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熊十力别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熊十力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熊十力既继承又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在本体论方面,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基础上,熊十力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和“性量分殊”的认识论。三者合乎逻辑地构成了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奠定了熊十力“新儒家”的学者地位。

内容推荐

熊十力,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秉“中体西用”模式对佛教唯识论加以改造,创发以“恒转”为本体的哲学体系。本书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熊十力既继承又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在本体论方面,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

目录

赘语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壬辰删定记

节录印存上中卷初稿记

节录原本绪言

卷上

第一章 明宗

第二章 唯识上

第三章 唯识下

第四章 转变

卷中

第五章 功能上

第六章 功能下

卷下之一

第七章 成物

第八章 明心上

卷下之二

第九章 明心下

附录

试读章节

平生学在求真,始而学佛,终乃由疑而至于攻难,然对于释尊及诸菩萨之敬仰则垂老不渝。佛法东来,适当秦、汉后思想界锢蔽之际,余常以为不幸,佛法无论若何高远,而其出世之宗教精神,终无可振起衰疲之族类。儒学绝于秦、汉,余有《与友人论六经》之小册可考。而道家恰恰以其守静、上柔、不敢为天下先之教,与帝者所利用之伪儒学并行不悖。爰及魏、晋,佛法来华,而道家首迎合之。佛氏义海汪洋,而其宗教精神诚挚伟大,又乘吾华缺乏此物,于是迅疾普遍深入于中国社会,虽有三武之祸,终无损其毫末。自是而柱下漆园之籍,仅供少数诗文家之玩味,而佛氏早夺道家之席矣。向者杨仁山居士尝言,真学佛者,必是过量英雄。章太炎云,自魏、晋迄近世,悠悠千祀,凡聪明人无不染佛法者。余于二公之言,颇怀无限感。江左迄至隋、唐,神州胡祸之烈,中国应有一大变革。唐太宗以雄才当其运,乃以帝业称盛一时。身没未几,而藩镇惨剧延于五季,群生无所托命。此何故哉?试考中古学术史,江左隋、唐第一流人物并在佛家。高僧大德,以其智慧、强力、奇气,悉用之于出世法。至今读其译籍,真有长风鼓众窍之浩大气势,而字里行间,实挟大悲宏愿以同流。此等文字,直从性海中滚出,非俗间雄于文者所可办也。杨公所谓过量英雄,诸大德实足当之。若以其拔众生出生死海之愿力,而辟发吾儒“裁成天地,辅相万物”之理想,以其忘身为法之猛志,创开世运,岂不妙哉。惜其为出世法之汹潮所转也。然佛典存于中国,却赖此等人物之力,唯其功在佛门只是传宣而难言创造,或亦宗教信仰使之然欤。唐以后,此等人物殆绝迹,只五季宗门犹多大德耳。两汉以来学人都不尚思辨,故佛法自江左隋、唐经若干英睿人物之吸收而后,其在思想界只成为一座崇高坚固之堡垒,无有敢对之作推究而起疑问者。即不信奉,而亦心惮其艰深。太炎谓累世聪明人皆染其法者,盖以此而惊炫佛法吸引力之伟大。其实唐以后聪明人之染佛法者,智慧、强力、奇气三者均不足,大概以淫慧而稍拾玄言,又死后是否有不亡者存,此念不能不稍动,其于出世法本不足承当,只向往空王,而莫名所以耳。韩愈以古文薄艺而气势能雄,故勇于拒佛,独惜无学术。程、朱诸老先生始倡理学以掊击禅宗,顾于大小乘学理绝不问津,且戒门人勿阅佛书,恐阅之为其所引,闭门谢寇,其不坐困者几何!夫畏佛书而不敢阅,其视儒籍不足比于佛典明矣,诚如是,何须拒佛?实则儒者内圣外王合一之学其根柢在《大易》,佛氏无此境界。惜乎宋、明诸师于儒学广大悉备处似窥测不及,故自信力尚不足。广大悉备一语本《易系传》,广则无不包,大则无有外,悉备则小大精粗无乎不在,以此赞《易》甚妥。理学虽鞭辟近里切己,终未免拘碍;上追孔门遗绪,究不相似。余诚不敢妄议前贤,顾自今以往,倘有守先待后之儒,规模不可不宏大,程、朱自有可法,要不可泥守也。总之,汉以来二千余年学人不肯用思辨,故佛法在中国思想界成为莫测高深之神境,而寺宇庄严自都市以遍穷荒,其影响于群黎百姓者,皆蕲求福报之下劣思想。源既失而其流不可问,孰谓佛书可束高阁,不当付通人研究,不当遵毛公批判接受之训哉?P8-9

