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十方客,万水千山一卷书。本书作为“山水中国”图文丛书中的一卷,对湖南省的景观名胜、历史古迹、传说掌故、风土人情等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并配以近200幅插图,文采焕然,图绘精美,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藉流畅的叙述笔调,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以资讯为主的旅游指南和以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纯学术著作,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行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水中国(湖南卷)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段宝林//江溶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天南地北十方客,万水千山一卷书。本书作为“山水中国”图文丛书中的一卷,对湖南省的景观名胜、历史古迹、传说掌故、风土人情等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并配以近200幅插图,文采焕然,图绘精美,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藉流畅的叙述笔调,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以资讯为主的旅游指南和以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纯学术著作,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行走”。 目录 《山水中国》总序 卷首语 第一编长沙之旅 长沙 5 [长沙说沙古城稽古] 长沙沙水水无沙 万年沧桑一瞬间 18 [准楚有材,于斯为盛”] 伏虎古井忆蒋琬 欧阳洗笔书堂山 “只在心香一瓣中” “燕产楚人”李东阳 晚清重臣曾国藩 “民国先觉”谭嗣同 湘潭白石天下知 33 [清绝之地文光焕发] 褚公“笔沼春云” 诗圣托体潇湘 38 [此地有奇葩请君多采撷] 橘子洲 42 [美橘飘香] 马王堆 46 [汉墓惊世] 漆器乐器:汉代文物大博览 西汉古尸:仿佛刚刚死去 彩绘帛画:美术史上的罕见杰作 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 古老帛书:珍贵的“地下图书馆” 开福寺 57[佛光炫目] 岳麓山 59 [南岳之足古刹名泉] 麓山寺 白鹤泉 云麓宫 64 [碑亭情趣墓塔相依] 禹碑思古 “北海”见绝 “半”字显才 “爱晚”含情 “卑”字寓志 佛骨珍藏 忠魂长眠 岳麓书院 75 [千年书院 “潇湘洙泗”] 千年书院傲古今 朱张嘉会灯犹明 “潇湘洙泗”信为真 毛泽东故居 82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刘少奇故居 85 [共和国主席的故里] 第二编岳阳之旅 岳阳 91 [“江湖之胜,巴陵兼有之”] 洞庭湖·岳阳楼 93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磅礴云梦八百里 巍峨名楼越千年 100 [三亭增辉前朝遗物] 对月临凤三醉亭 顽石有灵仙梅亭 舟系洞庭怀甫亭 铁枷·铁梢·铁鼎 106 [文心雕楼气象万千] 颜延之首开先河 杜子美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张得天题屏生辉 众名联烘云托月 留倩影幸赖丹青 鲁肃墓 120 [“一大老实人”的归宿] 小乔墓 121 [“可怜同有未归魂”] 君山 124 [银盘青螺美仙乐盈洞庭] 灵秀与物华 神仙洞庭之府 127 [酒香动汉武秦皇留笑柄] 130 [二妃断肠处柳毅传书情] “斑竹一枝千滴泪” 君妃二魄芳千古 洞庭湖柳毅传书 137 [杨幺遗迹在诗心共朗吟] 君山常把杨幺忆 君山洞庭唱不尽 南湖 143 [“南湖秋水夜无烟”] 平江起义旧址 145 [血染战旗火样红] 张谷英村 147 [“江南第一村”] 天问台 152 [屈子行吟处] 问天与《天问》 雪峰蜜橘与《橘颂》 鹿呜呦呦 泪罗江 155 [诗魂难安眠] 汨罗倒流 金头疑冢 “屈祠八景” “怆江无草” 第三编南岳之旅 衡山 165 [“天下南岳”] “一观于衡,而天下观止矣” 衡山峰峰有美名 172 [远诅踪迹] 盘古左臂化衡山 神农殉职降真峰 祝融荣任南岳神 青山犹忆尧舜禹 177 [佛道香火] 道家羽流捷足登 天下南岳僧占多 186 [南岳八绝] 祝融峰之高 方广寺之深 藏经殿之秀 水帘洞之奇 磨镜台之幽 会仙桥之险 大禹碑之古 南岳庙之雄 199 [“民族之光”] 正气浩然忠烈祠 见证胜利受降坊 203 [文人遗响] 韩愈开云留名篇 邺侯书院“懒残岩” I衡阳{ 208 [雁城说“罹”] 210 [“衡阳八景”] 雁峰烟雨 石鼓江山 花药春溪 岳屏雪岭 朱陵洞内 青草桥头 东洲桃浪 西湖白莲 217 [吴三桂称帝衡阳] “鱼生足,三家哭” 三桂登基·太梓码头 陈圆圆不做皇后做道姑 湘西草堂 219 [“天下士非一乡之士”] 蔡侯祠 221 [芳池月映故宅风存] 第四编湘南之旅 永州 227 [碧绿潇湘地笔墨写不赢] 好山好水好风情 悠悠遗迹刻春秋 232 [“零陵八景”] 朝阳旭日 香零烟雨 绿天蕉影 法华晚钟 苹洲春涨 愚溪眺雪 240 [名家绝唱]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元结与浯溪 周敦颐与濂溪月岩 I九疑山l 247 [“神话大世界”] 虞舜长眠处 盘王传说多 苏仙岭 255 [苏仙岭上“三绝碑”] 第五编湘西之旅 城头山遗址 261 [中国已知最早的古城遗址] 桃花源 263 [一篇神奇文几多桃花源] 268 [“桃花源内八景”] 275 [“桃花源外八景”] 278 [“都是名山知己”] 张家界 280 [湘西“野妹”山界“钟馗”] “养在深闺人未识” 沧海高山亿万年 千桐万梓八百杉 凌云观景黄狮寨 “天然画廊”金鞭溪 三面临渊腰子寨 无限人情一溪中 绝景妙趣砂刀沟 土家风情令人醉 索溪峪 300 [“绿海明珠” 向王故地] 要识桃源此处寻 皇帝误封“天子洲” “二千峰外水八百” 黄龙洞中乾坤大 天子山 307 [鬼斧神工如诗如画] 形神毕肖御笔峰 金戈铁马神堂湾 “空中田园”美如画 芙蓉镇 313 [芙蓉花开古酉阳] 凤凰城 316 [“湘西明珠”“最美小城”] “中国最美的小城” 凤凰永远的骄傲 古城边墙话沧桑 试读章节 [“湘西明珠” “最美小城”】 湘西的凤凰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沱江之畔。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3%。凤凰县城所在地沱江镇已有一千多年建城历史,自古即为湘西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最美的小城” 凤凰城四面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别具风情。传说一对凤凰从这里展翅而飞,小城就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 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有古寺、古塔、古阁、古城墙,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山寺晨钟、龙潭渔火、奇峰挺秀、兰径樵歌、梵阁回涛、溪桥夜月“八大景”造就了古城的灵气和秀色。 