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物堆得满坑满谷、睹之让人目眩、择之让人无所措手足的今天,我们能读什么书?我们该读什么书?读一点儿被时代潮水筛选出来的经典名著,是一个上上策。本书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本版本还有英文呢,英汉对照的方式,一边是中文,一边是英文对照;一边是文章精华,一边是双语培训,这样,你在阅读中的收效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公认的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最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作品是哪几部?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本身是自恰的政治理论专著。它自始至终只扬弃了一种体制:专制政府。按卢梭的话,这就是那种蔑视法律把个体的权力高于主权者之上的体制。其他的体制,卢梭仅仅论述了它们合法的自然依据。从直接民主制、贵族代议制到君主立宪制,统治的根据必须是人民主权,其真正表达就是法律。卢梭并进而把任何真正依法而治的政体统称为共和政体。《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Chapter 2 The First Societies
The oldest of all societies, and the only natural one, is that of the family ; yet children remain tied to their father by nature only so long as they need him for their preservation. As soon as this need ends, the natural bond is dissolved. Once the children are freed from the obedience they owe their father, and the father is freed from his responsibilities towards them, both parties equally regain their independence. If they continue to remain united, it is no longer nature, but their own choice, which unites them; and the family as such is kept in being only by agreement.
This common liberty is a consequence of man's nature. Man's first law is to watch over his own preservation; his first care he owes to himself; and as soon as he reaches the age of reason, he becomes the only judge of the best means to preserve himself; he becomes his own master.
The family may therefore perhaps be seen as the first model of political societies: the head of the state bears the image of the father, the people the image of his children, and all, being born free and equal, surrender their freedom only when they see advantage in do-ing so.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family, a father's love for his children repays him for the care he bestows on them, while in the state, where the ruler can have no such feeling for his people, the pleasure of commanding must take the place of love.
Grotiusdenies that all human government is establish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gov-erned, and he cites the example of slavery. His characteristic method of reasoning is always to offer fact as a proof of right. It is possible to imagine a more logical method, but not one more favourable to tyrants.
According to Grotius, therefore, it is doubtful whether humanity belongs to a hundredmen, or whether these hundred men belong to humanity, though he seems throughout his book to lean to the first of these views, which is also that of Hobbes. These authors show us the human race divided into herds of cattle, each with a master who preserves it only in order to devour its members.P12
第二章早期的社会
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最为古老的社会,即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子女在天性上依附于父亲,这只是因为他们的生存需要依赖他。一旦这种需要不复存在,他们的自然契约便自动解除了。子女获得了自由,不再服从于父亲,而他们的父亲也不再对他们负有责任,双方都平等地获得了独立。如果他们仍然相互依存,那就不再是自然形态的了,而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使他们联合在一起。家庭处于这种状态,完全是靠双方的契约维持的。
这种共同的自由是人性所产生的结果。人类的第一法则就是关心自身的生存,最需要照料的就是人类自己。一个人到了懂事的年龄,就能够判断怎样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于是他就成了自身的主人。
因此,我们可以将家庭视为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国家首脑具有父亲的形象,而人民则是子女的形象。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自由和平等的,只有看到有利可图时,才把他们的自由主动交出去。唯一的区别是:在家庭中,父亲爱他的子女,对他们关怀备至,而国家的统治者对人民却缺乏这种感情,发号施令的乐趣取代了爱。
格洛蒂斯否认人世间所有的政府都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建立的。他举出了奴隶制的例子。他在推理时方法独特,总是推出事实以正视听。我们也许可以想出更为合乎逻辑的方法,但唯有他的观点恐怕对暴君最为有利了。
根据格洛蒂斯的看法,究竟是全人类属于一百个领头人,还是这一百个领头人属于全人类,是让人怀疑的。不过,他在他的书中似乎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这也是霍布斯的观点。这些大作家们认为:人类就是牛群,而每一群牛都有一个主人;主人照管牛群,只是为了把牛一只只吃掉。P13
俗说三十年风水轮流转。
有几岁年纪的人对出版物匮乏的时期当记忆犹新。其时,拿本不容易轮到手的书日以继夜地捧读者有之;把册学术著作从头至尾抄下来者有之;抱着套抢购来的文集泪雨滂沱者有之……哪能想到出版物堆得满坑满谷、睹之让人目眩、择之让人无所措手足的今天!
