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印证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立足妇女儿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力于提供科学的对策、辩证的思维、优良的模式,以此总结经验、推动侨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关注侨乡妇女儿童(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成果汇编) |
分类 | |
作者 | 寸迎新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妇女儿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印证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立足妇女儿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力于提供科学的对策、辩证的思维、优良的模式,以此总结经验、推动侨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推荐 内容涉及妇女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妇女儿童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道德培养、教育培训、女干部的选拔、失足青少年的挽救、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妇联组织的建设及功能、单亲家庭的形成、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录 序 妇女篇 关于创建“学习型”妇联组织的调查与思考/陈丽娟 传统而自立的侨乡妇女 ——江门五邑地区妇女社会地位生存现状调查/谢珊珊 李立 江门市农村“示范妇女学校”创建情况的调查/寸迎新 江门市城区女性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白少玉 江门市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黄凤婷 浅谈对当前妇女工作的看法/马萍 江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刘展红 江门市农村出嫁女权益受损的现状、原因及救济途径探讨/胡湘荣 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五邑籍女演员/凤群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现状调查/薛春合 江门市吸毒女问题的调查及研究/叶小元 新《婚姻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苏慧芬 岭南大儒陈献章“爱亲”为大的孝道观及其现代意义/张运华 谈我国夫妻分居制度的建立/新会区妇联妇女儿童权益部 江门女作家散文中的女性意识/宁荣生 劳动者构成与劳动争议体制浅析/陈华 五邑大学女大学生肺活量与耐力素质状况的调研分析/王艳云 台山市下岗女工再就业情况分析与思考/李艳明 交流——和谐家庭的粘合剂/刘兢 江敏丹 为弱势群体作一场说话——谈雪月《残缺的月亮》/孙祖娟 儿童篇 现代家庭中母子互动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之研究/马来顺 国内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征研究综述/项传军 江门市流动人口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亟待重视/朱建华 江门市外来民工子女教育与成长状况的调查报告/李荣合 谢珊珊 江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彭晓珊 关于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赵带显 中学生不良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与解决思路/钟永瑜 江门市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梁穗清 走进青少年心灵,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江门市关工组织帮教“失足”青少年的调查报告/江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江门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的儿童参与的调查与思考/李艳嫦 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造就跨世纪一代新人/刘顺环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江南办事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冯少萍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适应性与学业成就动机的研究/罗雪芳 社区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建议/李艳嫦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分析女性吸毒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毒潮泛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在广东蔓延,江门市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对外联系密切,客观上造成了毒品危害严重。自1981年江门市第一宗毒品案发生至今,全市在册吸毒人员超过2万人,成为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地区之一。 2.成长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两类家庭的青少年吸毒率高,一类是家庭关系紧张,动荡不定,经常发生激烈冲突和矛盾的家庭;另一类是成员关系松懈,或已经分裂成残缺家庭,成员之间漠不关心。家庭氛围不和谐与青少年误人歧途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调查中,约30%的吸毒女表示自己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处在情感冷漠、不断冷战的父母之间的孩子,通常会觉得活得很烦、很累,不相信父母的话,甚至对父母抱有敌意。于是,一些人就会寻找各种借口和同辈群体中的成员相处,以摆脱父母的视线。 3.不良文化的诱惑、侵蚀 近年来,由于文化市场管理失控,各种不健康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涌现,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一些女性的思想防线逐步崩溃,自我防御机制被摧垮,染上吸毒、赌博等恶习。 (二)分析女性吸毒的主观原因 2004年对江门市戒毒所的收戒在所女学员进行了一次访谈。发现女性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境外贩毒分子对我国进行毒品渗透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女性吸毒者自身的主观原因。 1.文化素质低.对毒品无知好奇 吸毒女大多数是青少年,特别是一些缺乏教育的农村少女,她们视野狭窄,判断能力差,法治意识淡漠。当她们听其他吸毒者说吸毒可以使人“产生幻境,感觉飘飘然,如人仙境”,或是吸毒可以“止痛”、“治病”等话时,好奇的心理使她们尝试了第一口,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缠身不能自拔。有的虽然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试无妨的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 访谈中有的吸毒女是为减肥、治病,有的是贪玩,有的是朋友诱导。25岁的吸毒女小丽居然是为了帮助吸毒的男友坚定戒毒信心,她以身试毒,结果自己染上了毒瘾,强制戒毒两次,至今未能戒断。根据我们对女性吸毒人员进行的调查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者占63%。 2.