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警惕爱心杀手(别让宠爱毁了孩子)
分类
作者 夏于全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谁扼杀了孩子的兴趣?不要葬送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不要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孩子不需要强加的爱!偷窥孩子的隐私是“犯罪”!……本书为你带来教育孩子的科学思想,不要让宠爱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力!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渴望能出人头地,只要你给他足够的空间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你就会看到他们可贵的成功!

内容推荐

在自然界,狼、狐狸、鹦鹉和老鹰等动物,它们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当孩子刚刚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时,就将它们逐出家门,让它们去体验生活,接受大自然对它们的生存考验。这些做法尽管有些残酷,却顺应了这个族类持续生存的自然法则。因此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中,它们始终能与时俱进,成为自然界的强者!

目录

第一章 谁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第一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节 兴趣是成功永恒的动力

 第三节 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兴趣

 第四节 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

第二章 不要葬送了孩子的创造力

 第一节 一个值得注意的讨论

 第二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节 鼓励孩子创新能够促进孩子成才

 第四节 创新不等于赶时髦

第三章 孩子也有不能承受之重

 第一节 难以缓解的“科举”情结

 第二节 究竟谁为高考而狂

 第三节 是谁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第四节 请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第四章 恨铁不成钢的悲哀

 第一节 孩子需要关爱和沟通

 第二节 “软暴力”比打骂更可怕

 第三节 孩子不是父母实现理想的工具

 第四节 来自校园里的软伤害

第五章 不要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第一节 为什么“我非我” 

 第二节 谁抹煞了孩子的“自我” 

 第三节 孩子渴望独立自主

 第四节 父母应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

第六章 孩子不需要强加的爱

 第一节 孩子渴望自由

 第二节 缺乏理解的爱很压抑

 第三节 爱也容易成仇

第七章 偷窥孩子的隐私是“犯罪”

 第一节 孩子应有自己的隐私

 第二节 孩子的隐私不容侵犯

 第三节 父母应学会尊重孩子

第八章 要鼓励孩子竞争

 第一节 必须让孩子面对竞争

 第二节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第三节 竞争不等于相互攀比

第九章 要让孩子学会负责

 第一节 谁教会了他们推卸责任

 第二节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十章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第一节 许多孩子不知道感恩为何物

 第二节 让孩子学会孝顺

 第三节 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十一章 聚焦“傍老族”

 第一节 谁制造了“傍老族”

 第二节 “傍老族”的生活掠影

 第三节 社会对“傍老族”的看法

 第四节 父母是根除“傍老族”的关键

第十二章 青春期的迷茫

 第一节 关注孩子的青春期

 第二节 忽视青春期教育的恶果

 第三节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第四节 关注孩子的恋父恋母情结

第十三章 不要让孩子感染暴力

 第一节 孩子面临着暴力威胁

 第二节 纵容滋长了孩子的暴力意识

 第三节 谁教会了孩子暴力

第十四章 绝不能忽视孩子的诚信问题

 第一节 是谁教会孩子不诚信

 第二节 绝不能以牺牲诚信为代价

第十五章 不要让孩子变得太任性

 第一节 其实父母也很任性

 第二节 孩子任性是家庭教育的悲剧

 第三节 任性是很痛苦的事情

 第四节 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第十六章 让孩子学会理财

 第一节 孩子的理财能力普遍令人担忧

 第二节 成年的孩子恋爱由父母买单

 第三节 必须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第十七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一节 父母必读的几个小故事

 第二节 父母应做孩子的榜样

 第三节 一个“反传统”母亲的契约

 第四节 父母应该留给孩子什么

试读章节

贝时璋出生在农村,人很老实,很少出自家的门。在3岁时,贝时璋被父亲带到村里的祠堂去祭拜祖宗。就在这一次,贝时璋的眼界开阔了不少,尤其是他对祠堂门口石狮子嘴里的圆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想:这圆球既能滚动,又不掉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虽然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为什么,但是他好奇的心却早已经被吸引住了。小小的有心人经常琢磨着自己感兴趣的“石球”。

后来,父亲带着他到上海去。一路上,以前从未看见过的那些事情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看见了拉纤人,看见了船老大把橹摇得飞快,看见了在乡下从未见过的轮船。还有船舱里的灯,没有灯油,灯怎么就能亮呢?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总是饶有兴趣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到了上海,贝时璋对一些“新奇古怪”的事情更感兴趣了。上海的黄包车是人在前面拉,而家乡的独木车却是人在后面推;上海商店橱窗里有会自己转动的“洋模特”,家乡的那些玩具既简陋又不会自己转动;上海的灯按一下“扳头”就会亮,而家乡的灯不仅要加煤油,还要用火点着才能亮贝时璋被这无限的神奇深深吸引住了,下决心要搞个明白。

短短的上海之行,使得贝时璋大开眼界,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一有空就想像这些“神奇”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

母亲很疼爱贝时璋,但从不娇惯、溺爱他。母亲识字不多,却懂得让孩子从小要勤快,经常教贝时璋擦桌子、扫地、学织渔网。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男孩子不勤快,长大没本事赚饭吃,何况以后还要娶妻生子,成立家庭,不会劳动就不会生活。”母亲从不给贝时璋零花钱,常告诉他:“男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不好。人穷不要紧,但要学会精打细算。在世界上做一世男人,扶老养小,要有责任感。”

