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在不断地发展中。正因为现代医学是科学,所以它不可能像某些中医那样吹嘘什么病都能治。有很多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如果你不幸得了这些疾病,愿意去代中医试试,死马当成活马医,这是你的权利。你有可能被治好了病,但也可能是白花了大笔钱、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笔者质疑中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更是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能否超出朴素的民族感情科学地看待中医,是检验一个中国人的科学理性素养的试金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批评中医/中医新世纪大论战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方舟子 |
出版社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科学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在不断地发展中。正因为现代医学是科学,所以它不可能像某些中医那样吹嘘什么病都能治。有很多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如果你不幸得了这些疾病,愿意去代中医试试,死马当成活马医,这是你的权利。你有可能被治好了病,但也可能是白花了大笔钱、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笔者质疑中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更是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能否超出朴素的民族感情科学地看待中医,是检验一个中国人的科学理性素养的试金石。 内容推荐 编者是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文化的角度来反对中医的。置疑中医的科学价值,并不等于否定中医的文化价值。编者完全支持把中医做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 中药、针灸等中医具体疗法包涵一些治疗经验,值得挖掘,但是要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要轻信传统经验。 科学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在不断地发展中。正因为现代医学是科学,所以它不可能像某些中医那样吹嘘什么病都能治。有很多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如果你不幸得了这些疾病,愿意去代中医试试,死马当成活马医,这是你的权利。你有可能被治好了病,但也可能是白花了大笔钱、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笔者质疑中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更是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能否超出朴素的民族感情科学地看待中医,是检验一个中国人的科学理性素养的试金石。 目录 有关中医的讨论有益于当今医学的发展(代序) 前言:我与中医的关系 一、中医学不是科学 (一)科学是什么 (二)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 (三)中医学为什么不是科学 (四)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的否定 二、中医“神话”剖析 (一)“中医博大精深,在世界医学中一枝独秀,以后西医要向中医学习。” (二)“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午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中医药学的确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三)“中医是系统论,讲究整体,讲究联系,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而西医把人看成机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标本兼治;西医是治标不治本,难去根,易复发。” (五)“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调理身体功能提升免疫力来抵抗病毒。” 三、中医疗效不确定 (一)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二)为什么要做对照试验 (三)不可轻信中药的疗效 (四)令人困惑的针灸 (五)如此“中西医结合” 四、中药毒性要当心 (一)中药毒副作用种种 (二)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 (三)“中西医结合”未必安全 (四)中药毒副作用备览 五、中医“扬威海外”的真相 (一)世界卫生组织担心中药的安全性问题 (二)中医药在美国被边缘化 (三)英国不是中医药的天堂 (四)汉方医学在日本的市场有多大? (五)新加坡对中医药严加限制 六、中医著名事件的真相 (一)鲁迅晚年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吗? (二)中医治愈过胡适的糖尿病吗? (三)名中医“镇住”汪精卫? (四)安宫牛黄丸救活了脑死亡的刘海若? (五)中医药能治萨斯? 七、参的神话与现实 结语:中医向何处去 附录: 一、中医药问题简明问答 二、近代名人批中医名言 三、近代批中医名文选 余云岫:我国医学革命之破坏与建设 鲁迅:父亲的病 周作人:新旧医学斗争与复古 陈寅恪:吾家先世中医之学 傅斯年:所谓“国医” 傅斯年:再论所谓“国医” 试读章节 (一)科学是什么 现代科学的源头来自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诞生、发展起来,然后向全世界传播的。古代中国也有灿烂的文明,某些技术发明甚至长期领先西方,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呢?这个问题是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被称为“李约瑟问题”。195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一封信中回答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起源是个不平常的事件,因此不必对古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而惊讶。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诞生的时间远在科学之前。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四本中医著作的基础之上,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除了《伤寒杂病论》可确定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其他三本书的作者都不详,但成书时间都在两汉时期。此后中医的理论体系未再有重大的变化。既然中医理论体系远在人类有科学之前就已确立,那么中医学不是科学,本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在“赛先生”进入中国,并逐渐被公认为好东西、成为正确和真理的化身之后,中医就也要来沾科学的光了。现在出版的中医学教材,更是开宗明义把中医学定义为科学。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第五版)》称:“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在多个中医网站上刊载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更是说:“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1955年成立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在2005年11月改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特地加了“科学”两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 可见,说中医是科学,乃是当前中医学界的共识,也是许多中国学者和一般公众的看法。