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胡子的蒙娜丽莎(美术流派)/大美术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郭茂来//秦宇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大美术丛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古今纵横、中西兼顾,既包涵了绘画、雕塑等纯粹精神意识方面的美术,也包涵了衣食住行等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美术。在十分有限的篇幅内,以美术为主干,将相关的哲学、艺术、历史,以及人文、社会和科技等大量信息进行有机融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书中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文笔清新、深入浅出的特色,因此形成了雅俗共赏,能够适合不同阅读者的特点。让每一位读者都从中有所收获。

本书为其中一册《有胡子的蒙娜丽莎(美术流派)》。

内容推荐

美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揭示客观世界,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主观世界的历史。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观念意识和文化行为。

本书精选了西方主要美术流派的艺术观念、代表人物和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并结合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将一些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的“新”见解、“新”形式与中国传统美术的类似主张和形式进行比较,以便使读者能够在轻松地阅读中,对五花八门的西方美术流派形成原因,造型特色和存在理由等艺术现象,有一个基本了解。

目录

1.生物的原理·传统与创新

2.永恒的微笑·古典主义

3.海上的木筏·浪漫主义

4.与官方叫板的画家·现实主义

5.除掉褐色的汁水·印象主义

6.视觉的鸡尾酒·新印象派

7.可调节的现实·后印象派

8.世纪末的希望-象征主义

9.戴帽子的妇人·野兽派

10.绝望的呐喊·德国表现派

11.亚威农的少女·立体派

12.可恶的画家们·巴黎画派

13.看不清楚的狗·未来派

14.有胡子的蒙娜丽莎·达达派

15.梦幻的世界·超现实主义

16.主题之外的美·抽象表现主义

17.画格子的大师·荷兰风格派

18.优势互补的兄弟·构成主义

19.随便泼出的名画·行动派

20.格外不同的家庭·波普艺术

21.幻觉中的运动·欧普艺术

22.独特的想法·观念艺术

23.细致入微的再现·照相写实主义

24.艺术家的道路·艺术创新

试读章节

除掉褐色的汁水·印象主义

19世纪末的巴黎,每年都有一次比较大型、正规的“沙龙”画展,至于谁的作品可以参展,就得看那帮学院派老顽固的脸色了。如果有哪一位年轻的画家稍不恭敬,参展的事儿就没了戏,而且,有些评委是墨守成规、心胸狭窄的人,根本就不愿意给创新的作品以展示的空间。

基于这种情况,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画家为了寻求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摄影师纳达尔画廊举办画展。在这个追求创新的展览会上,大量作品远离西方古典学院派的传统风格。这些明显离经叛道的绘画作品,几乎引起了当时在巴黎的全部艺术评论家的注意,一时间,大约有50多种出版物纷纷刊出了对这次画展品头论足的文章。其中,除了有个别文章是对这次画展及其这些画家们表示赞赏之外,绝大多数评论都属于激烈的声讨。在群起而攻之的舆论中,这些原来默默无闻的画家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一下子就名声远扬,几乎达到了“臭名昭著”的程度了。

一位叫勒鲁瓦的艺术评论家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围剿中也不甘寂寞,他撰写的文章发表在《喧哗》周刊。在文中,他愤怒地指责这些不守规矩的画家们,咄咄逼人地罗列他们离经叛道的各种“罪状”。他重点批评了一幅名为《印象·日出》的油画(见图18)。他认为这幅画笔法粗糙、轮廓含糊,放肆得格外离谱,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幅没有完成的草图,而画家居然将瞬间一瞥的印象当成完成的作品拿来公开展出,这简直就是对高雅艺术的亵渎,是对观众的大不敬,因此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这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中,勒鲁瓦还采用嘲讽的口吻挖苦这幅画“除了‘印象’之外,一无所有”,并将这帮画家戏称为“印象派”。有趣的是,本来并没有正式名称,只是临时聚在一起共同举办画展的“印象派”,就因为勒鲁瓦先生不怀好意的嘲讽而得名。不仅如此,在之后,正统版本的美术史上,“印象派”也都称得上是大名鼎鼎,只是没有了当初的那种不公正的“臭味儿”。当然,勒鲁瓦先生也因此而不再寂寞,成为人们在研究“印象派”时经常被提及的人物。

当时,这次动静闹得很大,让人家当成群起而攻之的活靶子的“印象派”画展,却几乎没有卖出什么画。整个画展赔本赚吆喝,甚至连印制门票的钱都没能够收回来。当然,这样的结局,让各位雄心勃勃的画家又怎么能够甘心。

一晃就是两年,“印象派”的人马又重整旗鼓,于1876年3月30日举办了第二次团体画展。画展所引起的反响依然很大,也同样又遭遇到了强烈的诋毁,以至在当时的报纸上有人说:“参加画展的是6个疯子,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是女的。”与第一次展览所不同的是,他们被关注的范围更加扩大了,仿佛世界各地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些画家和他们的展览。虽然在社会媒体的报道中他们的“臭名”依旧,但是,让他们感到欣慰和兴奋的是,这次展览卖出去了一部分画。当展览结束后,平均每一位参展画家的净收入达到了300多法郎。可不要小看这300多法郎,这个数字对于这些不被当时主流社会承认的年轻穷画家而言,应该算是一笔颇为可观的进项了。 P25-26

