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模具制造工艺原理为主线,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和整合,从模具制造工艺实施的生产实际出发,将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及分析,模具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化学及电化学加工,型腔的冷、热挤压成形技术,超塑成形技术,铸造成形技术,合成树脂模具制造,冷冲模装配工艺,塑料模装配工艺,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途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技术状态鉴定,快速成形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模具高速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了模具制造工艺原理的实际应用,以适应培养模具制造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书的内容编排力求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从生产实际出发,简明、通俗。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现代模具制造过程中常用和特殊的加工工艺,主要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使用。全书共分8章,分别是模具制造工艺规程,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模具电火花加工,模具制造的其它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本课程,每章均配有思考题。
本书以模具制造工艺原理为主线,从工艺实施的生产实际出发,将模具常规制造工艺和特殊制造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补充了一些当今模具制造的前沿实用技术,以适应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急切要求。
本书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械制造等机械类专业使用,也可供职业大学、业余大学等有关专业使用,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需要的老师可与出版社联系,免费提供。
绪论
第1章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
1.1 基本概念
1.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1.2 模具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2 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
1.2.1 零件图纸的完整性与正确性检查
1.2.2 零件材料加工性能审查
1.2.3 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1.2.4 零件技术要求检查
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1 基准的概念
1.3.2 工件的安装方式
1.3.3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1.4 工艺路线的拟定
1.4.1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4.2 加工阶段的划分
1.4.3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4.4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 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5.1 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1.5.2 加工余量及毛坯下料尺寸的确定
1.6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6.1 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工序尺了及其公差的确定
1.6.2 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7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1.7.1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1.7.2 制定模具工艺规程的步骤
1.7.3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内容及其确定原则与方法
1.7.4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文件化和格式化
思考题
第2章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第3章 模具电火花加工
第4章 模具制造的其它方法
第5章 模具装配工艺
第6章 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
第7章 模具生产技术管理
第8章 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