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从深圳到西藏,到尼泊尔,到印度,再到巴基斯坦,最后回到新疆,这一漫长的旅程,且看不懂英语的作者怎样用最少的钱去走最远的路……在尼泊尔风云变幻莫测时,作者曾闯进皇宫向尼泊尔国王祝贺生日;在尼泊尔劳工被伊拉克人杀害时,作者又坐在朋友的车上拍摄加德满都宵禁时像铁桶似的街道;在9·11的阴影里踏上了巴基斯坦这块神奇的土地…… 作者想知道的事情,也就是你们想知道的事情。不懂英语?怎样签证?怎样填表?怎样与人沟通?怎样搭车?怎样住?怎样玩?……本书作者以其7个月的流浪之旅为你解答了这些难题,教你怎样玩转出国自助游!本书图文并茂,旅游贴士窝心,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世界之大,谁不想走出去看看,包括有钱的没钱的、懂外语的不懂外语的。很多人就因为钱少和不懂外语而望而却步。那么我就告诉你们:不用怕,那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只要克服,你就能走出去。我不懂外语,而我的旅费就是我平常在深圳必需的生活费(我只是把我的生活搬到了路上),我不是也走出去了吗?不是也很安全地回来了吗? 我不懂外语,又没有带太多的钱,那么我是怎样做的呢?在国外我最想知道、最担心的事,也就是你们最想知道、最关心的事。那么让我告诉你我这段时间在国外的一切…… 目录 第一章 川西北—西藏/1 海子山——远古的呼唤/2 别动,开始抢劫……/5 八美——有点野性的小镇/6 丹巴——神仙居住的地方/7 与色达结缘/10 失去了野性的马尼干戈/12 雀儿山——离天堂最近 离地狱也最近的人/15 欲罢不能——徒步然乌湖/15 再走通麦、排龙天险——曾经骑单车走过/18 第二章 第一次去尼泊尔/20 我怎样办尼泊尔的签证/23 我怎样进入尼泊尔——匆匆忙忙上路/24 我所会的英文还填不了入境卡/25 到尼泊尔我不知道住哪里/26 加都内乱中的泰米尔街/27 被宰了个彻头彻尾/30 童女神库玛莉/31 半价面包/32 1万元是他们的10万卢比/32 泰米尔的生意人/32 廓尔喀兵和他们的刀/34 三国之一的古城——帕坦/34 最有意思的是帕坦金庙/35 子弹托掉在了地上/36 浪漫的巴德冈/36 忍无可忍的英国乐器老师/39 帕斯帕提那寺——没有恐怖的殡葬文/40 性雕塑 双修佛/42 有些孤独/42 国王的生日/43 在海关不要给人带行李/47 拉萨的朋友们/47 久违了,光明甜茶馆/48 黑昌公路上的黑店/50 陷车——在藏北草原/51 挣外快/51 走,不再回头——改道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新疆—深圳/52 第三章 第二次去尼泊尔:(700美金,4800人民币)/54 我是怎样获得印度签证的/55 印度签证终于下来了/56 在尼泊尔办巴基斯坦签证/57 不懂英文我是怎样与人沟通的/57 二进尼泊尔/58 尼泊尔赌场/59 月亮吧(Fullmoon)之得意忘形/59 博卡拉 廓尔喀兵 中暑/62 住在4.5元人民币一晚的旅店里/64 不懂英语,我得找伴同行/65 写明信片/65 感觉不是去旅行,而是去上战场/66 游行示威/66 遥遥无期的签证/67 伊拉克杀害尼泊尔的12名劳工/68 解除禁令——我尼泊尔的签证已过期两天了/72 我的鞋不见了/73 第四章 到印度/74 印度签证攻略/75 怎样去到印度——胆战心惊出关/76 边警要我们给小费/78 我怎样搭车——很不甘心地将护照还给我/79 在印度我住哪里/80 印度人的服饰/80 瓦拉纳西——车夫不知道我住的旅店在哪里/81 恒河的传说故事/82 在火车站铁路上散步的印度神牛/86 印度的人力车夫/87 死比活着幸福/88 斋浦尔——我感觉不到粉红色的浪漫/89 953个世界/90 这座城市太拥挤/90 焦特布尔——热,五脏六腑都在沸腾……/91 屁股比脸有尊严!