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司政治?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没有必要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但如果把它理解为企业的组织行为的构成部分,也就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关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亮点,是李直先生提出的公司政治平衡这个概念。正因为人们对公司政治的误解,企业内部政治失衡问题,已经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盲点,也正在成为企业的一块顽症。企业要想和谐发展,及早认识公司政治及政治平衡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盼望本书的问世,可以早日促成企业的政治平衡。从内部和谐,达成社会整体和谐的共同愿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司政治解密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李直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公司政治?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没有必要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但如果把它理解为企业的组织行为的构成部分,也就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关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亮点,是李直先生提出的公司政治平衡这个概念。正因为人们对公司政治的误解,企业内部政治失衡问题,已经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盲点,也正在成为企业的一块顽症。企业要想和谐发展,及早认识公司政治及政治平衡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盼望本书的问世,可以早日促成企业的政治平衡。从内部和谐,达成社会整体和谐的共同愿望。 内容推荐 企业和国家一样,都是人员的集合体,而且按职能分部门分地区而经营管理。国家有政治,企业亦然。经营管理的各种措施,不论是对事对人,事实上就是公司的政治。公司经营管理的目标,最主要的就是创造利润,并在创造利润的过程当中及之后,善尽社会责任,努力发挥社会使命,包括提高就业、促进工商、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及增强国力等。运用各种卓越有效的经营管理理念、策略、制度和执行,结合所有的员工,共同完成企业创造利润和社会使命的目标,是企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目录 第1篇 公司政治:无处不在 第1章 公司政治是企业的孪生兄弟 西山的老虎也吃人 亲兄弟,明争斗 第2章 公司政治是利益平衡的必然手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利”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 第2篇 个体政治术:自知自律 第3章 自我调节 掂准自己的斤两:多反省自己,少埋怨体制(制度) 安全是最高原则 尊重资本的意志 改改你的坏脾气 韬晦之术 第4章 公司政治不是道德败坏的借口 坚守道德 不要对道德败坏者抱任何幻想 警惕以道德的名义搞公司政治 第3篇 群体政治术:相识相处 第5章 结盟,广泛结盟 与关键人物结盟(阿附之术) 得到支持(结党之术) 入帮派在所难免 庸俗化的关系随时会砸伤你自己的脚 保证相关人士的利益(笼络之术) 警惕难缠的“小鬼”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不要超越公司政治的层级搞公司政治 第6章 学会沟通 通过沟通维护人际关系 沟通方式会成为公司政治的工具和角斗场 第7章 妥协是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法 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学会有艺术地妥协 第8章 做一个“政治领导” 做一个企业政治家:好的企业家都是企业政治家 成为权力核心 接受只有一个老板的现实 第9章 核心是控制 不换脑袋就换人 掌握核心资源 借助外力 划分权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专制而且开明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10章 取得信任 信任是一切的基础 用人不疑与用人必疑 不要多次成为政治的矛盾中心 第4篇 组织政治术:人治法治 第11章 管理是公司政治的“遮羞布” “微软政治”通过管理实现 “大午宪法”是企业“君主立宪” 讲政治就是讲服从 第12章 公司的战略和决策有时与公司前途无关 关键时刻公司的愿景和目标要让路于公司政治 战略只是借 第13章 制度同时为“人治”和“法治”服务 制度不等于“法治” 组织架构的调整往往是公司政治的外化形式 第14章 公司政治是企业文化的人际化反映 文化和政治体现的都是老板的价值观 因政治需要进行文化运动 文化环境能改变人 变革是发动公司政治的突破点 第15章 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有目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敏感的接班人制度 后记 试读章节 西山的老虎也吃人 有一个朋友是一所知名大学的MBA,毕业后被中部地区的一所国企以高薪请去做了副总裁。不到一年,此公因“不堪忍受公司政治”而辞职,改任深圳一家私企的副总经理。半年后,再次因公司政治原因离职。