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末代皇后的裁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进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挑剔高雅的皇后最称心的专用裁缝;他是东方美服之后——旗袍的最早设计者。他知道婉容的优雅与品位,也知道她的寂寞与哀愁。本书图文并茂,从一个小人物——末代皇后婉容御用裁缝的角度对清末民初飘摇更迭的大历史进行了透视,对清宫和伪满内廷生话尤其是迷雾重重中的婉容的才情风貌、个性命运作了丰满细致的描绘。

内容推荐

当我们将兴趣转移到炫目光彩的大人物掩盖下的历史亲历者时,我们会发现历史本身远远比“历史”居示给后人的脉络复杂细腻得多,耐人寻味得多。本书图文并茂,从一个小人物——末代皇后婉容御用裁缝的角度对清末民初飘摇更迭的大历史进行了透视,对清宫和伪满内廷生话尤其是迷雾重重中的婉容的才情风貌、个性命运作了丰满细致的描绘。

目录

引 子 “潜龙”与静因

第一章 一件旗袍改变了黑子的一生

第二章 海大爷挣了钱,春儿却差点掉了脑袋

第三章 皇后赏赐给春儿一个胭胎仁双耳瓶

第四章 不平静的静因

第五章 春儿火回到皇后身边

第六章 在东北终于买了一架缝纫机

第七章 春儿使旗袍成为中式服装的经典款式

第八章 春儿在戏园子里看上了一个漂亮的女人

第九章 吉冈的多次探访让春儿觉得大祸将临

第十章 春儿为嗟峨浩做了一套满族服装

第十一章 春儿无意之中得到一幅《洛神图》

第十二章 御裁缝学会了做冰淇淋

第十三章 长春城里出现了一家名叫“小香村”的饭馆

第十四章 溥仪的球童当了李春芳的干儿子

第十五章 郑洞国在小香村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第十六章 李春芳在桌子底下发现一把短剑

第十七章 李春芳把小香村留袷了赵志兴

第十八章 赵志兴成了李春芳的替罪羊

尾  声 当年的御裁缝成了集邮家

后  记

试读章节

黑子问:“我能给您量量尺寸吗?”

梅兰芳笑答:“当然能了,我又不是皇上。”

说着,张开双臂,站在黑子的面前。黑子前前后后,仔细为梅兰芳量了尺寸。

三天之后,梅兰芳派人来取走了做好的短褂。

仅仅过了一天,梅兰芳便派人来请黑子,说是请他到湖广会馆去听戏。黑子跟大爷告了假,拿起腿,绕过什刹海,穿过西四牌楼,直奔宣武门外。一路上,黑子暗自得意:瞧,梅先生满意了,这是想奖赏我,请我去听戏。

黑子一路小跑,生怕误了点把门的不让他进门。到了湖广会馆门口,刚擦了把脑门子上的汗,就见一辆洋车把梅先生拉到了门口。梅先生身上穿的正是黑子前几天为他做的那件短褂。

梅先生下了洋车,拉着黑子的手说:、“瞧你这一脑门子汗,跑来的吧?到底还是年轻呀!”

进了院子,梅先生对黑子说:“我在前面走,你看我哪儿不对劲儿。”

梅先生在前面走,黑子站在后面看。梅先生走了一个来回,黑子只是觉着有点别扭,可也没看出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梅先生又侧过身说:“看看,哪儿不对劲儿?”

这回黑子看出毛病来了,黑子说:“梅先生,我明白了,我给您做的这件短褂,前头短,后头长。”

黑子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是按照量的尺寸做的呀,怎么会出这样的毛病呢?换了一般人,穿这样的衣裳,也就对付了,可梅先生是谁呀?那可是名震京城的名角儿呀!

黑子心里正在打鼓,梅先生笑呵呵地对他说:“先听戏,听完了戏把这件衣裳带回去,给我改改。”

梅先生进了后台。黑子在戏台斜对面的一棵大柱子旁找了个凳子坐下来,等着听戏。

这是黑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听戏。

一阵锣鼓响起,一位面若桃花的千金小姐已经站在台上。一个亮相,便博得满堂的喝彩。黑子不懂京戏,只是觉着唱戏的身上穿的服装色彩艳丽,令人眼花缭乱。

黑子自言自语:“这姑娘可真漂亮!”

旁边的一位戏迷瞥了他一眼:“什么姑娘,那是梅先生扮的。”

闻听此言,黑子大吃一惊。这个身段窈窕,面容娇艳的姑娘竟然是一个男人装扮的。黑子仔细看了看,可不是嘛,真是梅先生!梅先生举手投足,从步态到眼神,都透出一股十足的女人味,甚至比女人还有女人味。

这时,黑子明白了梅先生请他听戏的原因。看看人家梅先生吧,一个大男人,活生生把女人演得活灵活现,一丝一毫不能走样。可是你呢,身为裁缝,却把一件衣裳裁得前头短,后头长。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里头学问还大着呢!

听完了戏,黑子带着那件短褂回到成衣铺。

黑子向大爷请教:“我明明是按照量的尺寸做的,怎么会前头短,后头长呢?”