价值观扭曲、贪图享乐、追求刺激 大部分吸毒女自身素质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周围的事物通常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她们容易受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一些少女还把吸毒作为摆阔的手段,盲目攀比。调查数据显示:追求刺激而涉足毒品的女性占47%。 许多吸毒女追求物质享受,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潇洒走一回”的腐朽生活方式。她们不愿从事收入不高而且比较辛苦的工作。在调查中表示自己没有工作或没有固定工作的接近三分之二。这些女孩经常光顾娱乐场所(许多歌舞厅女士免费),最容易成为毒品的俘虏。 3.感情用事,结交坏朋友 女性处事比较重情感,不顾后果,她们的染毒往往交织着爱情、亲情、友情。一旦她们身边有人涉毒或结交坏朋友,悲剧发生就是必然的了。如四川籍女孩小刘,17岁和男朋友来江门打工,男友染上毒瘾,小刘帮助他戒毒。谁知毒瘾难戒,男友暂停了几个月,又吸毒了,而且变本加厉用静脉注射。一天,小刘意外地在家里抽屉中发现了几包毒品。“你是不想过了吗,那好,我也吸,我们都别过了!”小刘以为这样就可以惩罚男友,可这一赌气,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青年女性喜欢追求时尚,喜欢结交朋友。一旦交上坏朋友,就容易受其影响,走上吸毒的道路。在调查的女性吸毒者中,有27%因交友不慎而导致吸毒。如女性强戒人员小何,18岁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后来的男朋友,在他的鼓动下,一向好胜心强的小何,不假思索地点燃吸食了混含毒品海洛因成分的香烟,从此走上了吸毒之路。 4.情感受挫,精神空虚,摆脱烦恼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青少年时期会面临多种冲击和压力。这个时期一旦遇到生活困难、感情失意、事业受挫等,就会灰心丧气、精神颓废。为了慰藉空虚寂寞的心灵,便去寻找各种刺激,而毒品恰好可以带来短暂的满足和解脱。 在调查的女性吸毒者中,有10%是由于缺乏亲情或是爱情婚姻失败,以至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最终以吸食毒品来消愁解闷。然而,毒品绝不是善意的助人者,它只能造成短暂的虚幻,毒品不但无法使人解脱,还会让你套上摆脱不了的枷锁。如在江门市戒毒所的19岁吸毒女冯某,初中辍学后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来往,其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冯某最后由于精神空虚,无所寄托,染上了毒品。至今,她已经是“三进宫”(在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三次)了。 P98-P100 序言 序 江门市副市长 陈杭 春华秋实。欣闻由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编写的《关注侨乡妇女儿童——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成果汇编》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该书不仅是中心第一批研究成果的结集,凝聚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心血,而且标志着江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研究工作从此迈上了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新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江门市努力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2004年3月,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级妇女儿童研究中心。该中心由江门市妇联和五邑大学共同牵头,成员包括了高校、妇幼保健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中心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于2005年1月召开了首届年会暨妇女儿童发展研讨会。展示了研究成果,得到省内专家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妇女儿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命题。国外自20世纪以来,就持续进行了女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但囿于我国的国情以及世界观、人权观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研究不能照搬西方学说。而是要始终把妇女儿童问题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创建和谐社会的形势要求下来进行思考,并要立足于研究时代女性在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着力于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模式,由此总结经验、启迪人生。我高兴地看到,这本文集正是向此方向努力的结晶,其中收录的不少文章,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不乏有见地的理论分析,使人颇受启发,受益匪浅。 妇女儿童是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群体,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印证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我衷心地期望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以此书的出版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不断地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为促进江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创建和谐江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后记 江门市妇女儿童活动研究中心诞生于2004年春天,可喜的是在研究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就成功召开了年会暨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会,共收到了30多篇颇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和论文。 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正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还十分稚嫩,但她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省妇联领导的关注和关心,得到了江门市五邑大学的大力支持。在近两年的探索中,得到了一批教师专家及妇女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建立了一支“以课题带会员”的研究人员队伍,形成了一套由江门市妇联协调,大学与地方分组活动,分散与集中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以地方研究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重点,以性别研究为切人口,为党政服务为目标的工作定位。 在编印《关注侨乡妇女儿童——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成果汇编》一书过程中,市委谭继祖副书记、市政府陈杭副市长给予了指导和关心,五邑大学中文系的白少玉、谢珊珊、凤群老师在百忙中参与了稿件的审核,市妇联刘展红副主席、林琼笑部长为出版事宜进行了多方协调,江门市妇联、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为出书筹集资金作出了积极努力,在此,向所有参与和支持书籍出版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编 2005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