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整合的形式阐述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理学问题,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相应的深度;同时还注重把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某些临床改变或研究进展相结合;在以生理学知识为核心的前提下,提出新的假说或尚未阐明的问题,尤其是对部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介绍,具有启迪读者思想的作用。本书主要用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和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生理学知识和进行复杂问题的思维训练,对从事基础和临床教学的教师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把生理学知识和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有关人文知识等进行整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知识构架。全书由生理学的发展、生命的基本特征、内稳态机制、细胞的功能、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协调机制和机体的保护机制6章共55节组成,每节以整合的形式阐述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理学问题,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相应的深度;同时还注重把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某些临床改变或研究进展相结合;在以生理学知识为核心的前提下,提出新的假说或尚未阐明的问题,尤其是对部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介绍,具有启迪读者思想的作用。本书以一种新颖的构思对生理学知识进行重组,内容全面而充实,图形的整合性强且主要为作者设计。本书主要用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和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生理学知识和进行复杂问题的思维训练,对从事基础和临床教学的教师也具有参考价值。
第1章 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生理学的发展及唯物辩证法在其中的作用
一、古代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二、近代生理学的发展
三、现代生理学的发展
四、唯物辩证法在生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五、生理学研究中应坚持的思想和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生理学的发展
一、我国生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对生理学发展的贡献
三、老一辈生理学家对我国生理学发展的贡献
四、我国生理学事业的发展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第三节 生理学研究的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
一、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内容
二、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进展和获得的成就
三、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相辅相成作用
第四节 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一、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二、细胞内记录技术和细胞外记录技术
三、生理学研究条件的发展
第2章 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陈代谢
一、新陈代谢及其两个方面
二、新陈代谢同整体各系统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 兴奋性及其表现形式
一、兴奋性的概念
二、兴奋性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生命的发生和运动
一、生命的发生
二、个体生长发育及其调节
三、生命的意义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四节 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传递
一、细胞信息传递研究中的主要事件
二、体内的信息物质及其运动
三、信息跨膜传递的作用及机制
四、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传递及特征
第五节 机体同环境间的协调及机制
第3章 内稳态机制
第一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及自动控制
第二节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的机制
第三节 体液中的酸碱平衡及其维持机制
第四节 血浆渗透压的稳定机制及体液渗透压变化
第五节 机体血压的稳定机制
第六节 吸收和排泄功能及其在内稳态中的作用
第七节 机体体温的稳定机制
第4章 细胞的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膜电流
第三节 神经细胞的活动变化及机制
第四节 突触传递的过程及机制
第五节 肌细胞的运动功能
第六节 红细胞的功能及生成和破坏
第七节 心肌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电活动及生理特性
第八节 离子在心室肌细胞活动中的作用
第5章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协调机制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变化
第二节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微循环的功能活动及调节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形成及调节
第六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第七节 消化功能及其协调
第八节 饥饿和饱感的产生机制
第九节 体内能量物质的运动及调节
第十节 尿生成和排出的过程及其调节
第十一节 机体自主性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十二节 视觉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第十三节 听觉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第十四节 疼痛和镇痛
第十五节 机体的其他感觉功能
第十六节 运动时机体功能活动的变化及调节
第十七节 牵张反射和反向牵张反射
第十八节 机体姿势和运动的维持机制
第十九节 觉醒和睡眠
第二十节 记忆和遗忘
第二十一节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二十二节 大脑皮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十三节 内分泌和外分泌的作用及调节
第二十四节 激素对受体调节 的作用及机制
第二十五节 激素的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第二十六节 性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第6章 机体的保护机制
第一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
第二节 血液凝固和抗凝血机制
第三节 胃内的损伤因素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第四节 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及机制
第五节 环境中的损伤因素和机体的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