大爷教训他:“这回你明白了?学手艺,光凭小聪明不行。幸亏是梅先生,换了别人,能饶得了你吗?”

大爷告诉黑子,裁缝行里有个规矩,给老年人做衣裳,要前头短,后头长。为什么呢?因为老年人一般都是驼背。给年轻人做衣裳,要前头长,后头短。年轻人心高气盛,走在路上,胸脯挺得高高的,如此一来,前后长短正好一致。梅先生是梨园行的名角儿,连皇上都跟他称兄道弟的,人到了这个份上,走道儿时,身子板都挺得笔直笔直的。你说,照着量好的尺寸做,能不前头短后头长吗?  黑子栽了一个跟头,却明白了一个道理:裁缝这门手艺,跟别的手艺一样,是学无止境的。

P18-19

序言

贾英华

暮春,老友陈新增陪作者周进先生携来一部书稿——《末代皇后的裁缝》。见到书名,我当即极感兴趣地浏览了一遍。尔后,对书稿一些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隔几个月,周进先生经过修改又配了一些照片,邀编辑一起来探讨此书的出版细节。窃以为,一历史纪实书籍的价值,不在于角度和人物的大小或是观点的见见智,最重要的是史料的真实性,尤其是穷尽心血挖掘到的独家史料。从这一点来说,此书无疑具有史料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位传奇人物。随着影视和书籍的推波助澜,他已在全世界家喻户晓。如今,他生中的主要经历都被高倍放大,对末代皇帝的研究,似乎已成热点,但对溥仪和婉容在坎坷人生中尤其伪满时期内廷生活的细节,史料则显得欠缺。周进先生的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围绕末代皇后婉容,对一位小人物——伪满御用裁缝作了详尽采访,挖掘了不少独家的口碑记述。显而易见,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当下影视对历史人物“戏说”成风,本人并不反对“戏说”,只是,影视或书籍要明确分清是纪实还是演义。在注重档案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采访和调查,挖掘口碑史料,是我推崇的。历史人物的基本脉络,一般是由重大史实和事件构成,而人物的丰满和性格,则需要靠细节来体现。即便是纪实作品,细微之处的描写,我亦主张不要虚构,这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思维和情感。鉴此,周进先生做了一件颇有益于溥仪研究之事。这不是细节末梢,而是对历史人物刻画所必需。在当今浮躁而又功利主义彰显的情形下,他这种存史求真的精神是值得倡导的。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后。她是对于溥仪的前半生有着重大影响且不可或缺的人物。她并不是满族人,而是达斡尔族。她自幼生长在世袭贵胄家庭,其母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朗贝勒之女。她在大婚之后成了皇后,却没有享受到天子之妻的幸福。深囚宫中的苦闷生活,使她染上了大烟瘾,直至溥仪出宫后,她在天津、长春仍然陷于毒瘾而不能自拔,以至于自暴自弃,被溥仪软禁于伪满小朝廷一隅,精神变得越来越不正常。在伪满垮台后,她在东北四处辗转流浪,最终病逝于偏远小城延吉阴冷的监狱里。  

记得十几年前,我曾为七卷本的《世界末代争帝》系列丛书写过一篇序。当时,觉得那几部书的不足就是细节不够翔实。在历史人物的描写中,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最能说明人物性格的。周进先生这部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伪满洲国伺役末代皇后婉容的裁缝。而恰恰婉容从天津到了长春之后,由于溥仪不让她过多地与外界接近,有关她生活的各种细节,只零散地见于一些有限的记载。客观地说,有的书对她的描写并非十分确凿可信。这部书,则可以使对婉容以及溥仪这些历史人物的研究,显得丰满并有了一些细节的依据。

周进先生积数年之功,对口碑史料作了艰苦的发掘,实属不易,也十分有益。史料确凿,文笔流畅,尤其是图文并茂,是这部书的特点。望读者能够喜欢这部以细微之处见长的纪实作品,亦通过此书拂去历史的风尘,从一个裁缝的眼中透视那个飘逝的年代和悲剧式的人物末代皇后婉容的侧影,对历史更迭的一瞬,留印一个淡淡的剪影。

后记

李春芳的故事,淹没在历史之中,被人遗忘,至今不为人所知。由于偶然的机缘,我与李春芳老人结为忘年之交。他的传奇经历,印证了历史,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早有把他的故事写成书的想法,但又恐不能生动、完整地再现李春芳传奇的一生,所以迟迟不敢动笔。

2004年的“五一”节,我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结伴到房山郊游,晚间住在农家院里,彻夜长谈。我对他讲起了李春芳的故事。张之路先生对这个故事极感兴趣,他鼓励我把它写出来。历史是由细节组成的,李春芳的故事弥补了历史细节的不足。

书终于写完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报答张之路先生的鼓励和点拨。张之路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与他交谈,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张亚丽、黄国弋、美术编辑潘振宇以及朋友陈新增先生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林京先生、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张立宪先生、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张岩先生为本书翻拍了部分照片。李春芳的家人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藏品和历史照片。著名作家、清史专家贾英华先生,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对这些无私的、慷慨的帮助,我无以回报,只能说声“谢谢”!我想,“感谢”二字尚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周进

2005.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3: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