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产权视角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探索调整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的基本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可实现产权与消费问题的理论对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消费协会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为政府部门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产权安排与消费行为--激励消费的产权机制分析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陶伟军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产权视角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探索调整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的基本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可实现产权与消费问题的理论对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消费协会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为政府部门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内容推荐 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消费与投资呈非均衡增长,尤其是在相对极低收入水平下,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低迷(即所谓“中国消费之谜”);另一方面,产权制度和消费行为都处于变动之中。但是,当前产权理论与消费理论的研究处于分离状态。作者建立了一个ABP(产权安排一消费行为一消费绩效,即:Arrangement—Behavior—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然后运用此框架深入分析了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包括家庭外的消费者竞争与合作、家庭内的消费关系两类)等消费关系,揭示了其发展规律,并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进行了经验检验,总结了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规律,从而从产权视角揭示了“中国消费之谜”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与产权安排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产权机制的构建思路。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中国消费之谜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西方消费理论 (二)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三)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创新:一个简短的评述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本假定与重要范畴 一、新“经济人”假定 (一)传统的“经济人”假设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新“经济人”假设的发展历程 (三)新“经济人”的内核:“效用人” 二、效用的相关性 (一)效用相关性的含义 (二)效用的相关性与行为的相互依赖性 (三)效用相关性的几个特征 三、产权与消费:效用相关性角度的初步阐释 (一)效用的相关性与产权 (二)效用的相关性与消费 (三)产权与消费的关系:初步的阐释 第三章 产权安排与消费行为的分析维度:ABP研究框架 一、产权安排的分析维度 (一)产权安排的内涵 (二)产权安排的分析维度 二、消费行为的分析维度 (一)消费行为的内涵 (二)消费行为的分析维度 三、激励消费:产权安排对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 (一)产权激励消费的机理 (二)产权激励消费的效果:几个分析维度 第四章 消费品类型与消费选择 一、产权安排与消费品分类 (一)消费品的产权特性与类型 (二)私人消费品的产权特性与产权安排 (三)公共消费品的产权特性与产权安排 二、私人消费品的产权安排与消费选择 (一)产权安排与效用 (二)产权安排与消费支出 (三)产权安排与价格 三、公共消费品的产权安排与消费选择 (一)两种产权安排与消费选择 (二)产权安排革新与消费选择 第五章 消费者竞争、消费者合作与产权安排 一、消费者竞争的内涵与经济效应 (一)消费者竞争的内涵 (二)以位置消费为核心的消费者竞争的经济效应 二、消费者竞争的产权经济学解释 (一)消费者竞争与产权安排:消费自乘性视角下的考察 (二)消费者竞争与产权安排:消费外部性视角下的考察 (三)调整产权安排与引导消费者竞争 三、消费者合作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者合作的内涵与原则 (二)消费者合作的特点及其消费效应 四、消费者合作的产权安排 (一)消费者合作的形式 (二)消费合作社的产权安排:缺陷与改进思路 第六章 家庭产权安排与家庭消费行为 一、家庭消费的内涵与特征 (一)家庭的经济性质 (二)家庭的消费功能 (三)家庭消费的特征 二、家庭产权安排的性质与形式 (一)家庭产权安排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权 (二)中西方家庭产权安排的差异 (三)中西方家庭产权安排差异形成的原因:产权保护与文化背景方面的分析 三、我国家庭产权安排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我国家庭产权安排的较强公共性增强了家庭的平滑消费、生活保障的职能 (二)我国家庭产权安排较强的公共性倾向不利于资产积累和消费水平的持续稳定提高 (三)我国家庭产权安排较强的公共性倾向导致产权的激励功能降低 (四)产权安排不当导致“公私混合消费” 第七章 产权制度变迁与居民消费行为演变:我国的经验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制度与消费行为 (一)计划经济时期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表现 (二)计划经济时期消费者行为特征的产权制度解释与经验检验 二、“双轨”时期的产权制度与消费行为 (一)“双轨”时期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表现 (二)“双轨”时期消费者行为特征的产权制度解释与经验检验 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的产权制度与消费行为 (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表现 (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消费者行为特征的产权制度解释与经验检验 第八章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产权视角的分析 一、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瓶颈” (一)经济增长要有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条件 (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 二、产权安排与消费需求:私人消费品领域 (一)需求不足的原因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探讨 (二)私人消费品需求不足的原因:产权视角的分析 (三)扩大私人消费品需求:完善产权制度视角的思考 三、产权安排与消费需求:公共消费品领域 (一)我国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及其原因:产权视角的分析 (二)我国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三)改善公共消费品供给、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构建产权机制视角的思考 第九章 结束语 一、本书的主要工作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