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云集了25位在画坛活跃着的人物:有各大艺术院校的教授,有凤毛麟角般的中外艺术博士,有现任美术界领导岗位的艺术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作者在书中道出了他所收藏的画以及与这些画家朋友交往的一个个故事,用记者的“新闻眼”,从人性的视角去看画家。画家的笔从侧面描绘着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作者的笔则直接描绘了画家心中绚丽的色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画中话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潘士强 |
出版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云集了25位在画坛活跃着的人物:有各大艺术院校的教授,有凤毛麟角般的中外艺术博士,有现任美术界领导岗位的艺术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作者在书中道出了他所收藏的画以及与这些画家朋友交往的一个个故事,用记者的“新闻眼”,从人性的视角去看画家。画家的笔从侧面描绘着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作者的笔则直接描绘了画家心中绚丽的色彩。 内容推荐 他收藏的画以及与画家朋友交往的一个个故事,用记者的“新闻眼”,从人性的视角去看画家。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但都是一些既具有艺术家的责任感,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画家。他们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却仍然勤耕不辍地在艺术道路上顽强地跋涉和勇敢地攀登。 目录 张宏宾 画家张宏宾的艺术世界 杜大恺 欧阳中石 刘宝纯 曾昭明 张志民 孔维克 姜衍波 梁文博 卢洪刚 王力克 胡应康 姚鸣京 宋丰光张锦平 张望 于文江 于新生 王伟 刘青砚刘宏 常朝晖 刘罡 李勇 赵建军 墨与彩的新视觉 交流、融合、创新 我与书画 后记 试读章节 张:“文革”刚结束,我调进了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对于我也是进入了艺术创作的春天。那时候,我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同学们主动给我做模特。一到傍晚,我住的那间小屋便挤满了学生。每天屋子里都是烟雾缭绕,大家谈着共同关心的艺术主题,师生关系非常密切。有的学生赶不上食堂的饭,也会跑到我家要粥喝。我最喜欢和学生们一起下乡写生和实习,去过大渔岛、沂蒙山,还去过曲阜和泰山。在农村,老乡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给我们,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我们住。村里的小孩子放学之后便挤在门口和窗户边,静静地看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画画的”。晚上和学生们一同挤在大炕上,觉得自己也充满了青春活力。 我非常有幸地在这自古出圣贤的孔孟之乡度过了20多年,这儿纯朴的民风和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沃土哺育了我。回顾这一时期,我是充满眷恋之情的。 潘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八九十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第三次国外留学大潮,您是这个时期赴美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艺术家之一,并且初到美国不久就以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身份担任了大学教授,作品还多次入选国际艺术博览会,并获得国际绘画特别奖,被誉为“最成功的中国画家”之一。但您并不满足这种成功,又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突破,从中可以看出您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和对艺术的无比执着,特别是近几年来,您多次应邀回国讲学、交流,还举办了诸如“墨与彩的新视觉”等影响极大的巡回画展,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与实践,这是否可以归结为中西艺术嫁接融合的收获呢? P14 序言 画家的朋友 济南是个文化氖围很浓的古城,随便走进一家寻常酒肆茶楼,都摆设着奇石古玩,墙上悬挂着名人书画,令人感到古意盎然。品评和欣赏字画似乎成为当地人的一种时尚。古城内不仅有街衢相连的文化市场,还有鳞次栉比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画廊,陈列着国内各地书画家的作品。在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大型宾馆内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画展在展出、在更换。城市在变、人们生活在变、社会日新月异向现代化变化着,但有着古代圣贤大儒书卷之气的济南人又似乎永远乐此不疲陶醉于传统书画的笔墨情致之中。 我有幸在这里度过20年的教书生涯,改革开放后远渡重洋去了美国,身在异乡连做梦都思念这里的山山水水,现在索性做了候鸟,每年往返于两地之间,冬天回来了,夏天又飞走了。 “济南名士多”,故乡朋友亲。五年前我初次回济南时,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潘士强先生。初次相见,我就认定他是一位不得不成为朋友的人。其实我俩都是不善于言辞的人,但是坦诚和真挚并不是完全靠语言来表达的,很快我们竞成为朋友和至交。 士强是个性情中人,他待人恳切、真诚,喜欢默默地为画家朋友们做事,却不愿表白、张扬自己什么,是我们非常信赖的朋友。在我们这群画风各异、性格不同的画家群中,他是我们的灵魂人物和联结纽带,每次展览会、每次艺术讨论会都少不了他,没有他,就少了位一锤定音的人物。 士强博学多识、富有才情,他是记者出身,写文章是他的本行,在全国和省内新闻界得过大大小小许多奖,却又爱画、懂画,他对绘画有独到的见解,常常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给画家朋友提出恳切的建议。这几年他用业余时间写了不少艺术评论文章,还策划、推动了几次相当成功的画展。他清晰的艺术观点和激情飞扬的文字道出了画家的所思、所想,团结起一批有才能、有志向的艺术家们。 我们信任他,还在于他毕竟长期担任广播电台的领导工作,事事处处显示一个领导者的才干:沉稳、决断,不管事情千头万绪,只要他在场,即刻变得井然有序,我们戏称他是我们这些美术家的“政治委员”。 艺术是情感的寄托和交流,艺术家需要在切磋中擦出激情和灵感的火花。任何文化事业都不是孤立发展的,绘画目标需要多种文化来帮衬、滋润和推动。