彼时至今,发生了一个我们能读什么书和我们该读什么书的转换。
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理论的实践的……浩如烟海地铺排在我们面前,我们该怎么办?轻取直入的、蜻蜓点水的甚至短平快的精神快餐,倒也不妨去读,一是我们总得先顾住眼前的柴米油盐,二是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我们还不得疏散疏散?只是要切实有效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厚积自己的学养,提高自己的生存竞争力,那就不是一个随意拿起、轻轻放下、等闲视之的问题了。切入的角度甚多,但要说潜下心来,读一点儿被时代潮水筛选出来的经典名著,是一个上上策,想来是不会听到什么异议的。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我们编辑了一套英汉对照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第一辑计有五个品种:⑤《国富论》③《论法的精神》④《精神分析引论》①《君主论》②《社会契约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什么样的突破,什么样的影响力,才能使它们获此殊荣?
《君主论》的作者马基亚维里,乍看起来,活脱脱一个离经叛道者!他一反“以德治国”“以德服人”的社会基调,主张“目的总是为手段服务”,统治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伟大的骗子和伪君子。这样另类的观点,甫出世便引起一片大哗,数代人激烈的论争中,人们终于看出了马基亚维里的前瞻性:“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从未有人见过更没有人知道曾经在哪里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从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到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当怎样而忘记了实际怎样,那么他不但无法生存,而且会自取灭亡。”原来,他的论点不是凭空而起,而是对历代现实分析综合的升华!想通了其实不难理解,诸如所有的君主都希望落一个仁慈的美名,但比起坐视混乱从而危害整个社会的过分仁慈来说,能够创造秩序和统一的残酷实际上要仁慈多了。
天才的卢梭是自然之子。写作《社会契约论》的初衷,正是有感于本真的人在不合理社会中的异化。一如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叹息的,这些异化了的人“就像格老古斯的雕像一样,天气、大海和风暴已经大大地损毁了它的容貌,以至于它更像一头凶猛的野兽而不是一尊神”。什么样的原则能够引导近代民族摆脱堕落,走向澄明幸福的境界呢?他在书中这样回答:以一种新的契约形式来恢复和保障人的自由和平等,主权在于人民,政府当是主权体的公仆。这些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的尖锐的锋芒,为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把这些观点写了进去。
孟德斯鸠把他辽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精辟的创见带进了《论法的精神》。什么精神呢?和同为启蒙思想家的卢梭有相似点,那就是从皇权向人权转化的历史时期中,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与人的自由的精神!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偏于权,一个偏于法。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以充分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论,是孟德斯鸠对民主社会机制的绝大贡献。《人权宣言》就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三权分立就没有宪法。他著名的“地理说”,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因素与人的性格发生直接的关系,为法律所不可忽视,又展现着怎样的人性的光辉!
好释梦的弗洛伊德,“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人”。他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换句话说,他把潜意识的概念引进到向被意识心理学所盘踞的领域。就其深广意义而言,他《精神分析引论》的影响遍及各个方面——心理学、医学、人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
《国富论》何以维持它经久不衰的辉煌呢?作为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明白的描述,。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充分利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书甫出版,就被有识之士把它和同年问世的《美国独立宣言》并列,称之为“产业自由宣言书”。迄今为止,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仍然是影响西方经济思潮与经济政策的两大思潮。
这些经典著作之能永不过时,常读常新,不仅因为它得出的结论,也在于它被推导出的过程。写作者既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所触及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和升华,我们就谓之为创新!
还有英文呢,我们采用的是英汉对照的方式,篇幅短的《君主论》《社会契约论》全文对照,另外三本,为了保持其原貌,我们采取节译,重要的推导和结论,可说是一字不少。一边是中文,一边是英文对照;一边是文章精华,一边是双语培训,这样,你在阅读中的收效之大,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