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尹宙碑》,全称《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铭》,精典隶书。东汉熹平六年(公元一七七年)四月立。十四行,每行二十七字,碑高八尺一寸,宽三尺九寸。
该碑于元皇庆元年(公元二三二年)由达鲁花赤阿八赤于河南鄢陵县洧川发现,移置鄢陵孔庙,未久即没入土中。明嘉靖十七年一公元一五三八年一重新出土,仍置于孔庙。
从《孔庙碑》的刻立年月来看,它与《衡方碑》、《史晨碑》、《韩仁铭》、《张迁碑》等著名碑刻上下仅相距十余年,可谓汉隶发展到成熟期时出现的一件作品。其笔画起止浑圆,平中有曲,饶有篆意,其结体变方为长,疏朗多姿,近于楷法,堪称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
本书将《汉尹宙碑》文字集为联语,使我国独有之书法艺术与楹联艺术成为合璧,因其既有文辞,又有书体,可谓书文并茂,相得益彰。就习书者而言,可作为其由临习到创作的津梁,使碑刻书法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