如果这种看法能够成立,那么远在科学在西方诞生之前,古代中国就已经率先有了科学了,这个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伟大成就如果属实,倒是很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获得国际的认可。P1-3 序言 有关中医的讨论有益于当今医学的发展 当前,有关中医的讨论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尽管对中医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不同看法,甚至形成相互对立的观点,但这场讨论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如何评价中医,而在于促使我们思考:今天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学?医学应该怎样发展? 我们知道,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知识体系。由于人类处于自然和社会之中,人类生命过程及疾病受自然和社会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然而,现代医学过去长期的发展趋向于纯自然科学方向,临床中更多的依赖实验检验和仪器检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问题却关注不够,导致医患沟通减少,医患信任降低,诊治技术单一,治疗效果受限,医患对立增加,医患冲突严重。为此,现代医学的有识之士提出:医学应从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这种转变要求医生应了解影响患者的心理、哲学、伦理、宗教等思想因素,而能够影响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主要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那么,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就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相对而言,中医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积累,这正是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的丰富资源。 另外,中医的长期发展至今尚未步入自然科学的轨道,大量成功的临床治疗经验依然借助古代普遍学说来解释,或用原始的类比方法来说明,对疾病个体化和动态化的考虑大于对规律的认识,医生的个体经验总结大于标准化的探索。于是,在如今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和影响巨大的社会中,我们还听见用“阴阳五行学说”、“元气论”来解释疾病,还用“风寒暑湿燥火”来说明病因,还仅靠医生的手指感觉来体会脉象,还主要凭医生的个人经验来诊治疾病。这就导致不能对中医有效的临床经验进行科学解释,中医的科学成分不能被有效地提炼,中医所触及的客观规律不能被真正认识,中医的诊治方法难以标准化,而对中医的批评和质疑始终不断。其实,正像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应该学习中医的人文精神和沟通艺术一样,中医的发展也应该学习现代医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两者的结合才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过去,尽管现代医学提出了医学模式转变问题,但并没有注意到中医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尽管中医内部也有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但显然不是以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本,而只是用其来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正是目前这场有关中医的讨论,使我们更全面、更实际地思考现阶段医学的发展问题,包括中国的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问题,两者的不足正是对方的优势,显然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来看,传统医学最终将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但中国的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独立存在。在这个期间,中国的现代医学将逐渐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从而带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大量地用科学方法验证中医成功的治疗经验,不断将传统医学的科学成分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二是培养真正掌握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套本领的人才,充分发挥中医熟悉传统文化的优势,既懂如何与患者沟通,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也懂得防治疾病的科学方法,从而在中国推动现代医学的模式转变,并成为这种探索的重要力量;三是完整地保留中医的传统特色,以较小的规模和传统文化的形式加以保存,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临床技艺,要完全恢复传统本色。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再也不要在思想上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立,虽然两者的产生有东西方之分,但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让两者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何况大多数国人所说的西医就是中国的现代医学,即在中国应用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它和中医一样,都有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我们的目标是促进中国的医学发展,对中医临床经验的科学验证将丰富现代医学的科学内容,中医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将有助于现代医学的模式转变,中医传统的完整恢复将有利于中医传统文化的继续保存。现代中国需要熟悉中国人及其文化和精通现代医学知识及技术的医生,需要呼唤中国的医学尽快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 当有关中医的讨论使许多人困惑、不解甚至愤怒时,我们应理性地看到其积极作用。中医的存亡不在于外部如何评价,而在于自身如何发展。如果中医内部越来越缺乏创新和发展动力,外部无论怎样赞扬和保护都无济于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对中医提出批评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应该将外部的批评压力转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上,发展中医曾经是近几代中医人的奋斗目标,但这种奋斗不只是一个医学发展问题,常与我们的民族情感、文化血脉和社会心理紧密相连,也强烈触动着主流中医的传统观念、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发展就是要有所改变,任何改变都会带来新与旧的冲突,带来创新与传统的冲突,也带来少数人的理性与多数人的情感冲突。当中医界乃至中国社会不能接受或完全拒绝这种改变时,发展中医常被视为背叛中医或否定中医,那些为之奋斗的人们只能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次有关中医的讨论是否再次创造了中医发展的契机?目前尚难以下结论,但这种广泛的思考和争论,触动了许多中医学生、教师和医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对中医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引发他们对中医未来进行深刻思索,激活他们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当今医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