/94 在德里生病——拿不到巴基斯坦的签证/95 所有的钱买不到一张飞香港的机票/96 茫茫天涯路——克什米尔—拉达克—印巴边境—喀喇昆仑公路/97 伤心的纪念碑——印度门/98 不懂英文独行印控克什米尔/100 斯里那加DAL湖上的船屋/101 忽然觉得这里有点像家/105 与捷克人结伴走拉达克/106 付过费的房间竟被老板又卖给别人/107 一个人上路 全世界的人来关心/108 拉达克——来自千年之后的祭奠/110 咫尺天涯班公湖——持中国护照的人不能去/113 不能不说的拉达克小男孩/115 在特尔姆萨拉住仓库里/117 免费吃住的金色寺庙/118 从地狱走进了天堂/121 认识Christian/122 我希望灵魂安详,又希望灵魂飞翔/123 “China!China!You Know?”/124 我怎样从印度过巴基斯坦——这个外国人专门通道,我却没过得去/125 印巴边境的暗中叫劲/126 “Don’t Worry!”——夜宿印度边境/128 印度去巴基斯坦——成败就在今天了/129 别了,印度! /131 第五章 进入巴基斯坦/132 巴基斯坦旅游攻略/133 不懂英语让我产生误会/134 “你好!神经病!”/136 巴基斯坦民间音乐/137 酋长——旅店老板/138 在高档餐馆充大厨/142 吉尔吉特Giogit:我不知道住在哪里/143 满大街就我一个女人在晃来晃去——巴基斯坦大选时期/145 秋天的罕萨——童话世界/140 奇遇四年前一起骑单车走滇藏的女孩/151 在这里中国人不用付费/152 海德老人与他的Haider Inn/152 别了Christian/153 SWAT嬉皮士孟伯背包客警察/154 梅滴杨的柿子/157 我的朋友史蒂芬和蒂西娜——凌晨4点:Breakfast!/158 在Takht-I-Bahi遗址回来的路上被学生围攻/159 白沙瓦——与德国朋友住进他们的当地朋友家里/160 被外挂在拥挤的“苏苏奇”屁股上——在白沙瓦必须去登记/161 去伊朗大使馆签证/162 巴扎——清一色的男人/164 与伊朗擦肩而过/165 祸不单行——遭“苏苏奇”司机的暗算/165 司机要我买双票/167 晚上独自走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167 最浪漫的民族——卡拉什人的传奇故事/170 冬季的查莫斯节/171 并不孤单/172 回荡在山谷中的笛音/173 熙熙突然生病了/174 旅途中——被人敲诈/174 葬礼/176 斋月结束/177 再次回到邦布列特/178 巴什里Bashleni——卡拉什族人的产房/179 做牛油用的羊皮袋/180 卡拉什美丽而沉重的服饰/181 也算爬山/183 新娘回门/183 回家/184 深深的叹息!/191 我是否还能找到回家的路?/193 我的年龄:100岁!/193 嘴馋,就教他们做中国菜——水饺和睡觉/194 阿思郎(Aslam)的心事/194 舍不得离去/195 苏斯特——善良的国际货车司机/196 第六章 回国 新疆/198 红旗拉甫——帕米尔高原上飘扬的旗子/200 丝路幽魂/200 寂寞的石头城堡/201 盖孜峡谷——通往帕米尔高原的门户/202 发生在新疆的传奇故事/202 他还是他,他也不再是他了/204 平安归来/205 后记/207 试读章节 (一) 早就知道稻城亚丁,它和九寨沟一样有名,但一直没打算去。这次是因为在成都约的台湾同伴阿俊一定要去,我好奇:是什么东西这样吸引着他呢?再加上这段路给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也不想单独走。 稻城,藏语意为山峪沟口宽阔之地。县城海拔3750米,为藏族聚居地,此外有汉族、纳西族、回族等民族。稻城高原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组成。我是六点多钟到达稻城的。一下车就看见有位内地过来的游人在接车,原来是到这里等游人,合包车去亚丁的。这人介绍我们去一家藏族民居住。 “现在是淡季,去亚丁的公交车已停开了,想去稻城,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出租车。这几天当地出了一个规矩,包去亚丁的车来回价不得低于800元。这价太高,游人又少,包车的人更少,而且没有司机敢低于800元包车给游客去亚丁,因此出租车司机罢工。”他一边走,一边说。“我在这里已等了几天了,于是,我就徒步去亚丁,结果在路上被他们逮回了稻城。” “哦,不会吧!