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传统人格失效、现代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本书就人格及人格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诠释和系统的理论探讨,也对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升华作了多层面的剖析,充分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价值观。
教育是一项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记得一位教育界前辈曾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只有让知识与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体格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见,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之何等重要!
重视人格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向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和竞争,创造性和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特性决定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造就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具备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也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人格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较普遍存在“重智能、轻人格”的倾向。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是无可非议的。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为未来社会培养“英才”、“通才”、高智能人才的必要措施。但就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而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完全“错位”。当前,强调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塑造人格,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富有创造性的人。忽视人格教育,是要误人子弟、误我中华的。
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现代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的严峻现实,田庆国等三人站在时代需要的高度,同心合力撰写了《人格教育论》这本专著。全书对人格及人格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诠释和系统的理论探讨,充分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价值观。我之所以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推荐此书,目的是引起大家对人格科学领域的密切关注,促使人格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总之,人格是人的灵魂。人格的魅力就在于它总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不断追求真、善、美。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那么他就会失去精神支柱;一个社会如果忽视了对理想人格的教育,那么它就会陷入混乱状态。因此,重视人格和人格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完善、升华自身人格的同时,都来做培养和塑造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工作吧!
张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