古城中保留至今的具有传统风格和历史风貌的古建筑有朝阳宫、天王庙、沙湾古民居区、回龙阁吊脚楼群以及沈从文故居等,均古色古香,与清澈秀丽的沱江交相辉映。始建于明代的“南长城”蜿蜒起伏,形成了凤凰城独特的景观。 沱江是绕过古城边廊的一条河,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河上渔舟荡漾,乃声声,不时可见几只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中,荡起圈圈涟漪。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捣衣、照影,阵阵杵声与姑娘的欢声笑语相应和。古城东门外河道上有著名的虹桥,是一座廊桥,最高处达三层楼。北门外河道上则有一座双排石墩横接两岸的小桥,名为“跳岩”,旧时是进出古城的必经之路。 北门又称“壁辉门”,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雄伟壮观。古城楼两端沿江岸筑有城墙,高近两丈,为紫红色砂石垒成。建成于康熙年间、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约有500多米。 走进凤凰,即可见它的迷人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毓秀,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共同塑造了小城生动的容颜。微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远处的山峦萦绕着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临江老街曲曲折折,所有的小巷都是青石板铺就,被人们的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街边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无疑都是小城岁月的见证。许多苗人在自家厅堂里开小店,招牌都极具艺术性,有仿古的幌子,有木头制的朴拙却大气的横匾,还有大块的蜡染、扎染布招牌,不拘一格,脱俗高雅,不难看出凤凰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凤凰人聪慧的群体气质。店内卖的多是银饰和蜡染、扎染品。银饰除现打的,也有从苗寨人家收买上来的银质好、做工考究、年代久远的古饰。偶尔亦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有老妪、孩童投以好奇的目光,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人们对旧时淳朴民风的回忆。暮色降临,老街在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灯笼映照下成了一条红色的绸缎,其中的浪漫与温情绝非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可比。 吊脚楼群坐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楼由木柱作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作壁,壁连着壁,檐接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楼体均分上下两层,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的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吊脚楼群连同楼后的青山一起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水墨画中才寻得见。该吊脚楼群全长2409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每年端午节舞龙舟的时候,吊脚楼的住户会打开临河的每一扇窗户,看一河的龙舟喧嚷竞渡。P.314-320 序言 经过几载的劳作,《山水中国》与读者朋友见面了。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山水故事与旅游质量的关系极大。古人曾把山水审美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精神层次。应目,即指山水的形象、色彩、音响等形式美给感官以愉悦。会心,是说欣赏者与山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畅神,是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指游心物外、物我两忘,在生命的本原上求得与宇宙生命的融合与超越。怎样达到畅神的审美境界呢?山水故事是重要的动力、媒介和思想库。当你面对奇山异水惊诧莫名或在残庙断碑前茫然寻思之时,一首古人的山水诗可能沟通你和景物间的“灵犀”,一个历史掌故可能为你打开厚重的历史帷幕,让你尽享发现的喜悦,让你“千古兴亡,百年悲欢,一时登览”…… 正是为了帮助读者朋友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这种情怀,表现于同自然山水的关系上,就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林泉之心”。即如王羲之,“游名山,观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如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种情怀,表现于日常生活,就是情趣化、艺术化。《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郑板桥“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贫寒之中收获精神的富足:“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居室之外,亦无处不是情思:雪后寻梅,霜前访菊;望秋云,神飞扬,临秋风,思浩荡;“谁与同座,明月、清风、我”…… 这种情怀,表现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礼乐心境。即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数千年来,这种情怀,不仅使许多社会个体获得特别丰富的人生,也使中国秉有一种令世界羡慕的特别美丽的文化精神。 这种情怀,这种文化精神,在人被工具理性异化为生物标本、精神世界被分割为七零八落的文明碎片的现代社会,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本丛书定名“山水中国”,就是意在呼唤这种情怀和这种精神的回归。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新世纪国人文化寻根途中一片心灵的绿洲,一泓精神的清泉。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丛书能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河北教育出版社邓志平、张子康二位同道提供了诸多现代山水名作,更为本丛书倡导的山水情怀作了最好的现代诠释。在此,我要向他们,同时也向所有为本丛书付出辛劳和关爱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谢忱。 二零零四年冬 于北京大学寒暑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