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写于一九八二年一月至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的日记,反映了作者在平反后回到原单位重操旧业时最初三年间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交游情况。从一个知识分子对当时某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所思所想,反映那个年代的政治风云变幻、思想冲击、人际关系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早春三年日记(1982-1984)/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贾植芳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写于一九八二年一月至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的日记,反映了作者在平反后回到原单位重操旧业时最初三年间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交游情况。从一个知识分子对当时某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所思所想,反映那个年代的政治风云变幻、思想冲击、人际关系等。 目录 一九八二/001 一九八三/113 一九八四/245 试读章节 月九日 礼拜天,敏和小姑娘因和朱利英约好一早去了她家,去买鸭绒被,晚上归来。 早上陈子展先生来访,他为自己的著作(有关楚辞的)被出版社胡乱改动,弄得面目可憎,大为光火。为此,找我来诉苦,大骂现代出版界不尊重作者的流氓行为。这也是多年来的封建习气,把人不当人的言传身教的流毒表现。 下午沈康来。与秀拔一块洗了澡。 中午小瓯在此午饭,吃“猫耳朵”。 收到董大中信。 晚,校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序言抄稿,写好给香港三联书店黄仁沛、吴樾信。 读本期《新华文摘》上转载的《人民日报》批大批判文章,得悉近来文艺界的一些“左”的僵尸煽风点火,妄图在文艺界继续反右的讯息。十二月十日 上午去校内,在中文系借了三本外文书,一本《现代日本文学史》(日文),一本《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英文),一本英文版《契诃夫评论》。 下午,木之内诚偕石桥成康(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博士生)来访,木之内带来暑假回国时山口守托他带给我的回信、香烟及原子笔等礼品,还有五元外汇券,他用来偿还复印费,当婉辞请木之内退还。 晚,彭小莲来,送来《柏山研究资料》稿。思和来,他明日将去杭参加《上海文学》的会议。陈德祥来。 收到赵正自青岛来信,当写了复信,约他来沪。我们在1936年一块被捕过。又收到李存煜信,唐金海信(杭州),李福田信(天津),孙进信(交大校刊工作,乃修同班同学)并寄赠《钟山》一册,那上面有他的小说《留学生楼》,写复旦人事,及本期《江海学刊》赠刊,上海书店赠书两册(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及柯灵散文一册——敌伪时期作品)。P357 序言 这几日,“非典”在北京肆虐。天上似乎总是罩着久久不散的雾霭。说是雾,却非雾;说是晴,也非晴,太阳遮遮掩掩地露出来,它也仿佛被某种莫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 生活仍在继续,但是一夜之间已与以往大大不同了。 生与死、勇敢与怯弱、高尚与卑微、果断与无能……人性的诸多美好与缺陷,都在这一时刻呈现出来。 对于生活其中的每个人来说,这些日子将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未来的人们回望今天,也许会说:那一年中国的春天叫“非典”;正像今天的我们在回望一个又一个遥远或不遥远的年份时,会用特定的词汇来勾画历史的某一个环节一样。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有人在每日记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像我们的前辈们当年一样。 日记就其本来意义来说,是最具个人色彩的一种文体——这里需要排除某些刻意写给世人阅读的日记。因为诸如此类的文字,看似个人化,其实早已串了味。那些为了迎合某一需要而写,或者被人为加工的日记里,很难看到记录者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它们的价值,无论是文本上的还是美学上的显然是要大打折扣的——我所看重的是真正写给自己的日记。打开日记本,写下一行行文字,或是为了备忘,或是与内心交谈,把个人交往、行踪以及高兴、痛苦、愤怒诸多心绪均如实记下。这样的日记,无论简略或者详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成为历史记录的组成部分,为人们认识记录者本人和历史提供大量真实细节。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将陆续选录不同时期各界人物的日记,借他们对个人经历和心灵行程的记录,来多侧面地呈现历史原状。 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身份会留下不同风格的日记,从而也展现出历史生活的不同侧面。我很高兴在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下,能够出版一套自成体系的日记丛书。我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能有更多有价值的日记加盟到这套丛书中。 一个新的开始。既是文化积累,也是历史积累。星星点点的积累,把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 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谨以上面的文字作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总序。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