,有西洋美术史、中围美术史这两种对美术史介绍的课程,当我写作本书时,深深觉得东方的只介绍中国美术史,这样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情形,就没有什么机会来介绍,于是我们对印度、西域、韩围、日本的美术史便呈现一种模糊的状态,史遑论像近东地区土耳其、伊朗等的美术史了。所以今后有必要来增加一门东方美术史的课程。

至于我个人擅长壁画制作,在台湾尚无机会尝试,这也由于一般人对于壁画尚无珲解,还有待建筑家的配合。

壁画是要实地去研究、制作的,要累积很多经验才能画制。木书只是介绍一个初步的知识而己,但愿今后大家能更注重壁画的制作以推展壁画艺术。

壁画是令人向往的,它会带给我们一种乡愁。最后本书承蒙陈美美同学帮忙抄写整理,在此致最大的感谢(1978年8月)。二、

既然本书有两篇前言,当然后记也要有两篇,这样才有始有终。刚好要写后记时听到谢理法教授前来师大演讲,其中他提到当他撰写画家传记时,并不像研究美术史学者那样,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要求正确,与得很清楚,而作为画家的谢教授,则认为注重从心里的感受来写美术史反而可以深入,听了之后觉得正和我写这本书以自己的感受及心得为中心来写作的方式,不谋而合,尤其近20年来,我常有机会前往欧洲参观美术馆和教堂,看了不少壁画的作品,加尚从前在书上、画册所看到的,面对原作引证后颇有心得,借这本书写出其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是一部分呢?因为有很多我看过的壁画无法一一都在这里写出米,其实好的作品太多了,只能介绍其精华。

欧洲的重要壁面和嵌画我都很仔细实地研究过,写来较为得心应手,同一张画看的次数也多,自然颇有心得,但东方的部分说实在的,只去参观过阿旃陀、敦煌、炳灵寺、柚孜克里克石窟、酒泉的墓室、麦积山石窟、日本的法隆寺和卡巴多基亚,总不如对介绍西方擘画来得有心得,因为我是学西画的,自然在东方壁画的部分就差了一点。写此书时,有些是参考文献资料,像我曾在敦煌当地购买了一些敦煌研究院编的期刊《敦煌研究》,内容丰富,有不少篇关于壁画和这方面的研究,及日文书籍也有不少火于中国的壁画的介绍,都是木书有关东方壁画的参考资料。

另外附记中,有四篇是过去我写的和壁画有关的短文,其实本书若是对每一个画家仔细介绍,我想大慨都可以写成像《佛兰契斯卡壁画巡礼》那样的文亭,就能介绍得更为详尽。可惜!现在把自己的时间大部分要放在创作上。

近年来我除了面制过国家音乐厅的湿壁画之外,我还在花莲门诺医院有《医心医身,视病犹亲》的人幅嵌画。明年一月将会完成门诺医院的另一幅《耶稣的诞生》的嵌画,如此我也有几幅大的壁画作品留下来,但愿今后有更多制作壁画的机会。至于本书在出版前,更花上三个多月的时间补充义字资料和彩色图片,看来比原先的充实了不少,不过本书拖到现在才出版,可说塞翁失马。最近刚好是我开刀后不久,体力稍差,出版前承蒙财团法人陈景容艺术文教基金会秘书苏淑华小姐及林钦贤、刘年兴、林睿育、陈怡纯等同学帮忙整理资料,亦在此致万分的感谢。

1999年6月陈景容谨记

于师大美术系研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