此君非常苦闷,在第三次求职时,他这样告诉这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老板:我只需要您给我一个平台,给我一个目标,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公司政治斗争,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这个老板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你只知东山的老虎吃人,不知道西山的老虎也是吃人的呀。 是老虎就都吃人,是企业就都有政治,这位老板的评述真可谓精辟。 听完这个故事,我明确告诉我的这个朋友:你和我一样,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通常自认为有能力的人都不屑于办公室政治,但政治是客观存在的。多年财经记者的经历,让我有幸看到了存在于大大小小、古今中外的企业里的一个现实现象:权力斗争、争宠、勾心斗角、本位主义、官僚主义、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现象,潜伏在企业深层,渗透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如果管理者对此没有准备,就可能陷人种种矛盾和纠纷之中。而且,没有一个企业仅仅靠制度文化就能消除这些企业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因此,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政治手法。所以我们说,管理实践中蕴涵着政治。像我的那个MBA毕业的朋友一样,对政治一无所知的管理者绝非好的管理者。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何处理企业内部权力斗争、官僚主义、勾心斗角等问题,形成相关的政策、程序与措施是管理者必备的技能之一,这也属于公司政治能力的范畴。因此,企业管理者的职能,一方面是决策、指挥、协调、控制与政治无关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处理公司政治。 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有多少是在处理公司政治,这个比例不太好估算,但我们从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身上可以看到,公司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公司事务。 这位著名的企业家名叫柳传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柳传志的创业史一直都伴随着公司政治。 柳传志1984年开始创业,创业初,柳传志邀请了著名的科学家倪光南加盟。从那个时候到倪光南与柳传志反目为政治潜伏期。为了打倪光南这块牌,柳传志在公司内外大竖倪的地位和权威,把倪推到了联想“神”的高度。这种典型的公司政治行为——鼓吹——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联想汉卡”成为联想打的民族牌,为联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行为也把倪光南这位纯粹的科学家变成了“市场型科学家”,而且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柳传志把倪光南推上了神坛,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联想的公司政治危机的爆发已是迟早的事。 这个时段为联想的公司政治危机爆发期。应该说,这个时段的柳传志被公司政治耗掉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他被弄得身心疲惫,焦头烂额。倪光南的不停上告,上级一次次对柳传志的调查,以及柳传志的反击是这个时期联想的主线。 此后的联想进入了真正的柳传志时代,联想的公司政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公司政治已不像“倪柳之争”那样是争一口气,也不再是两个拳手在拳台的对打,而是柳传志一个人在进行公司治理。从孙宏斌入狱事件到联想分拆,无一不是柳传志玩的政治平衡。 可以这样说,从开创公司开始,各种公司政治行为就成为“好人柳传志”工具,联想也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没断绝公司政治。 不仅仅联想这种并非传统的国企是这样,外企、国企、民企无不如此;不仅柳传志如此,任何一个企业家都要经常面对这样随时存在、随时可能爆发的政治斗争。P2-3 序言 企业和国家一样,都是人员的集合体,而且按职能分部门分地区而经营管理。国家有政治,企业亦然。经营管理的各种措施,不论是对事对人,事实上就是公司的政治。公司经营管理的目标,最主要的就是创造利润,并在创造利润的过程当中及之后,善尽社会责任,努力发挥社会使命,包括提高就业、促进工商、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及增强国力等。运用各种卓越有效的经营管理理念、策略、制度和执行,结合所有的员工,共同完成企业创造利润和社会使命的目标,是企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企业中,由于各人各单位的立场、困难、感情和归属各不相同,或因需求、目标、利益和分配的差别和争夺,于是又产生了许多差异化的政治。其中,良性的包括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主动协助和相互支援等,非良性的包括争权夺利、打击报复、拉帮结派、相互斗争、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等。良性的企业政治,就企业的利益和目标而言,将企业的摆在第一位,将部门的放在第二位,个人的则放在最后的第三位,而且彼此互相考虑互相协调,经由共同协作而达成企业的目标。非良性的企业政治,是企业资源和力量无谓的内耗,使企业动荡不安及分崩离析,也往往让个人饱受伤害,常使许多员工又痛心又无奈,一般人常说的公司政治即指此而言。