贝时璋上学了。他感到学习新鲜有趣,觉得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统统记下来,然后用来解释自己以前感兴趣但是又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当时主要学习的是传统的文史知识,古诗词比较多。贝时璋非常用功。其中一些诗句对他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地激发了贝时璋对学习的兴趣。古诗词中一些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句子更是令他痴迷神往,例如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写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轻,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对贝时璋的影响很深。从此,贝时璋对自然界的生命更加感兴趣了,经常留心二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P7-8

序言

谁都不会怀疑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真诚爱心,但很少有人怀疑中国父母正在用自己的爱心扼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大多数家庭的孩子也比以前少了,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说,他们比上一代家长累多了、操心多了。这是事实,也是孩子教育问题频出的根源。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大到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今后考哪一所大学,毕业后干什么,将来讨什么样的媳妇小到孩子今天看什么书,玩儿的什么游戏,昨晚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上学该穿哪一套衣服,在路上碰到了哪些人,和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在教室里举手回答问题没有他们都不会放过。他们恨不得看着孩子圆满地完成他们期望中的每一件事,更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大包大揽下来。至于孩子想干什么,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孩子的兴趣何在,他们很少去考虑。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给他们设计好的人生道路上行走。父母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希望,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事情。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是实现他们理想的工具,自己当年没能实现的理想必须让孩子帮自己去实现,自己勾画的人生蓝图,必须由孩子去把它变成现实。他们在行动上要求孩子围着自己的指挥棒转,并无条件地包办孩子的一切,在思想上要求孩子不能有自己的“非分之想”,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孩子只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钱,找父母要,父母自然会有求必应;碰到问题,也千万不要分心,自有父母出面解决。孩子整天被封锁在学习的象牙塔里,根本没有机会去感受独立,体味世事的艰辛和社会竞争的残酷。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凰”的殷切关怀下,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驱使下,他们挣扎在书山题海中,丢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扛着原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重担,艰难跋涉,使得鲜活的生命提前委顿了。

我有时怀疑,我不属于自己。我有时问,我是谁?

这是那些一切由家长包办、自己缺乏自主权,而又渴望独立自主,渴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人生道路的孩子内心普遍的想法。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自由,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因为没有这一切作为人生成长的铺垫,什么理想、兴趣、爱好、创造性和竞争意识、独立生活能力,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父母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凰,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另一方面却又不以成才之道去引导他们,不给他们提供挥洒聪明才智的土壤,而是用“严谨”的关爱方式限制和影响他们的思想自由、行动自由,许多孩子成了实现父母“学而优则仕”的学习机器。在紧张畦碌、不问世事的学习生活中,生命的本色渐渐褪去,尽管他们也能考出高分,也能获取父母所期望的高学历,但很多孩子并没有成为父母期望中的“龙”、企盼中的“凰”。我们看到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傍老族”在大量产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他们当中不乏高学历者,但他们刚跨出校门就在求职的路上碰得头破血流,原本就贫乏的自信心丧失殆尽。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是“六大人争宠”的对象,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出现问题从来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尽可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他人,不善于合作,智商虽高,情商却很低;他们从小就没有培养起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他们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正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这样的素质当然无法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年轻力壮的他们只好呆在家里,傍着父母,靠父母养活自己。他们年迈的父母则不得不继续发挥余热,正所谓“老牛深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样的悲剧在重复地上演,但后来的父母却很少能从这些悲剧中吸取教训,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是否也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成长的辛勤付出。许多父母任劳任怨,一切为了孩子,对他们百般呵护,像对待温室里的盆景那样,怕他们累了、饿了、热了、冻了、摔了、受伤了处处越俎代庖,事事包办代替,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优裕的物质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但是许多父母的愿望却落空了,孩子不仅没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而成了他们永远的负担,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不仅担负不起创造未来家庭幸福的使命,而且连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都要依赖父母。“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养到老”。生活好像在有意和他们开玩笑,辛勤地付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早知如此,培养子女的钱还不如拿去为自己买份养老保险,还省去了许多精力和操心。其实,生活并没有跟他们开玩笑,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只是那些痴心的父母没有按照生活的逻辑去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他们错把宠爱当成关爱,把溺爱当成培养。这正如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孙云晓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自己作战,用自己的奋斗来击毁自己的目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不教他们如何飞翔,就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翱翔长空,壳异于缘木求鱼、挟山超海。

在自然界,狼、狐狸、鹦鹉和老鹰等动物,它们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当孩子刚刚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时,就将它们逐出家门,让它们去体验生活,接受大自然对它们的生存考验。这些做法,尽管有些残酷,却适合了这个族类持续生存的自然法则。因此,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中,它们始终能与时俱进,成为物种选择和淘汰中的胜利者,成为自然界的强者。

人类社会的竞争虽然不像自然界的生存竞争那样充满血腥,但其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父母关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赢得未来着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能出人头地,都觉得自己应该有所作为。但是,假若有一天,当孩子蓦然发现自己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时,那种尴尬和痛苦将比父母对他们的溺爱更加刻骨铭心。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创造未来家庭幸福的希望,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自由,尊重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尊重他们独立生活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让他们在成长中体味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体味与时俱进的喜悦,成长为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充满自信、敢于竞争、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强者。诚如此,父母的付出才会有满意的回报,真诚的“爱心”才不至于变成无意的“杀手”。

                          夏于全

                        2005年10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