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法官说案”的第一部,收录了法官办案中的50个真实案例,法官有情法无情,那些发生血案的原因,那些酿成悲剧的教训,人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人们在立身处事时,应该作为借鉴。望读者在阅读、欣赏、了解这些案件的同时,能从他人的悲剧中悟出规律,从而走好人生路,使自己一生平安、幸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法官说案(1)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张世琦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法官说案”的第一部,收录了法官办案中的50个真实案例,法官有情法无情,那些发生血案的原因,那些酿成悲剧的教训,人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人们在立身处事时,应该作为借鉴。望读者在阅读、欣赏、了解这些案件的同时,能从他人的悲剧中悟出规律,从而走好人生路,使自己一生平安、幸福。 内容推荐 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从发生的案件看,许多从天而降的悲剧,似乎偶然,实则必然。例如:防盗意识差,被偷被盗是或迟或早的事;思想麻痹,很容易被骗;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遭受他人侵害,悲剧很难避免。本书选取了法官办案中的50个真实的案例,聪明的读者在阅读、欣赏、了解这些案件的同时,能从他人的悲剧中悟出规律,从而走好人生路,使自己一生平安、幸福。 目录 自 序 1.第一课 2.清明扫坟 3.父子捉贼 4.马英遇险 5.逼母跳崖 6.杀人恶魔 7.糊涂书记 8.丢自行车 9.狗案两例 10.中奖之后 11.为“鬼”娶妻 12.听天由命 13.法盲“老好办” 14.大学苗子 15.教子无方 16.百万遗产 17.法庭翻案 18.枯井冤魂 19.告公安局 20.捡到巨款 21.海上救人 22.赌生万祸 23.一封家信 24.穷人孙太 25.一块金砖 26.哑巴法官 27.误解 28.窃婴 29.女人强奸 30.未婚妈妈 31.埋电线杆 32.敲诈钱财 33.贩卖毒品 34.孤儿杨雨 35.婚姻问题 36.进城打工 37.手露水面 38.一顿饭钱 39.“绊马索” 40.黑夜幽灵 41.假诊断书 42.张明讨债 43.逼夫犯罪 44.陌生人 45.一步走错 46.用母喂狼 47.家有恶妻 48.家庭暴力 49.索赔风波 50.邪路“致富” 试读章节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还当过好几年农民,至于后来成为中国高级法官,在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从事审判工作27年,这是根本没想到的事,完全是命运的安排。 1972年,我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三家子村到大连水产学院读书,学习海洋渔业专业,由一个农民成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省海洋水产厅工作。 “文化大革命”以后,被砸烂的公、检、法三机关又重新组建。1979年,辽宁省决定,要充实政法队伍。我作为“一块革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被“搬”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我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天,先到人事处报到。处长告诉我,我被分到刑一庭了,说完,就把我领到那里。 刑一庭的庭长叫王鉴,细高个儿。不笑不说话,一笑一呲牙。他露着两颗门牙,笑着说: “我们正要开庭务会。今天上午沈阳市召开公判大会,邀请我们去人。一会儿车就走。你要没看过这场面,想去,就跟老刘一块儿走。下午咱再谈工作。”我不知庭长是什么意思,初来乍到,哪敢不服从,只好跟老刘上了警车。 这车一路警笛长鸣,不一会儿就到了辽宁体育馆,公判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我们去晚了,里边正开会。为了不打扰里面,我们把车停在院子里,谁也没下车,都坐在车里等散会。 我问身边的老刘:“不到会场参加会,咱不是白来了吗?” 老刘说: “咱不是来参加会的。会后一个犯人要执行死刑。咱主要是到刑场去,如果这个罪犯临场喊冤,或者还有别的什么特殊情况,便于跟省高级法院联系。” 我问:“凡是执行死刑,省高级法院都派人到刑场吗?” “不。这次的这个不认罪。” 刑场在沈阳市西北郊,不认罪的那个罪犯叫高平昌,高个子,长脸。 我们的车在排头,开进了刑场圈里,罪犯一下车,就被押到我们跟前。 一个法官问他:“现在要执行死刑,你有什么话要说?” 旁边有个年轻法官拿个本子在记录。可是,这个罪犯低头不语,根本不像原来预料的那样会大喊大叫、鸣冤叫屈。他老实得像生了病的绵羊。 法官又问:“你有什么遗言,有什么话要向家属和亲人转告……” 不管法官怎么问,他都一字不答。我看了看旁边做记录的法官,在每句问话的下面都写上“不语”两个字。这个罪犯,脸露愁苦、悔恨,那张凄惨、惆怅的瓜子脸,至今在我脑海里印迹清晰。我猜想,人在这个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分分秒秒都万分宝贵。 当时我琢磨:他怎么不说话?这属不属于“特殊情况”? 开始执行死刑了,这种场面,我第一次见到,而且离得很近,低头可见。多少年过去了,想起来就像昨天的事。 