序言

在艺术和艺术知识传播的系统工程中,普及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无数杰出的艺术品,它们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含义、它们形式风格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美,怎样才能为广大群众认识和理解?还有,如何培养广大群众的审美兴趣和欣赏水平,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他们懂得美的基本原理?这些都是艺术普及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承担的任务。但遗憾的是,艺术普及工作常常得不到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不少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或者由于工作繁忙,或者由于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花费精力写这类通俗性的文章,而广大群众对艺术知识和对美的原理的渴求,却是很强烈的。艺术普及工作薄弱的后果,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我国当代人群中的“艺盲”数量相当可观。更令人忧虑的是,具有承担提高大众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任务的传播媒介,在格调上存在着严重低俗化的倾向。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未来社会人们的文化艺术素质是难以想象的。

美术是艺术门类中的重要部门,从传统的观念看,美术本来就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和实用美术等品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各门学科的相互交融,“美术”这一概念不断在扩大和更新。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语中“Art”这个词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大,几乎难以确定其边界,这当然相当荒谬,但撇开这一点不论,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含有某些合理性,因为被称为“美术”的学科,应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的包容量。近20多年来,我国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有建立“大美术”学科的呼吁,意思是要人们扩大视野,拓展美术学科的内容,还美术本来的面貌(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艺术各门类没有那么细密的分工),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对美术的理解相当狭隘,不少人只承认绘画和雕塑是美术,甚至连建筑、实用美术、设计都常常被排斥在美术范围之外,结果是越来越自我封闭,路越走越窄。此外,我们还须明白这一事实: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与人的感觉、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较为复杂的艺术创造与欣赏的原理,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去解释,群众会容易理解和接受。做这项工作的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较为广泛的知识与修养,还要善于用浅显和生动的文字加以表达。人民美术出版社认识到这件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组织有关作者撰写《大美术丛书》,是很有眼光的做法。当然,这项工作看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会有相当的难度,尤其要做得好、做得完美,需要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这套丛书出版算是个开端。

上面的话,是我对以普及为目的的《大美术丛书》的认识和希望。

后记

膳食的原始价值在于其营养价值,而中国膳食在讲究营养搭配之外还讲究“色、香、味”俱全。膳食中的色、香、味能够给人以感官的美感,是一种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膳食能够刺激人的食欲,从而使营养被人们主动而高效地吸收。然而,对于色香味的喜好又是因人而异的,烹饪出一种味道及形式易于被更多人接受的膳食,是在享受中解决问题的方式。

美术是精神文明所必需的营养,对于美术营养的需求在不同的地域和人群中同样存在这各种差异。在全社会中合理地平衡美术营养,尤其是通过雅俗共赏的美术理论来培养、提高广大公众的审美趣味、能力和水平,充分满足人民大众对于补充美术营养的需求,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想让美术的营养雅俗共赏,被大众所认可和喜爱,就需要喜闻乐见的媒介。为此,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了《大美术丛书》,之所以为“美术”前缀了一个“大”,是想突出两重含义。其一是,大众化的美术;其二是,大信息量的美术。大众化是丛书语言表述的基本特色所决定的。丛书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均是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具体艺术作品为引子,并以其所涉及到的艺术思维等问题,分别对视觉艺术中的内容与形式、客观与主观、形象与逻辑、局部与整体、传统与创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以及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不同的问题,展开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的阐述。对于视觉艺术的创造方式、欣赏方式、理解方式、审美价值、重要观点、主要美术流派等问题,作者旁征博引,采用幽默、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形象而准确地介绍。

大信息量是丛书所囊括的范围所决定的。丛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古今纵横、中西兼顾,既包涵了绘画、雕塑等纯粹精神意识方面的美术,也包涵了衣食住行等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美术。在十分有限的篇幅内,以美术为主干,将相关的哲学、艺术、历史,以及人文、社会和科技等大量信息进行有机融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丛书具有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文笔清新、深入浅出的特色,也因此而形成了雅俗共赏,能够适合不同阅读者的特点。例如:对于美术和艺术设计院校的师生而言,《大美术丛书》是图文并茂的理想教材;对于职业的视觉艺术家而言,《大美术丛书》是相当实惠的资料库;对于理工科和一般的文科大学生而言,《大美术丛书》是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极佳工具;对于高中生而言,《大美术丛书》是在轻松、愉快地享受中,了解艺术和社会,增长美术知识,调节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休闲椅。作者通过这种有故事可看、有知识可吸收、有问题可探讨、有空间可联想的写作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不同的读者在其间有不同的收获。事实上,从美术创作与欣赏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大美术丛书》都给人以积极的启迪,让每一位读者都从中有所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大美术”的概念和范畴,大美术既是美术大师的美术,也是普通大众的美术。

特约为《大美术丛书》撰稿的是河北大学教授、中国《装饰》杂志社特约撰稿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郭茂来先生。郭先生不仅在美术和艺术设计理论等方面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沟通技巧,可以说是一位兼顾“色、香、味、意、形、养”的好“厨师”。近年来郭先生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视觉艺术概论》以及《标志设计艺术赏析》等设计艺术赏析系列的七部专著,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屠夫毕加索——形态语言》《牛顿让白出了彩——色彩语言》《有胡子的蒙娜丽莎——美术流派》是出版社在选题方面的一种尝试,想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在美术领域有建树、有影响、有权威的专家和学者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一起来丰富《大美术丛书》。秦字同志为本丛书的撰写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对丛书的许多细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