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专业生活(安居三部曲买房装修居住)
分类
作者 陈光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以建筑专业的眼光,引出各种概念、思想,为普通读者做一阐述,进而解析成易理解和操作的要点,辅以案例,达到帮助普通读者在房屋建筑方面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相信读者在参考了无数买房装修指导的资料之后,再看本书,仍然能够有所得。

本书将会带给你全新的关于生活中的建筑学的体验。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帮助我们理解个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内在联系,深入生活本质,提升生活品质。本书还可以扩大我们的人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突破原告对于建筑的表层体验。

内容推荐

作为建筑专业人士,作者倾尽自身的专业学识和素养,从买房、装修到居住三个环节,叙述自己的观点。时刻关注普通读者的境遇,通过个人体验和特色案例的展示,引导普通读者以专业角度看待和解决人生中的安居大事。

作者首先指出,在买房和装修中,有一些基础概念,普通读者往往不清楚或者忽视了。而买房和装修中涉及到的诸种因素和情结,作者也同样予以归类和指示,要不要买,怎样买到适合自己的,以及怎样的装修和装点,作者为每一个你想到的或者遗漏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

在忙完了买房和装修之后,紧接着就是与安居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环境,普通读者将在作者的带领下,体会居住环境对人们方方面面的影响和作用,引导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去获得居住生活品质上的提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买房

 1.1 几个不能不知道的概念

1.1.1 做预算就是理财

1.1.2 需求是什么

1.1.3 买房VS租房

 1.2 生活就是居住

1.2.1 自己一个人怎么住

1.2.2 小家庭怎么住

1.2.3 其他人怎么住

1.2.4 打算住多久

1.2.5 打算以何种层次的质量居住

1.2.6 首先要记录自己的特殊偏好

 1.3 怎样看房和买房

1.3.1 一边看房,一边确定需求

1.3.2 看房要看哪些方面

 1.4 几个提示

第二章 装修

 2.1 装修锦囊——5个不能不知道的概念

2.1.1 装修是什么

2.1.2 基本的和更好的(Must and Better)

2.1.3 要努力去明确预算,因为你就是项目经理

2.1.4 花小钱办大事

2.1.5 不要为1%的情况做过多考虑

 2.2 装修锦囊——26个常识

2.2.1 房间安排

2.2.2 土建施工

2.2.3 水电设备

2.2.4其他注意事项

 2.3 装修锦囊——10个专业提示

2.3.1 要热爱生活才能成为好的设计师

2.3.2 舒适和不舒适

2.3.3 常识

2.3.4 DIY还是交给专家

2.3.5 重视技术层面的东西

2.3.6 工业化的趋势

2.3.7 阳台

2.3.8 卫生间的革命

2.3.9 百叶窗式的技巧

2.3.10 单独谈谈安全问题

第三章 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3.1 几个概念和常识

3.1.1 什么是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3.1.2 建筑决定我们的心理吗

3.1.3 我们心中有一幅城市地图

 3.2 13篇上海居住环境评论

3.2.1 选择在浦东居住

3.2.2 世纪大道

3.2.3 你住在哪里

3.2.4 小区里的室外正空间等于零

3.2.5 砖坯单元房和兵营小区

3.2.6 住在5层楼

3.2.7 单元房的楼梯间

3.2.8 卖了房子租房住

3.2.9 运动场所

3.2.10 街边舞会

3.2.11 大树

3.2.12 陆家嘴绿地

3.2.13 在陆家嘴换乘

附录《建筑模式语言》253个模式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1 几个不能不知道的概念

1.1.1 做预算就是理财

对于钱这个问题考虑得多了,大家手里的钱也多起来了,就需要个人理财。在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和咨询师指引人们如何理财,而国内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开设的个人理财顾问等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水准。这种状况,也许是全民在学校时没有接受过理财训练所致(还有金融体系不发达、不透明等其他原因)。

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宽泛。.一般来说,理财包括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种。在国外:专业的理财师会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在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理财方案,并帮助客户来实施。

民间流传着很多传统理财观念,比如“房租都交给别人,不如买房交给自己”、“买房虽然每月还贷还有利息,但总算有了自己的资产”、“要是大家平安,保险费等于白交了”等说法,是相当误导人的。在国内也没有个人破产、长短期资产组合的概念。这方面的更多信息,笔者建议参考专业的理财书刊。

