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这个名词产生于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是当年生活在中国城镇的,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简称,同时,它也记录了使整个民族心痛的一段历史。从1968年毛泽东向全国中学毕业生发出指示开始,他们的第一选择只能是上山下乡。从此,老三届们在祖国南北沼泽、草甸、草原、黄土高原、亚热带雨林……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之久的“耕耘”,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如泣如诉的人间幻曲……让我们随着本书一起来纪念这段还未远去的历史吧!
第一章
紧锣密鼓 军区赶建生产兵团
脱胎换骨 学生速变军垦战士
军坚队伍成为一个庞大的“准军事力量”1
现役军人十部是兵团的主要领导层 11
行将告别学校又无升学饥会的青年学子去屯垦戍边15
第二章
血写战书屯垦戍边
泪别父母天涯海角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20
北京中学生,有几种由“组织“规定的“去向”27
第三章
身着绿军装 红心谱成忠字曲
每人一杆枪 赤胆写就反修篇
偷跑着要参战的10个女知青37
抢筑“二抚”战备公路40
咱虫即发的战争危险给知青增加了新的生活内容47
第四章
开荒种地 今夜没有暴风雪
吃饭睡觉 明天还要修地球
“三大会战”成了知青们的“乌拉松”53
开荒种田,大修水利,科学育种,知青们的必修课57
云南知青在禁区种出了“争气胶”62
第五章
一不怕苦 司马人造肛门
二不怕死 老温笑傲江湖
不听领导“布置”,频频挨整的司马臣 68
他把全连的老职工和领导给“镇”住了 77
第六章
人问奇案王亚卓阴谋复辟
天方夜谭女兵排叛国投敌
“左疯子”整人没名堂83
遇难的排长险被当成叛国投敌的典型89
“王亚卓”在偏远地区做出了一件弓I起全国轩然大波的事情92
第七章
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
忠不忠 妇女痛经看行动
本来食不果腹,还要忆苦思甜99
黑土地上第一个知青捐躯者 106
第八章
革命令 内蒙葬身火海六十九
恐怖术 云南死于非命一百五
一道“把火堵在四连”的荒唐命令 ll0
“我教给了无数个学生,偏没有给儿子讲起过” 118
云南东风农场因公殉职者达85人之多 119
第九章
恋情曝光 报复者端起冲锋枪
老婆登门 介绍人填上毛主席
两个忠贞不渝的青年沉入无边无际的黑暗 123
佩有黑纱的臂膀套进了结婚的新服 126
第十章
苦心政治 指导员夜查茅房
扎根边疆 革命女拒绝回城
女知青长篇“乱爱”剧 132
终于萌动了偷尝爱情禁果的念头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