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日记画是儿童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因此,它是儿童画中最生动、最鲜活,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形式。不仅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锻炼儿童美术创造能力的极好形式。龚虹辉老师饱含对儿童的爱心,悉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坚持画日记,取得了可喜的好成绩,他总结出一套启发儿童日记画的教学经验,此书就是这一成果的总结。相信这本日记画的出版一定会使广大家长和教师受到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纸上的风筝--儿童日记画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龚虹辉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儿童日记画是儿童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因此,它是儿童画中最生动、最鲜活,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形式。不仅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锻炼儿童美术创造能力的极好形式。龚虹辉老师饱含对儿童的爱心,悉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坚持画日记,取得了可喜的好成绩,他总结出一套启发儿童日记画的教学经验,此书就是这一成果的总结。相信这本日记画的出版一定会使广大家长和教师受到启发。 内容推荐 儿童时期的绘画活动是他们进行的游戏,也是用来进行交流、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工具。美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类心智发展最有效的手段,还能通过美术活动开启儿童思维,激发儿童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儿童美术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内心培养起,而儿童日记画就是儿童内心世界的表现。 美术日记可以满足儿童爱涂画的天性,尽情地享受表达自我感受的乐趣。又有利于养成观察分析事情的良好习惯,增强观察力、分析力、想像力,发掘创造潜能。又可以自由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升华情操,获得身心和谐,构成健全完善人格。还可以为日后进行其他形式的美术创作积累广泛丰富的素材。 目录 人人都能画日记画 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 日记画对孩子的帮助 生活是绘画题材的源泉 提高日记画水平的途径 辅导举例之一:假日 辅导举例之二:日记画——故事 辅导举例之三:画画我们的生活 日记画与孩子语言、作文能力的发展 家长的话 家长辅导注意点 童心·童画——儿童日记画 试读章节 儿童从睁开眼睛,甚至在胎内就从未停止过感知事物,或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或喜爱什么,或受委屈、批评、表扬等,都会尝试着用某种途径告知他人。以求得安慰帮助;或取得认同分享快乐,获得赞许鼓励。但是,有很多感受和想法却受到动作表情和口头语言不丰富、不畅通的局限,难以将意思表达清楚或怕使人误解,于是他们便借助较语言宽泛且一目了然的世界“通用语言”一一图画符号来示意。就像聋哑人借助手势表情达意一样,而儿童日记画就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自己内心感受相结合很好的体现。 儿童日记画应该是从涂鸦期开始(1~3岁),他们借助无意识的线条来运行手的肌肉,体会运动时的愉悦。愉快地成长,愉快地玩,这种玩是否会玩出大有希望的“名堂”,儿童是不管的。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生理特征,尽可能鼓励儿童在涂鸦阶段增强表达能力、表达欲望。渴求和敢于表达自己的心理,这种能力和欲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儿童必须经过涂鸦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就如幼儿必须经过爬、站阶段,才能进入走、跑阶段的道理一样。儿童自由地、随意地把当天的经历、见闻、感受,以最简单的工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或本子上,它可以使儿童马上享受到随意表达的快感和乐趣,满足了他们爱涂画的天性。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多引导、多鼓励,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儿童对话,切忌以教导者的姿态去训教。例如,儿童在涂鸦的画面上指出:“这是妈妈,这是爸爸”,我们应该说:“妈妈在做什么,爸爸在做什么呀?”“妈妈在看电视,爸爸在看书”“上边是什么呀?”“是电视机”,“真好看”,儿童在鼓励、肯定中更增强了他们表现的信心和欲望,如果在这时说“这样的人真难看,妈妈应该是这样画的”,儿童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恐惧和厌恶情绪,原来的表现欲望涂鸦的乐趣就会荡然无存。 P2 序言 儿童日记画是儿童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因此,它是儿童画中最生动、最鲜活,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形式。儿童画口记信手拈来,没有经过成人加工参与,也是最代表儿童本身创作特点的原生态处女作。因此,我看这些日记画常深深被感动。我以为儿童日记画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画日记是儿童心路的记载。当儿童尚不能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时,图像就成了最好的帮手。他们运用图式把看到的,体验到的事物创造性地加以说明,把过程融于一幅画面之中,并不受一个情节的局限,形成多情节的过程表述。如图A杨万里小朋友画的“拔牙”日记。画面左侧上部表现作者进门时看到许多人在等待看牙的情节;画面右侧画了诊室内有两个病人正在接受治疗。后面椅子上坐着自己,一旁站着妈妈。医生正用大钳子为他拔牙,表现了作者有些紧张的神情。全画构图完整,人物生动有趣。 第二,使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内容描述。如图B梁优优小朋友画的《看望外公》日记。表现外公生病住院了去看望他,她发现病房里住着三个人。于是就画了三个穿病号服的病人。中间一个病人一边吸氧,一边输液,床边站着个小姑娘在问候病人。画面清新明了。所画的病人服饰,床上的红十字,以及床头上病人的标牌、输液的吊瓶都具有典型性,使人一目了然。 再如,图C钟一博小朋友表现“春天”的日记。他注意到外公家的树发芽了,邻居家的树还用矮墙围了起来。腊梅花不见了,长出了小小的新叶,院子里各种植物都绿油油的。