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治百病(祛除病苦的佛家医方)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王琬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佛与医之间,有着莫在的因缘。

  人世间如生老病死苦等,凡引起医家研究关注的内容,大部分也为佛教所关注。正是这生老病死,才有佛教的创立。佛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解除人生的病苦。

  本书既是佛家医疗保健的常识性读物,又是佛家治病修学的密典,也可视为一本佛学初机的入门手册。患者应以病患为逆增上缘,正好籍病修道,藉病悟道。

  无明,一切病痛疾苦、生死烦恼之源。依佛理修持,破除无明,诸病可治。

内容推荐

与众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老、病、死,在这四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佛法,才可能得到解脱。所以我们想将种种与众生休戚相关的事整理出来编成小丛书,它包括佛教与茶、佛教与生活、佛教与武术……其中最先考虑的是佛教与医学。本书既是佛家医疗保健的常识性读物,又是佛家治病修学的密典,也可视为一本初机的入门手册。患者以病为增上缘,正好籍病修道,籍病悟道。

目录

1 成对痛苦

 四门出游的故事

 人生有八苦

 国家的七大灾难

 疾疫劫的神话传说

 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菩萨的大悲心

 善财童于的疑问

2 四大不调

 四大种

 地水火风共成身

 四百四病

 四大与五行

 龙、赤巴、培根

 四塔

 水火风大三灾

3 业报得病

 先世行业病

 业报身

 十恶果报

 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成胎之时

 临终六报

 佛之九难

4 鬼神所作病

 鬼病和魔病

 人死不一定做鬼

 天龙八部

 令小孩恐怖生病的恶鬼

 导致世间流行疾疫的恶鬼

 魔军

 五种邪魅病

5 烦恼病

 挥之不去的烦恼

 烦恼的部分异名

 百八烦恼

 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

 心所法与识大

 烦恼与五浊

 转烦恼为菩提

6 病起诸缘

 因缘名字受分别病

 时节代谢

 饮食不节

 饮食与身病

 九种常见病的分析

 横死九因缘

 生病十因缘

 《四部医典》的归纳

 疾病的总因

7 药石治病

 耆婆为佛疗疾

 澡浴之法

 杨枝揩齿刮舌

 时药/更药/七日药/尽寿药

 药犍度/陈弃药

 素食与吃茶的传统

 为病听酒

 砭石及其他医疗器具

 译经家安世高的贡献

8 断食疗病

 绝粒的传统

 适用对象

 木食涧饮

 三厨经

 停厨经

 真伪之辩

 密宗修法中的断食辟谷

 藏医的断食疗法

 六斋日

9 咒禁治病

 学咒除毒

 远离恶咒

 我知道你是谁

 治病一览

 药咒合用

 观世音菩萨的手印

 五字严身观

 太医署的咒禁科

 高僧佛图澄的故事

10 修忏治病

 后悔药

 重罪轻受

 理忏与事忏

 悟达国师的故事

 六根忏悔

 大悲忏

 梵呗与修忏

 悔有三品

11 修止治病

 止观两门的体相

 二十五方便

 调身、调息、调心

 所缘境

 九住心

 修止治病举要

 有益于止观治病的十种方法

12 作观治病

 十种观境与+乘观法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

 慈悲治嗔

 不可思议的病患境

 维摩称病的故事

 慈悲力大

 难得的大药

13 念安般治病

 数息摄心

 六妙法门

 六字诀

 二甘露门

 调息入脉

 三脉四轮

 宝瓶气

14 念身治病

 释尊七年念身

 念身经记载的念身法门

 贪欲多者教观不净

 九想观

 八解脱

 智者大师传授的背舍观法

15 念佛治病

 以一言而具众门

 念佛三昧

 四种念佛之法

 十六观门

 持名念佛

 引声念佛

 病中持名

16 禅病禅台

 坐禅与禅病

 除乱法门

 治四大内风法

 柔软四大法

 治噎法

 智者大师的治疗经验

 智者大师的忠告

17 慈心看护

 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道宣大师的归纳

 看病福田

 悲田养病

 悲田院,福田院

 证严法师的心声

18 临终关怀

 念当终亡

 善心死

 不生怖畏

 临终正念

 临终助念

 觉性照顾

 中阴救度

 洞山良价的故事

19 医方明

 再说善财童子的疑问

 妙智资粮

 僧医僧方

 药方洞石刻方

 卷子医书

 大藏经中的医明文献

 印度医明

 藏医学

 曼巴扎仓

 现代化的佛教医院、医学院

20 医王法药

 大医王的四法成就

 四种无上法药

 病相无量,药亦无量

 无际禅师的十味妙药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净琉璃世界

 药师法门

 弘一大师的开示

 秘密之教

附录:

 药石治病简表

 药咒合用举例

 咒禁治病简表

 烦恼分类简表

 禅定类别简表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地水火风共成身

人身也是由四大构成,如四条毒蛇聚在一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由此可见人身的无常、不实和受苦。

《圆觉经》则直接将“四大”指称为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地以坚硬为性,如人身中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地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水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的暖气均属火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的出入气息及身体动转均属风大。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如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属地大之病相。全身膨肿,肤肉浮满,属水大之病相。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属火大之病相。心神恍惚,懊闷忘失,属风大之病相。此谓四大病相。

《佛说胞胎经》中,详细描述了四大和合而成人身的具体过程。佛说,因父母为缘而成胞胎,得立诸根与四大。“因父母缘则立地种,谓诸坚者;软湿水种;热暧火种;气息风种。地水火风究竟摄持,水种分别,火种因号,风种则得长大因而成就。”胚胎发育以七日为一周期,总计三十八周。胎儿在风种的作用下不断成长,四大的种性逐步显露成熟。如地大的坚性,最初由精(精液)转坚,犹如酪上的奶脂,转就凝坚,再由坚精变为体形,最后成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佛接着说:“地水火风,一增则生百病。风适多则百病生,热多则生百病,寒多则生百病,食多则增百病。三事合会风寒热聚,四百四病同时俱起。     P16

序言

这本书是我一直想请人编的《佛教小丛书》之一,编小丛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让广大读者学学佛法。这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佛法是导众生之教法,是出世间之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哪样不是“有为法”呢?

不过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法界之真理,从无我无常的根本来看,虽然是雷电,是梦幻泡影,但雷电、泡影亦都是缘起的,都离不开世间,离不开人。佛法也是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是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及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

与众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老、病、死,在这四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佛法,才可能得到解脱。所以我们想将种种与众生休戚相关的事整理出来编成小丛书,它包括佛教与茶、佛教与生活、佛教与武术……其中最先考虑的是佛教与医学。我们不打算请学者写专著,只盼望有明理之人将经典与大德所述整理出来。这似乎只要查阅经论便可解决之事,其实谈何容易。小丛书酝酿已久,但十余年过去了,这看来简单之举,竟然只有一册得以完成!原因便是经论浩若烟海,要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既需要认真细致的定力,也需要善于清理的智慧,并不是一般心浮气躁,发心不正的人能做到的。

王琬先生早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即奔赴西藏,在藏地从事新闻编辑等工作达七年之久。此后,亦商亦文,现投身于公益事业,对社会颇有认识。更可贵的是他为求真知,曾从过多位高人学法修练,有经验、有教训、有体会。因此,当我提出编小丛书后,他主动请缨担负了佛教与医学的编著任务。此书开始编著于SARs横行之时,定稿于禽流感蔓延之际,可见病与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寻找病源予以治疗固为当务之急,对于人为什么会得病的认识则更为重要。

有些人生了病便去求佛,这固然不能算错,但这并不是对佛的正解,每个人得病都有自己的因缘,不沦b病、身病都得从自身寻找原因。也有人常把“有病不求医,只知烧香拜佛”推到佛教头上,这更是因无知而产生的歪曲。

释迦牟尼佛说:“世间心物所合的身体既是无常的,肉体就不可能永存,我要显现的是宇宙真理,当然不能违背法性。”所以佛在世时,显示了自身生、老、病、死的过程。

佛陀从来不否认:“青春会衰老、健康会生病、生命会死亡。”生、老、病、死是规律,任何人无法逆转,但是病有病的因缘,认清这些道理才能真正得到解脱,这本书说的就是种种病的因缘,而它的依据全出于经典与大德的论述。

经典的论述来自久远,这里既有在教言教的道理和经典特有的语言,同时也有当时与今天不同的表述法。这些难免会引起读者的不解或误解,因此当时我便建议王琬先生加一些注疏。这样是否就能解决问题,我不敢说,但我相信只要不持偏见,认真耐心地去读、去想是可以明白这里面的真实含义的。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较之以往已大大地有了进步,但是在当代以实证科学为主导的情况下,思维受物质的局限还很大,许多事物有现象有感觉,却无法证实与证伪,(绝不可以为日前不能证实的就是伪,伪也要有证明的。)如当前有些大科学家提出“暗物质”、“暗能量”的说法(与佛教的“无表色”很接近)。说明真诚地追求认知需要耐性,需要有发展眼光的客观,需要明白世事无常无我的缘起论。