有人说,历来许多中国人的毛病,就是勇于内斗怯于外战,内斗时个个神勇无比,外战时则人人软弱无力,各企业员工实应竭力避免。 建立良性的公司政治,解决企业政治的失衡,是每一位企业员工的责任,尤其是高层领导和各级主管更应以身作则及努力推动。因此,在企业管理上,首应建立正确有效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不断对员工教育宣导,并将之实践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的策略、计划、制度、规范、执行、检核和总结中,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在组织领导上,对所有员工要建立积极正面的思想和心态,运用目标管理、分层负责和制度管理等,持续提高组织力。此外,还须运用训练、指导和监督严格要求成果,建立员工激励和成果共享的机制,努力消除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严厉打击拉帮结派和相互斗争。在推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沟通观念、建立共识和解 由此看来,要经营管理好企业,除了制订及实施各种卓越的经营管理措施外,所有员工都还要致力实践良性的公司政治,避免和消除非良性的公司政治。李直先生的《公司政治解密》一书,解析国内许多企业的公司政治案例,包括良性的和非良性的,而且对于如何建立良性改善非良性,提出许多具体有效的看法,值得大家研读、参考及借鉴。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诚心诚意做好经营管理,尽心尽力搞好公司政治,更大更有力地发挥企业创造利润和社会使命的政治任务。 邱明正 (作者系美国OCU企管硕士MBA、台湾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企业改革国际专家、朝春集团副总裁,著有书籍多本及VCD多种,是闻名海峡两岸的经营管理实务专家)。 后记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 写一本关于公司政治的书的起因是因为一个朋友的痛苦。几年前他是一个名企的管理人员,他告诉我,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如何应对不在台面进行的公司政治。 这句话和他当时的表情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总觉得他的困惑类似于前面那个笑话中两个天才的困惑。天才们吃狗屎的行为好比管理者的公司政治行为,无由头的就发生了,不自觉的就参与了,结果是无端的难受和莫名的痛苦。联想到这些年见过的很多曾经名躁一时的企业的衰败都是缘于公司政治的争斗,便想找些相关的书看看。结果让我很失望:市场上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确实很匮乏。我仔细询问了一些管理学的专家,发现我们现在的管理课程中也很少涉及到这些内容。 于是有了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的是:办公室政治是存在的,而且永远不会消亡,但你要找准自己的路向。 另一点想要说明的是:讨论公司政治不是目的,追求企业的内在平衡才是最终的目标。 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在本书中我希望用真实的案例给大家展现公司政治的一些内幕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方法,而不是一些理论和絮说。 书中的案例都是近些年发生的真实例子,而且采用的实名。案例大多来自于一些书籍、媒体的报道。有出处的我在书中都提到了,在此对这些媒体和作者表示感谢。不过也有很多案例是散见于网络的,没有找到媒体原文的,也一并对作者致谢。 这本书写完后,有些朋友先看了。有一个朋友对书中提到的公司政治不以为然,一直问我:如果我不理公司政治又能怎么着呢?我没有给他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也许不会怎么着,但在中国企业治理还不是很完善很成功、人治现象还很严重的今天,了解一些公司政治的相关内容应该不算是错误的行为吧。 感谢曾仕强教授和邱明正教授,两位顶尖的管理学家在百忙之中不仅给我提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还亲自为这样一本通俗的管理读本写序,这让我看到了管理大师作为道德楷模的另一面。向他们学习,不仅学习他们的管理思想,更要学习他们的做人,这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感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秘书长李震老师,他多次、仔细地从管理专家的角度跟我讲解过他对公司政治的理解,这些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是李骏、李安国、赵建宏、谢杨林、周晨、杨艾祥、李乐天、寇家伦、肖晗、吴世建……正是他们的激励和指正,我才能动笔写这本书并且坚持写完。感谢朋友们的帮助,他们是李俊雄、胡孝敏、启翊、苑海波、汤涛、叶秉喜、廖文燕、赵敏、李志军、王薇、袁茂峰……他们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明白了朋友多了走遍天下的道理。 感谢中国人力资源人力开发研究会的领导们和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认证中心的同事们以及所有的合作伙伴,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广东经济出版社和本书的编辑罗振文先生,正是因为罗先生的敬业、广东经济出版社的支持本书才得以这么快与读者见面。 前些天,告诉一个朋友说我正在写一本有关公司政治的书。朋友笑着说:你一个做新闻工作出身的人懂什么公司政治。你这是误人子弟。 但愿我的朋友看过这书后不再这样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