我想,他的父母如果看到这种场面,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这次观看刑场,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震撼。 后来我悟到:这个王庭长,高招真多,我到法院第一天上班,就用这个场面给我上第一课,十分生动。确实,我们当法官的,以判案为职业,无论如何不能办错案。要是把不该判处死刑的判处死刑,这将是天大的罪过! 在以后的审判工作中,我就像一位医生怕出现医疗事故、像一个汽车司机怕出现交通肇事一样,天天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真怕出错案。也正因为如此,在我所承办的所有案件中,都要查清事实,核对所有证据,没有因为我的失误而出现错案;不仅如此,我还因为办案认真、细致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嘉奖。我很感谢王鉴庭长,感谢他在我到法院工作的第一天给我安排这堂课。 这天的场面,我一生不会忘记。我总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要犯罪?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偏偏要杀人?不知道杀人要蹲监狱、要被枪毙吗?当父母的,为什么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个被杀的人,为什么会被杀害?我揣着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跟承办这起案件的人混熟了,从他那里了解到我要知道的一切。 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这个青年叫高平昌,家住沈阳附近的农村。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一家工厂当工人,住在厂内单身宿舍。 既然有了工作,好好干呗,怎么会杀人呢!……P1-3 序言 我公出办案,那里的人们招待我。递来一杯酒,我说:“不喝。”递来一支烟,我说:“不吸。”他们不甘心,说:“玩一会儿麻将?”我说:“不懂。”“玩扑克?”“不会。”有人又说:“去唱歌、跳舞?”我说:“都不行。” 有人微怒问我:“你从哪儿来?”我告诉他:“从沈阳来。” 一个关系比较好的人跟我开玩笑,说:“光听说有个‘书呆子’的词儿,但没见过呆到你这种程度的。你现在工作怎样?” “还没下岗。” 大家一阵大笑之后,不欢而散。 我知道,我使他们很扫兴。确实,我的社会应酬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差,而且不是一般的差。我知道在当今社会,这会使我断送“锦绣前程”,但实在无奈。 这样的场面经历多了,我逐渐认识了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也干不好,即使有成绩也不易被认可。不能适应环境怎么办?只好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方法顽强地活下去。 我想起我会写字,就拿起笔,不怕清贫、寂寞和劳苦,把别人节假日用来唱歌、跳舞、饮酒、娱乐、打麻将的时间用到写作上。写什么呢?我是小人物,国家大事知道不多;官场详情了解不深;商海风波没有体会。但我是法官,就写案件吧。 我总认为,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从发生的案件看,许多从天而降的悲剧,似乎偶然,实则必然。例如:防盗意识差,被偷被盗是或迟或早的事;思想麻痹,很容易被骗;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遭受他人侵害,悲剧很难避免。 于是我决定:把我主办过、听到的、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案件整理出来,献给读者。书中写到的人,有的已经不在人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曾经使人们震惊的凶杀大案,也在人们的记忆里逐渐淡化、消失。但是,许多类似的案件却仍在人间不断重复发生。因此,我写昔日人,是为了给今人看;写死去的人,是为了给正在生活的人看。我总认为,那些发生血案的原因,那些酿成悲剧的教训,人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人们在立身处事时,应该作为借鉴。 被法院判刑送进监狱,甚至被押到刑场执行枪决的人,大部分是我们工人、农民的子弟,是本来应该大有前途的年轻人。然而,他们犯罪了,太令人伤心。法官有情法无情,把这些人判刑、送进监狱,我们这些当法官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当今的青年人,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其父母,有的只知道给孩子吃的、穿的,督促其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却忽视了对他们法制观念的教育。当孩子被送进监狱,甚至被押到刑场执行枪决时,这才感到,对子女的教育有失误,但已经为时太晚,使孩子成了他们不能正确进行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我已年近花甲,审判工作又十分繁忙,但我认为,写这本书很重要,因此,我还是起五更,爬半夜,付出极大辛苦,把这本书写出来,献给读者。 我相信,聪明的读者在阅读、欣赏、了解这些案件的同时,能从他人的悲剧中悟出规律,从而走好人生路,使自己一生平安、幸福。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张世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