对于客观事物如此,对主观世界更加如此。今天人类最难弄明白的是人性、人心、人的思维,以及人的精神与人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这一切使得这本书里有些章节变得既重要却又不易解或会产生误会,如“业报得病”,这牵涉到对“业”这个词的认识,也联系到对“人类一切众生不是孤立的而有其前因后果世代相续的因果”这一佛教观点的理解,又如”鬼神所作病”,这一章很容易被认为“迷信鬼神”,其实不然,鬼、神、魔三个字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不同的人对这三个字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我个人有一个体会: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一些客观现象不明白、不理解,往往好的善的便以为是神,坏的恶的便认作鬼,言谈中也有以此作比喻来说事的。所以对这样的章节还是要抛开常见,认真去读,我想这一定是有益的。

再有“咒禁治病”,同样有对咒的认识与理解问题。佛家中本有不许僧众利用咒禁的要求,但并不排斥咒在生活中有效力的看法,古印度乃至我国古代都有这方面的记录。在这里按经典、大德等有据的叙述是十分必要的。

这本书不仅是对经论的整理,也是王琬先生自己读书、学习、修行的成果。我很感谢他作了这件大好事,希望读者喜欢,并能与他共同探讨,使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佛法的理解有更大地提高。

后记

本书是为广大对佛教医学感兴趣的读者而编写的,也是给有缘的病患及发心修学者写的。就前者而言,是佛家医疗保健的常识性读物;若就后者而言,则是佛家治病修学的密典。患者应以病患为逆增上缘,正好藉病修道,藉病悟道。

我理解的佛教医学,是佛家内明与世间医明的完美结合。为突现佛家的特色,在内明与医明之间,本书更多地偏向了前者。套用现成的说法,内明是佛教医学的本体、核心,医明是佛教医学的外用:智慧与慈悲,是佛教医学的两个基本点。因此,佛教医学虽包含,但绝不仅仅是大藏经里面所涉及到的佛学化了的古印度医学及藏医学。在世间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佛教医学应当有、也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本书开篇曾提及佛与医之间有莫大的因缘,陈兵先生一段话可做一个完美的注解:“佛学的全部教理行果,便是为针治和彻底改善病态人生而设,从广义与深义而言,可以说是一门完备的、多层次的医学。”(《法音》杂志,1991年第6期)此外,这本书过于偏向引经据典,是想向读者介绍并证实一个传统,一种精神,这就是佛家对人生苦难的特殊关注,和为解除苦难的不懈追求,这就是大悲的菩萨行,它在历史上是实实在在发生过、存在过的。通过寻根溯源,以见证”佛法在世间”这一道理。引经据典的另一个原因是,本书介绍了为数众多的自我保健医疗方法,而这些方法曾在民间广为流行,但有许多都走了样。为此,本书在介绍各种修法时,努力引用原典,以言之有据,返本归元。此外,读者由此闻经,也是与道结缘,共沾法益。志存高远的修学者,也将藉此深入经藏,遨游慧海。

毫无疑问,本书的核心素材来自大藏经及大德们的著述,但在取舍过程中也深深融入了本人20余年的治病及修学体验。因此,修学者如遇到难懂的地方千万不要轻易跳过,没准儿这正是你功修的关键所在。

有一个目标,是本书无法达到的,就是用佛教医学的基本观点,考察融汇现代医学。我阅读了岳文浩、何慕陶的著作《现代行为医学》,初步感到与佛教医学的道理是相同的。甚至我认为,本书就是一本佛教行为医学。请允许我引述《现代行为医学》开篇的第一段话:“随着现代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医生已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行为因素是当今疾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多数现代疾病的发生都与个人生活习惯、行为有密切关系。前瞻性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或者有不健康行为的人改变其不良行为为健康行为,都可预防现代疾病的发生。所以,人类行为与健康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已进入用改变行为来预防治疗疾病的时代。”我希望佛教医学能够在这一领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本书是在李家振先生的教导下完成的。李先生一句“不昧因果”的警示,一直鸣响在我的耳畔。大恩无以言谢。

本书初稿呵成于2003年SARS肆虐期间。为读者阅读及理解的方便,按李先生建议,于2005年秋在修订的同时,增加了许多佛教名词的解说和批注。由此,本书也可视为一本佛学初机的入门手册。

本书引用了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详见书后参考书目),在此深表敬意及谢意。有许多大段的摘录,而未及与原著者联系,笔者心中忐忑,深表歉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