竟然有这等事情。”我很吃惊地看着他。 “是啊,他们怕我在路上搭车去亚丁。” “岂有此理,这不是明抢吗!”我愤愤不平地说。 我第一个拒绝包车去亚丁。阿俊与他们还是包车去了亚丁。此刻对稻城的满腔热情化为乌有。我不得不想,旅游给这里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这里很穷,他们需要追求物质文明的生活,没有错!旅游给他们带来了文明的生活,带来了钱,也带来了因钱而唤醒的欲望! (二) 从不包车的我,却迫不及待地与人包车去了海子山。海子山位于县城以北60公里,介于理塘、乡城,稻城三县之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古冰帽”。南北93公里,东西走向49公里,面积3287平方公里,最高峰果日银则5020米,平均海拔4500米。 在这条路上,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锁定在稻城和亚丁,却没有多少人提及海子山。因此我并不知道在这里有个海子山。而我这段行程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意外地见到了海子山。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那铺天盖地蜂拥而至的大大小小石头,瞬间将我击碎了,那寂寞那苍凉那无边无际……感觉进入外太空,像在某个科幻小说里。我甚至怀疑自己或许真的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曾经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大海,被第四纪冰川而凝固成今天的一片苍茫。我感觉到自己已经飞了出去…… (三) 我不断想象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而我更愿意想象着它是个传说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上帝造人时,怕记不清,因此造一个人就随手扔一块石头作为标记,人越来越多,石头也越来越多……因此成了海子山。若干年以后,这些人会不断来这里寻找那块属于自己的标记,当这些人找到标记的时候,那块标记就活了,并成为他们的另一半和他们相互厮守终生。如果你用心的话,在这里或许能找到那块属于你的石头。茫茫石海,上哪里找寻属于我的那个标记呢? 我努力爬上一座看似不太高的山顶(海拔4500多米),想努力看得更远更远些……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远,滚滚向天边…… 海子山,让我好奇!让我震撼!!让我敬畏!!! P002-P003 序言 生活在路上 开始,我生活在梦幻里 后来,我生活在现实中 再后来,我生活在他乡 现在呢?我生活在路上…… 很多人都问我,这么走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啊,为什么呢?我也在问自己。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只是在寻找一种生存方式,适合我生存的方式,一种活法。”走”就是我现在全部的生活。我的生活就像一条未知的路,经历就是路两旁的风景,看得见摸得着。我不能忍受我路两旁的风景单调得只剩下一种色彩,如果这样,那应该就是我生命的终点了。那时我会在路中间放一块粗糙的石头,形状是一个感叹号(!)。 才明白在路上是不能计划的,只要一个方向就足够了,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更是这样。 这次行程,我原计划是从深圳到西藏,再从西藏到新疆;可到西藏之后,却改道尼泊尔,等我到尼泊尔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接着就去印度,巴基斯坦,再从红旗拉甫回国,历时7个月,在尼泊尔风云变幻莫测时,我曾闯进皇宫向尼泊尔国王祝贺生日,也曾追着激动的游行队伍狂乱地记录着这段历史。