具体实施在买房和装修方面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预算问题。做事要有预算,这是财务管控的基础。但预算能否控制住最终的决算,则是另一个大问题。买房和家庭装修也是一项工程,由于专业水准不高经常会导致超支,对于几十万级别的资金运用项目来说,超支有时候是普通老百姓所不能承担的。所以,为了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管控个人建筑财务的理念,本书在买房、装修和居住各环节都安排内容,提醒预算和执行问题,并给出计算的样本,供读者参考。

在买房和租房的比较中(详见1.1.3买房VS租房),最主要的考虑即在于财务的差别:买房是把流动资金换成不动产,如果贷款则还要承担一定的负债。在个人理财的概念中,贷款买的房子属于负债,而人们却经常把它看成是资产。买房后,在房租方面相当于“自产自销”,代价是手中没有了可支配的资金,有时候这种机会成本也是相当高的(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这笔资金若用于其他领域可能会带来的收益,那些可能的收益就等于是目前资金被占用在房地产之中的成本,所以“自己给自己交房租”并非是绝对划算的)。租房,则把资金留在手里,灵活用于其他方面,属于动产。在个人理财概念中,这些钱当然属于可用资金。租房相对于买房,代价是把房租交给房东了。P2-4

序言

本书将会带给你全新的关于生活中的建筑学的体验。它会帮助你了解很多重要的建筑常识,从而令你在买房、装修和居住时受益;本书可以为你带来一个新的视角:我们与建筑和环境的内在联系,比我们原先所意识到的要深刻得多;本书也许还可以扩大我们人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突破原先我们对于建筑的表层体验。

买房和租房——这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尤其在京、沪、宁、杭等地,房价飙升,相应地,人们手中的钱急剧贬值,而同时也有人因此意外生财。我国的城市居民终于在收入大幅度提高和福利分房制度瓦解之后,开始直面个人理财的重要问题。房地产是以万元为基本单位的生意(而20世纪80年代称呼有钱人,则仅仅是所谓的“万元户”),因此,如何科学决策,成为一个巨大的新问题。

装修——在装修工程的诸多操作环节中,以最初的概念、感性认识的环节最不易把握,它所涉及的范围不仅仅是工程,更多的还是以专业为基础的生活理念、生活常识,(其中深层次的来源,可以说在社会科学诸分支都会涉及到)这也是当代中国人急需增长的现代生活的新知识、新观念。

居住环境——本书第三章在全书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环境心理学”这门正在兴起的学科,但是这个理论的结构性和完整程度都还不够完善,不足以像前面两章那样,给读者以确切和易用的指引。但是无论如何,居住环境和我们的行为心理息息相关,在经验和直觉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察觉到:这种关系非常重大和深远。可以说,第三章在实践方面是一种探索,希望这种探索能够将这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带给读者。

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阐述各种概念、案例和操作方法,使读者有所启发,从而更加专业地理解买房、装修、居住中所面临的处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我们会.面临,但却无法完全搞清楚和从容对付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与建筑的关系日渐复杂化和多样化,我们原先所受的教育和经验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本书的讨论范畴而言,虽然各类报刊媒体也相应提供了若干操作技巧等,但本书作者身为建筑专家,对此仍感不足。由于在生活中时常帮助朋友解决此类专业的问题,在网上发表相关讨论,长期累积,又经陈茜工作室的策划才汇集成书,并针对当下具体情况进行了修订。书中也有部分参考资料摘自不知名的网友大作,几经转载,出处已不可考,故敬请原作者与本书作者联系。

陈光

2005年11月于上海

后记

我最不喜欢看的就是官样文章、应景之作,最讨厌的是夸大其词、文字欺骗。对于那些捉襟见肘的城市规划、没有人情味的建筑设计、劣俗夸张的房地产广告,也没有任何的兴趣,看那些东西,真的是在浪费生命。我始终相信顾准所说的“文字,只要有感情在里面,就永远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

所以在上述居住环境评论的撰写过程中,最早就是网上即兴写作,当有感觉的时候,笔下如泉涌;当没有感觉的时候,笔下干涩,写出来的东西不忍睹之,就干脆封笔。在买房和装修方面,平日所见书籍刊物中不能满足普通人们需求之处,才把自己所学加以发挥,用来帮助身边的朋友们解决问题,而且凡是别人写的比我好的,我就不想再多写了,于是这部分也是以锦囊的形式出现。如是两年下来,就积累了不少文字。