天上的燕子飞来了,地上的小鸡也生气勃勃地散步,这一切表示春天真的来了。作者将各种动植物都符号化,描画出了春天的气息。 第三,使用夸张手法强调自己对事件的感觉。如图D孙雯悦小朋友用日记记述去郊游划皮艇的印象。作者在画面下方画了五只俯视的皮艇,上面各坐着不同数量的男女游客,他们姿态各异地在划水。后面画了两座大山为背景,山前各画一只大蜻蜓,天空飘着云,还画了滴落的雨。形象简单明了,夸张地表现出所记叙的事件。 第四,儿童日记画表现的形式美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如图E,杨万里小朋友画的另一幅日记《打吊针》,作者为了表现大厅里打吊针的人很多,他用四条横线将画面分为四部分。第一条线上挂满吊瓶,画面上边站着五位病人和三个医护人员在做准备。画面下边画了密密的三排共计43个座椅,上面坐了29位正在输液的病人。并列排放的重复的形,不仅表现了人多的感觉,而且给人以秩序的美感。 再如,图F项辛羽小朋友画的《玩沙子》。画面E一群小朋友围在沙堆周围玩耍,大沙堆和小沙堆周围,人物以开放式排列成半圆形。作者夸张了他们伸出的两只大手和竖在头上的头发,使画面形成一个奇妙的整体。 儿童日记画不仅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锻炼儿童美术创造能力的极好形式。龚虹辉老师饱含对儿童的爱心,悉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坚持画日记,取得了可喜的好成绩,他总结出一套启发儿童日记画的教学经验,此书就是这一成果的总结。相信这本日记画的出版一定会使广大家长和教师受到启发,同时我也殷切期望儿童日记画能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推广。 杨景芝2005年11月 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后记 都市里的喧嚣让人变得浮跺,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人日益肤浅,当我置身于儿童画这片净上时,心灵得到的却是从未有过的宁静,总被融合在一种纯净、欢乐、清新的境界之中。每当看到一张张率真、直露、随心所欲、充满童稚之趣的儿童画时,心中总有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迷恋。也正是这份挚爱,支持我在儿童美术教育这条道路上走了12年,其问付出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回顾这段艰辛路,当时在台州最早摒弃传统的“临摹”教学,采用合乎儿童身心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法,面对当时家长、社会的不理解,我却误入“歧途”,顶着巨大的压力,经历过教学的迷茫,艰辛地摸索着教学新路,为‘点点教学突破而高兴,逐渐了解了儿童画的真谛。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提高儿童的智力因素,即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审美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教学中让儿童观察、记忆、体验、联想和创造,不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应尽量避免儿童模仿,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各种媒体和方法对儿童进行感知刺激,如实景、实物观察、幻灯、录像观察、语言描述联想、听音乐、欣赏绘画作品等,鼓励儿童画出有创意的图画。 另一方面,儿童参加美术活动对他们成长最有益的更在画外。绘画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童年是形成生理机能的时期,绘画有助于幼儿完成视力和动作的教育,同时促使儿童认识能力的成长,逐步理解周围事物。绘画要求许多心理机能协调参与,还参与大脑左、右半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帮助儿童发泄情感,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平静、愉悦。同时绘画可以培养人的坚忍精神。使人有追求的目标,使人有上进心和对事业的自信心,画画还可以培养人的耐心、毅力和做事专注的习惯,培养儿童不怕苦不怕累,不受成功和失败的干扰,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儿童日记画又叫做美术日记。鼓励儿童用画画的形式将每日所见、所闻、所想画出来,再加上一些想说的话和日期等,就是日记画。我从1998年开始让孩子们坚持画日记,通过画日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用绘画记录小心灵对世界的感悟,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像力、美术创造能力、毅力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让孩子“每天画日记”活动,有助于引发他们的思考、创意和记忆,以及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作文能力,并对其他学科也有积极的影响。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也增加了。 偶遇杨景芝教授,看了我辅导的日记画,对我大为肯定和鼓励,坚定了我要把这块内容介绍给更多人的愿望,于是就有了这本书。杨景芝教授是我国最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国家美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她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之忙是可想而知的,在本书的构思阶段和整个撰写、修改过程中,杨老师一直都特别关心,并从上万件日记画作品中筛选、定稿,并欣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令我十分感动。 在儿童美术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愿将此书奉献给所有热爱绘画的孩子们,希望会给他们一点帮助,并借此抛砖引玉,更希望与热衷于儿童美育的同行们沟通、商讨,以求指正。 感谢我的师长、同事、朋友高美娇、洪敏、朱雪、李加汉、孔陈健、叶祥忠、李华宝、花漪虹等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 尤其要谢谢的是本书的责编张耀老师,张老师是全国权威少儿美术刊物《少儿美术》的主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很多工作。以及关心这本书的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做嫁衣裳所花的心血尽在不言中。 特别感谢妻子、父母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致谢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领导、朋友、学生和支持我的家长,特别要感谢给了我最大肯定和帮助的杨景芝老师。 愿这本书对您有所裨益! 龚虹辉 2005年11月于台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