在尼泊尔劳工被伊拉克人杀害时,我又坐在朋友的车上拍摄加德满都宵禁时像铁桶似的街道,去感受那种沉闷,那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宵禁之前的几分钟)……然后又一路追随着佛主的脚印一路跪拜着,在印度恒河上找寻着恒河的古文明……最后又在9·11的阴影里踏上了巴基斯坦这块神奇的土地…… 在尼泊尔时,曾经有中国游人善意地忠告我,这些国家的某些人对中国人不太友好,建议我必要时扮成其他国家人。可从我进入他国之后,从未觉得不妥。也可能实在是因为来这里的中国人太少,所以我总被当成日本人,韩国人。每天我要做无数次的解释: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 因此我想,如果下次再出去,我一定特制一顶帽子:前面写上“我不是日本人!”后面写上“我是中国人!”左边写上我的名字,右边写上我的年龄:100岁! 从跨出国门的那一刻开始,我一直都很自豪我是中国人。可就在我回国的第二天,我和马来西亚的朋友一起,被当地的小贩欺负,硬塞给我们不要的东西并逼着我们付钱,还不能叫屈,否则就揍你。于是发信息给朋友诉苦…… 更让我不解的是,我去一个车站旁边的一家宾馆住店,却被当成外国人轰了出去。然后,我去招待所,他们再次将我当成外国人给轰了出去。尽管我在拼命地说:“我是中国人!中国江西人!我有身份证!”还没等我将证件拿出来,她们就一边关窗一边说:“那个江西嘛,我知道嘛,就是那个外国嘛!”我哭笑不得…… 这一路故事太多,能走回来,多亏很多朋友,尤其是异国朋友的相助。 我不懂英语,竟然也走了几万公里……竟然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后记 回来了,终于回朱了。回国之后我没有即刻联系家人和朋友,尽管我知道他们都很担心我,因为这些国家,在我们的印象里是很不安分的,经常有很多事件发生,而我又不经常打电话回家或给朋友信息,我到这些国家的时间很长,打电话上网都很贵,因此让不了解的家人和朋友整天提心吊胆……对不起了爸爸妈妈炜炜,我非常爱你们,是你们给我安上了翅膀让我飞了出去。若没有你们的支持我走不出去,在此我要向你们深深地鞠躬。还有那在拉萨一脚踹我到“鳄鱼潭”里去的遥远、队长们,我知道在我离开他们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们就再也没有得到过我的消息之后,都以为我消失了,因为他们知道我不懂外语。 再见他们的时候是在广州。 “我掐死你三回都不够!”遥远说。 “我能做的就是每天往你家里拨电话,尽管知道你不在!”Ahua说。 “再没有你的消息,我准备去报警了!”Am说。 “!!!” 在本书中,在与外国人对话中,很多处记下的不是他们完整的句子,而是我能听得懂的句子和单词,而我只能用单词说。说着说着,他们就跟着我的思路跑了,到最后都与我用单词沟通法。比如问卫生间,我就只说toilet;去餐厅,我就说restaurant;去旅馆我就说guest house,等等,他们就很快很明白地告诉我。我知道我写的这些杂乱无章的英文对话会让人见笑,但我确实是用这些单词走过了我这一路风雨行程。也因为我不懂英语,在这一路我收获了很多来自各国朋友们的关爱和帮助,我靠这些才能平安归来,我只能说我很幸运!谢谢你们!谢谢所有关爱着我的朋友们! 感谢国侠先生为我提供的胡杨图片。 感谢陈桦借给我手提电脑和给予支持。 感谢好友阿珍送给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地图和很多帮助。 感谢大嘴赠送我的十几卷VS100的正片和为我提供的南疆图片,谢谢你和成仔原谅我的一次又一次的失约。 感谢我表弟义勇一直以来,尤其是在我的电脑出问题的时候对我的帮助。 感谢张姐为我拍的照片。 感谢峰哥(吴燕峰)百忙之中为我拍的封面照片。 感谢balawar为我提供巴基斯坦的在线咨询。 感谢Christian和Monlam在我最艰难最狼狈的时候伸出了友谊的手。 感谢沿途帮助过我的许许多多的异国朋友,因为他们我才得以平安归来! 感谢上苍的垂爱和包容! 宋平 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