这些文字是陆续发表的,有的是描述当时情况的,后来发生变迁,但仍感觉它很有意义,于是依原样收入,并作说明。其中,我非常担心的是在城市规划尺度上的“不专业”,这在网上发表的时候有时也激起反对声音,有人认为我不是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于是则“没有资格”进行城市规划评论;有人也抨击我“根本不懂室内设计”。这种担心贯穿了本书撰写的整个过程,但是很多编辑和书稿最初的读者给了我信心。因为他们普遍感到这些的确是原创的作品,尽管在理论技术方面的分析难免会有错误,观点可能会有偏颇,但是经审慎处理后,仍然是对读者有所帮助的。

在写作方法方面,我得到了编辑们的巨大帮助,因为我一直是在线即兴写作,这是第一次给传统媒体供稿。当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意出版本书的时候,我就感到空前的压力。

我感到这两种出版有着巨大的不同:

(1)针对传统的平面书籍杂志报刊而写,通常是无论长短的文章或书稿。这种写作要求正儿八经地选材、架构、编辑,精心地设计其间字段句落,有如油画之古典学派。

(2)针对网络浏览而写的,随意挥笔写下的,有时候简直就是梦呓或者是残缺的日记。这种写作,没有要求,完全自由。不需要设计,但有时候,设计一下会好一点,比如现在的博客网站能在换行时空一行出来,就便于阅读,而且改观了传统的开头空两格的版面习惯。这种方式,有如油画之印象学派,似乎是未完成的作品。

论主题的完整性,网络文章长短皆可,有时候短的可以让主题非常凝聚,也会让思路发散至无穷。再加之互动讨论的局面,作者和读者在一起完成(网络无止境,不应该用“完成”这个词)作品。网络的方式对于作者写作和思考水平的提高帮助巨大。当我习惯了网络写作后,再被要求用传统媒体写作,最初感到非常的拘束,不知所措,但在编辑以及最初的读者朋友的帮助之下,我渐渐学会把握全书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全书隐藏着一个秘密,是深读此书的人都能感到的:在很多关于人们需求的问题上,笔者似乎语焉不详,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甚至于在离题不着边际地讨论需求,代之以大量的各种观点、要点的铺叙。到了这个层面上,再深入一点,我们就达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了:我们毕生之力,不就是在追问自己、认识自己吗?我们能通过房子有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能在买房、装修和居住之前“完全”地穷尽自己的需求吗?不能。这些经历,仍然是过程;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尽头,有的是不尽的有趣的探寻。我们似乎在和自己捉迷藏,我们在房子里、小区里、城市里和自己捉迷藏,我们的需求藏在这里、那里。我们辛苦地劳作,然而,在某个时候,你知道了,我们也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本书的诞生过程得到了我的父母的大力支持和许多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首先要感谢ABBs上所有参与这些文章讨论的网友,以及那些不辞辛苦将最初的原创篇章转载至各网站的不知名的朋友们;

·感谢编辑:陈茜、夏金婷;

·感谢帮助我改进书稿的朋友们:宦阿明、张道寒、冯玉光、周媛媛、孙宁英、陈向燕、郭宜华、马广辉、恽洪岗;

·很多篇章是在与这些朋友们交流中产生的,所以这也是他们的原创:杨艺、邓小骅、陈芹、赵磊;

·张臻女士则是本书的第一个受益者,当然,她的买房、租房、装修到居住的实践过程,也是笔者安居理念的实践对象,她为笔者的很多想法提供了最直接的验证的机会。她并非专业人士,却能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出不少经验,对作者成书受益匪浅,在此特表敬意。

·特别向陈茜女士及她的工作室致谢。她为本书能够按期出版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可以说,此书也是陈茜工作室的作品。

我准备未来继续精益求精地改进这些文章,尤其是居住环境评论,我已写就27篇,本书限于整体结构的篇幅,只能收录13篇。我将会继续撰写评论,期望写至50篇时单独成书。这些文章也将会在网络上与网友讨论,并且我会在上海发起专门的建筑沙龙,本书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参与这些讨论。

我的联系方法是(联系时请注明本书书名):

MSN:bookccc@hotmail.con

QQ:489542353

在www.ABBS.COM上的名字是:CCCG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