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石破天惊孙中山/高阳作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阳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作品集中的一本,讲述是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而传奇的一生。本书以兴中会成立后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为背景,描写了孙中山先生历经危难,奋斗不屈,不断探索革命出路,团结海内外各界民众的力量,推翻满清皇朝,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

内容推荐

孙中山乃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堪称中国开天辟地第一人。

革命初期,孙中山发动革命,因清政府追捕而流亡日本,辗转伦敦、误八大使馆后被困,险遭不幸,后为革命党人所救……

革命期间,孙中山辗转多国,宣扬革命,几经磨难,虎口脱险,完成了三民主义体系的构建、中华民国的建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

一生的坎坷经历,革命生涯的曲折离奇,孙中山革命生涯精彩再现,为世人留下千古赞叹……

目录

代序:半壶酒一春秋/高阳其人其事其作

01 夕阳下的帝国

02 孙逸仙问世

03 大清朝的气候

04 伦敦风云诡变

05 与保皇党的论战

06 顶天立地奇男子

07 向全世界宣战

08 日本刀与大和魂

09 康、梁孤注一掷

10 章太炎笔力千钧

11 孙逸仙奔走天涯

12 革命党铤而走险

13 一代奇人徐锡麟

14 巨炮飞过镇南矣

15 再造英雄于越地

16 碧血黄花

17 能争沪上为先着

18 从上海到江南

19 孙逸仙及时归来

20 此复神州第一功

附录一:高阳大事丰表

附录二:高阳作品表

试读章节

花朝将近,春寒犹重,但开封的官绅士民,只要想到去年——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那天的光景,即令是剪刀样的东风,亦觉得温煦可爱。

那天,下南厅祥符上泛决口,自东往西,被泥沙俱下的滚滚黄河,突然横决,两大股咆哮的浊流,如二龙戏珠般,一从西南,一从东南,环城而过;西北首当其冲,城墙堵坍陷了十几处,亏得河南巡抚牛鉴有定见,发动全城百姓,抛砖石成坝,弄了几只大船塞住缺口,昼夜守护,才得保住开封城。

开封城像一只下了锚的船,水与船平,只要稍有反侧缺漏,这只“船”立刻就可以沉入河底。于是驻扎在山东济宁州的东河总督文冲,主张“弃船”——迁移河南省城,牛鉴反对,他这样奏报皇帝:“一月以来,困守危城,幸保无虞者,实由人心维系,若一闻迁徙,各自逃生,谁与防守?恐迁徙未及,水已灌城,变生俄顷,奸民乘机抢掠,法令不行,情状不堪设想。节交白露,水将渐消,惟有殚竭血诚,坚忍守御,但得料物应手,自可化险为夷。”

此疏一上,皇帝命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驰驿到河南勘查,他的意见与牛鉴相同,认为“省城可守不可迁,决口可堵不可漫”。因此,文冲被革了职,戴了一面枷被拘禁在堤岸上示众,同时,命王鼎署理他的遗缺,主持堵塞决口——这是出于皇帝最宠信的、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建议,因为由禁烟而引起的对英战争,皇帝的意向始终摇摆不定,穆彰阿一意主和,碍着主战的王鼎作梗,正好借此调虎离山,并且他还存着陷害王鼎的心,如果治河不成,王鼎必受严谴,甚至以王鼎的性情,堵口不能合龙,他不必等皇帝降旨治罪,就会像过去好些负责任的河官那样,纵身一跃,殉身在滔滔洪流之中,岂非天假其便地去了一根眼中钉?

王鼎知道穆彰阿的用心,但他不愿推诿;兴工以后,亲自在工地监督,倦了就睡在轿子里。经过这样六十多天的艰苦生活,终于收功,黄河复归故道,不但保全了开封,且消除了黄河横决,灌注归德、陈州及安徽毫州、颖城一带,合洪泽湖水,冲断高堰,使淮安、扬州两府,成为汪洋巨浸的威胁。

王鼎对治河并不内行,他能收此大功,得力于一名犯官的协助。

这名犯官叫林则徐。

林则徐字少穆,福州人。道光十八年除夕,奉旨以湖广总督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同时受命节制广东水师,说得明白些,他是去主持执行禁烟政策。