序言

回忆父亲熊十力

父亲经常回忆自幼家贫,幼年丧父。随父就读一年,学无常师,只靠自学。他一生著作甚多,少量出版,后来仅靠亲友赞助出版。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著作能够广为流传。虽然在他晚年,满腹学问无人可传,可他还是坚持写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去世后,港台陆续出版了父亲的部分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学受到各方关注,中华书局等先后在北京、上海、河北、辽宁、深圳等地出版了他的专著,湖北还出版了《熊十力全集》。

父亲的一生,就是学习和创新、奋斗的一生。

1917年,他参加护法运动,佐孙中山幕。因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颇觉失望,遂决意弃军政向学,研读儒佛,以增进国民道德为己任。

1918年,他的第一部书《子真心书》整理成集出版,蔡元培先生为之作序。

1919年暑,读梁漱溟先生《究元决疑论》,遂从津至北京,两人当面探讨佛学,从而结交成半个世纪的终身挚友。

1920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习佛学。在欧阳竞无大师门下,深叩内典,专攻法相唯识学,草成《唯识学概论》。读书三年,他在儒、释、道、耶及汉宋诸学都有了初步比较和研究,还钻研了西方哲学。

1922年,经梁漱溟先生推荐,父亲被蔡校长聘人北大讲授唯识学。因不满佛家性寂、因缘、轮回之说,决心自创新说,欲直书己见,逐步走上了自成一家的道路。

1923年,《唯识学概论》重新整理、撰著,是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部为之印刷(署名熊子真)。

1924年,更名熊十力,取自沈约《内典序》,是佛典中赞颂佛祖释迦牟尼之语,也有“兴度之业既深,十力之功自远”之说。

1925年,为讲因明学(古印度逻辑学),从秋到冬埋头攻读。次年,他的《因明大疏删注》,由北大印成讲义,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同年,第二种《唯识学概论》印行,他由佛归儒,自创《新唯识论》,奠定了新儒学的基础。

1932年9月,经过十年的刻苦钻研,《新唯识论》终于出版,马一浮先生为他作序。

在北大的36年,是父亲一生中最为关键重要的阶段,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对儒家学说观念的研究有建树、有创新,著作颇丰,培养多位学生成材成名,他本人也成长为知名学者、教育家和哲学家。没有北大,也就没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没有蔡先生知遇之恩,也不会有熊十力。

父亲一生倡导不断学习,1954年,他在北京什刹海为张中行写下:“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甲午十月廿四日,于北京什刹海寓写此。漆园老人。”正是他自己学习的写照。

父亲一生爱国,1902年,他投笔从戎入武昌新兵营,后奔走反清,参加辛亥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父亲于7月8日乘煤车逃离北平南下。日军对武汉大轰炸后,1938年春,携母亲及我妹再光入川。先住重庆壁山中学,迁来凤驿,继续研究学术,给邓子琴、钱学熙、刘公纯等讲民族精神、种原及通史。自信日本人不能亡我国家,亡我民族,亡我文化。是夏整理出《中国历史讲话》,约六万言。同时,作有《中国历史纲要》,并与老友居正、方东美交往、讨论。

1939年夏,应马一浮先生之约去复性书院讲学。后遭日寇轰炸,积稿尽焚,衣物全毁,左腿被炸伤。悲愤有余,遂返回来凤驿,和梁先生及他的学生们一起,住在西寿寺破庙中。

抗战时期,生活很不安定,物价飞涨,艰难度日,但他埋头写作,不求名利。他没有一日不讲学,没有一日不修改他的《新唯识论》,从不灰心丧气。休息时还常常对着山谷高声呼喊,四面回响,似催人奋进,总是给人一种勇猛精进、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解放后,父亲有幸安心著作,不受运动干扰,他写出了《体用论》、《原儒》、《明宗篇》、《明心篇》、《存斋随笔》等。今天,为了普及新儒学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校了父亲的几种著作出版,使人欣慰。借此感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老师们和出版界的朋友搜集、出版父亲的著作、资料和传播交流,奔走辛劳。

熊幼光

2006年1月12日

书评(媒体评论)

余平生之学,颇涉诸宗,卒归本《大易》,七十年来所悟、所见、所信、所守在兹。——熊十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