纵观中外美术史,大凡一个美术运动和艺术潮流,除了本身的条件外,必有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灵魂人物: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兴起,除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除了马奈、莫内、毕沙罗、西斯莱这样天才艺术家的出现外,还有著名作家左拉和诗人波德莱尔的推波助}阑;齐白石晚年变法的决心得力于画家和学者陈师曾的鼓励……而我们,山东的美术家们则需要更多的像潘士强先生这样热忱关注绘画事业又鼎力相助的人。 在画家眼中,士强是个文人,在文人眼中他是个“画家”。他擅长画桃子,和画家交往多了,他画的桃子也真有模有样了,朋友们称谓之“潘桃”。如今画界的朋友排队请士强写文章,喜欢画的朋友排队请他画桃子。毕竟桃子喜庆,又可避邪啊! 他家里摆满了画,都是他多年来的收藏,自然多是画家朋友的精品之作。他与社会上的藏画者不同,特别注重与朋友的交往过程,只钟情痴迷于朋友们的画,据说他每得一幅好画,能兴奋得一夜睡不着。其中有些画还是在他的创意和命题下完成的,有一次酒酣耳热之际,他在画案上铺下了一张六尺宣纸,请我画马、洪刚画牛、丰光画羊,还必须每人添一人物,在这等刁钻古怪的命题下,我们居然完成了一张“风马牛不相及”的荒谬作品。土强将画收起,乐了好几天。 在士强的画家朋友中,有各大艺术院校的教授,有凤毛麟角般的中外艺术博士,有现任美术界领导岗位的艺术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但都是一些既具有艺术家的责任感,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画家。他们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却仍然勤耕不辍地在艺术道路上顽强地跋涉和勇敢地攀登。我坚信,这些画家不仅代表了山东艺术的中坚,也将会象征着中国绘画的未来。由于士强的连接,大家得以经常聚会,几年前他就向我透露过,将来要写本“画中话”,道出他收藏的画以及与画家朋友交往的一个个故事,用记者的“新闻眼”,从人性的视角去看画家。使我惊异的是,这么快这本书已经写出来了,他一口气写下了25位在画坛活跃着的人物。就在我写此文的时候,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朋友相处的一幕又一幕,我不知道,土强的笔将如何刻画这些才气横溢的艺术家,不知有多少轶闻趣事将大白于天下?但是我相信,读者们在分享他对艺术的挚爱和欣赏艺术的快乐的同时,也必将同他一起观察到这些艺术家真真切切的鲜为人知的一面。 画家的笔从侧面描绘着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士强的笔则直接描绘了画家心中绚丽的色彩。 2005年于济南重华苑 后记 向出版社呈上书稿,便匆匆踏上了出访美国的旅程。说来不怕人笑话,国门开放这么多年了,我是第一次走出去。为了这个迟来的第一次,我选择了美国,看看这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当然心里也有一个小盘算,看看美国的美术天空是啥色彩。 这个世界说大真大,说小也小。近万公里的距离,竞在13个小时迷迷糊糊的空中飞行中跨越过来了。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脚,我没有一丝的兴奋,就如同平时的一次普通旅行,地球村的概念的确让这个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了。 美国是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其科技、经济的发达程度的确让人有太多的不可思议,但如果因此就断言美国人比中国人聪明,那也是太过抬举他们了。不过,美国是个融合力极强的国家,凡是世界上的好东西都能被她的拿来主义所吸纳,并溶人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美国的最大城市纽约居住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各色人种,漫步城市街头你很难猜得出任何一个人的国籍是哪里的,美国就是以这种大融合的姿态创造着广纳人才、为已所用的大环境,这大概是美国式的聪明吧。 在艺术的环境里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证。在洛杉矶,旅美画家朋友张宏宾先生一家以中国的方式款待了我们一行,又乘兴陪我们漫步夜晚的大街小巷,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些中国艺术家:有画素描的、有雕塑的,也有捏泥人的,甚至在国内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工匠式的以字组画也能占据到一席之地。一路走下来的八个城市,所到的中餐馆都挂着国画,但画得实在是拙劣,连我这个业余画画的都不忍睹了,不知美国公众会对如此中国画产生何等印象?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在夏威夷街头闹市,我偶遇美国漫画家比尔先生,他给很多电影明星画过像,摆摊作画成了他职业快乐的一部分。我心里话:干嘛只是中国人给你们画像,何不小小牛上一把,让美国画家为我画上一幅。比尔先生很兴奋,说:我这是第一次给中国人画像。他画得很细心,也很洒脱,15分钟后就画成了。他将画举起来让我观赏,特点与神态抓得很准,夸张中透出本色的幽默。我乐了,他笑得更开心。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各类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是艺术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观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我感到了一种震撼,豪华的陈列室里摆放着美国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油画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都是个人收藏者捐献的。在一些表现当代山水的油画中,我分明看到了中国写意山水的印记。融合,让艺术突破了国界、画种的界线,使之更具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此次美国之行感受最深的一点。 山东乃文化大省、美术大省,聚集着一批优秀的画家,然而山东画坛太多的封闭自守正在禁锢甚至于断送着一些艺术家的才华,既不自创,也盲目排斥外来创新成果,使山东美术始终处于一种上不靠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遇,眼见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画派的名声大噪,人们所期待的齐鲁画派何日形成?我不得而知。山东美术人才的出走、流失也让人时时产生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这是否与我们的美术环境不开放、不和谐有关呢?我也不得而知。每年全国各地来山东淘金的画家成千上万,据说轻而易举就卷走了几亿元资金,而我们除了会抱怨“入侵者”的掠夺之外,自己究竟醒悟了多少,又有多少知耻而后勇的作为呢?我更是不得而知!山东的开放不能缺失艺术的开放,融合与创新也许就是山东美术崛起的一剂良药。话说得有点大,但却是我等美术爱好者由衷之企盼。 旅美十几日,匆匆过客,让时差闹得夜不能寐,便胡思乱想一通,信手涂写出来,内心倒也畅快了许多。 就我个人而言,爱中国、爱山东,就不能不爱山东的美术…… 2005年7月14日凌晨写于美国夏威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