卖鸦片烟的是英国人。他们以合法或走私的鸦片烟,自雍正年间的每年二百箱,增到道光十八年的三万四千箱,每年从中国刮走几千万两白银,为此,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了一个“漏卮宜防,请置重典”,主张禁烟的奏折,皇帝将原奏发交各省督抚议奏,林则徐是响应最热烈的一个,他的复奏中提出“章程六条”,主张严格收缴烟具;勒令戒烟;加重开设烟馆、贩卖烟土、制造烟具者的罪名;责成文武官员劝令亲属及属员戒烟,责成保甲稽查,改进烟犯审问办法。同时附上好几种戒烟的药方。

对于林则徐的陈奏,皇帝颇为嘉许。于是他再次上奏,请加重烟禁,说是大小官员如果视禁烟的命令为具文,“足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两句警语,使得皇帝悚然动容,特召林则徐到京陛见。

那时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厉行禁烟,捉住一个烟贩,决定在瑞典商馆门前处绞;各国洋人拆毁了执行绞刑的木棚,以致与本地人发生冲突,闹成所谓“海口事件”;而在林则徐受命查办时,此一“事件”,实已不了自了。所以他到广州的任务,是在捉拿烟商,在这方面,他有极周到的准备,到广州的第八天,谕令各国洋商,呈缴烟土,并具中英文的“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远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英国领事义律,以为林则徐跟他所见过的许多清朝官吏,没有什么两样,起先雷厉风行,然后暗中妥协,到头来依然如故,所以只是敷衍面子,缴了一千箱鸦片烟;哪知林则徐的做法十分强硬,封锁各国商馆,捉了一个英国贩烟商人,这一下义律着慌了,缴出所有的烟土,计两万余箱,共重二百三十七万斤。每缴鸦片一箱,赏给免税出口的茶叶五斤,由广东的官商捐办,不费公帑。

此举博得了皇帝的高度赞扬,同时降旨,将这批鸦片烟就地销毁。于是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掘了许多大坑,引海水人坑成为盐卤,投入烟土,上加石灰,自然沸扬糜烂。这样经过二十三天,才销毁净尽。

但是,对于“人即正法,货尽入官”的甘结,义律始终不肯照办。而且率领英商退到澳门,下令禁止任何英国商船开进虎门,发出宣言,表示不信任林则徐能够公正温和地处理对英贸易。

情势有恶化的模样,而林则徐是有准备的,他跟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巡视沿海炮台,以虎山为第一门户,横档山、武山为第二门户,大小虎山为第三门户,又在海船必经之路的武山前方海道,设下木排、铁链双重防御工事,防务相当稳固。

端午以后的两天,香港对岸九龙尖沙咀,又发生了“林维喜事件”,一群英国水手因为买酒买不到,与本地人发生冲突,林维喜重伤致死,林则徐要义律交出凶手,义律拒绝,于是林则徐下令在澳门的中国地方官,断绝英商的供应。义律率领英商,退出澳门,住在船上;由于这种漂泊的生活,引起了英商对义律的不满,也有人觉得林则徐的要求不算过分,愿意出具甘结,恢复正常贸易。义律自然不能容忍这种破坏整个计划的个别行动,所以调动兵船,阻止部分英商进入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为了职责所在,也率领兵船来阻止义律对愿意服从中国政府的英商的干涉,因此发生炮战,成为鸦片战争的开始。

关天培一连击退了英军六次;而且九龙炮台还击沉了一艘英国的炮艇。专疏入奏,皇帝的朱批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蒽。先威后德,控制之良法也!”

于是林则徐积极备战,而英国亦调派舰队东来。广州封港,中英贸易全面断绝;在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五,朝命调邓廷桢为两江总督,林则徐继任两广总督,并以江苏藩司、蒙古镶黄旗人裕谦升任江苏巡抚。这半年之中,筹办防务,厉行禁烟,气象颇为振作;到了六月初;英国东印度舰队开到,封锁广州,经厦门北进,攻陷了浙江定海。

这一下,皇帝对林则徐的态度立刻改变了——他个人是个不坏的皇帝,尤其以节俭出名,皇帝的内衣照例只穿一次,他要洗过好几次才换新的,逢年过节才唱一次戏,内廷升平署的行头从不添制,戏台上像出现了一群叫化子,俭德被称誉为“三代以下第一人”,连汉文帝和宋仁宗都不及他。他对于吏治的要求,十分严格,但不幸地,他的气质跟煤山殉国的明思宗很相近,爱憎之间,转变极快,而且缺乏知人之明,为一班腐化的爱新觉罗贵族所包围;这班人最擅长的本事是粉饰升平;此时看到皇帝的内心畏怯,于是以穆彰阿为首的主和派,大肆活动;皇帝听信谗言,对林则徐下了一道措辞极严刻的朱谕:

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则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P1-3

序言

谈及高阳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人曾这样形容:有水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他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常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时称“屠民”;岑春煊性好劾人,称为“屠官”。对于清史独钟的高阳,以善“屠纸”予以自谓。

高阳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印数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名不虚传。

何怀硕说“高阳是奇人。在这个旧文化崩析、新秩序未立的混乱年代,他兼有旧学与新慧”。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台湾著名小说家王文兴说“高阳是国宝级人物”。

台湾诗人痖弦称高阳为“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小说第一人”。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许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曾有人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之类的官职。高阳童年所居住的祖屋,门口就悬挂着由嘉庆皇帝亲笔所题的“榜眼及第”、“传胪”等匾额;在花厅中也高悬着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龙虎”世匾。高阳的父亲许宝朴曾任浙江财政司官员。母亲黄婉同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不仅饱读诗书,更能将正史、野史转述为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因此,幼年时代紧随于母亲身旁的高阳,自然而然地聆听了许多官场现形以及乡野传奇,无形中,母亲也成了高阳文史修养的启蒙之师!

有十个兄弟姐妹的高阳,在家排行老九。

高阳大学未毕业,就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高阳的创作以清代宫廷与近现代高层人物生活为主,高阳对历史小说的贡献,最主要的在于他“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高阳读书不记笔记,但却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生卒年月日、民族、籍贯、三亲六眷、兴趣爱好都了然于心,对于帝王们手下的文臣武将、宰相诸侯,以及嫔妃太监、心腹与政敌,也无不熟稔,朋友们便戏称他为“皇帝老儿家的总管家”。更重要的是,高阳对于皇室权力斗争、朝廷政治风云、宫闱秘闻、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对于整个中国的各种影响,无不津津乐道,了如指掌,堪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了。

1962年,高阳受邀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这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而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共有90余部,约105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入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幼承家学,其后自学有成,再加上此前已累积了多年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因而一步入历史小说的领域,立刻创造出引领风骚的局面。由于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来台后因而能为小说灌注浓厚的历史感,其创作理念对后来者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高阳的小说以史料繁细、运用从容有余见长,就作者的取材角度及材料与小说的对应关系观察,高阳作品的材料来源的确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历史研究的全部范围。小说的某些段落对史料的依赖极深,具有利用小说展现史料的企图,一些看来不起眼的细节也有史料为依据,高阳的小说被称许为“庶几乎史”并非没有原因。

高阳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高阳历史学者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关系。高阳具有强烈的考据癖,考证与小说互相影响,愈到创作后期二者的结合愈趋紧密。

高阳对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关键,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了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经济,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一中心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必开一代之感运;三是一个王朝,亦如自然人之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中兴的局面。

这个“中心势力”的提法则可以用来说明高阳作品中关于官闱斗争、政治风云的叙写特别细腻曲折的原因。虽然高阳极为注重他的考证成果,但对读者而言,小说中的历史成分与人情法则可能才是阅读乐趣所在。

高阳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百科全书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高阳的小说之所以能影响、流传如此之广,本身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一是因为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钜细靡遗地挖掘了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史料,这些史料在古今的对照下毋须夸张点染,天然具有奇趣;二是对人情、世故、智谋的深研熟玩,有意用来建筑小说的戏剧性;三是小说中的人生态度符合今日大众的需求,与旧式观点产生了隔膜,因而能广为大众所接受。

高阳的历史小说中写了不少爱情故事,他写出了爱情的真与美,又通过爱情,写出了女人心机的缜密、应变的灵动、意志的果敢、生命的韧性。

高阳小说至今仍风靡的原因,正如林青在《高阳传》中指出的:“时下,田园风光的乡材原野早被日趋扩大的都市所蚕食、所吞噬,太多的是急小功近幺利者,大面积的伐树木、采山石、排污水,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与享受,而破坏了大自然的古朴与野趣,人们再也无需也无从张扬原始的天性。另一方面,立交、地铁、别墅、霓虹、电视、饮料,人们饱尝轻松自乐,人们的感官在体验粗犷与雄浑上都显得十分退化了,再往何处去体会撼天动地的悲剧意识和人文精神?”

“高阳历史小说的走俏,也是当代人为自己的软绵绵而又急切浮躁的生活与心态补充精神上的钙和盐。”

责任编辑/韩金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