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早期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照顾、教育是构筑一个人品性素质最重要的基础,将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书就将21世纪育儿新理念、现代科学育儿新知识和具体适用的育儿操作新技巧等传授给父母,培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学做医生(少儿身心发育与养护)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
作者 | 曹莲华//刘湘云//忻仁娥 |
出版社 |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幼年早期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照顾、教育是构筑一个人品性素质最重要的基础,将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书就将21世纪育儿新理念、现代科学育儿新知识和具体适用的育儿操作新技巧等传授给父母,培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内容推荐 本书为《父母学做医生》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少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少儿的营养和饮食、少儿日常的生活照顾和护理,以及O~3岁婴儿的早期教育方法、心理保健措施、亲子游戏的方式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简便易学,是广大父母培育子女过程中必备的参书。 目录 第一章 身心生长与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一、生长发育规律 2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3 第二节 体格生长 4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和测量方法 4 二、体格生长评价 7 第三节 各系统发育 8 一、头部发育 8 二、胸部发育 9 三、腹部发育 10 四、骨骼发育 11 五、牙齿发育 11 第四节 神经和心理发育 12 一、神经心理发育规律 13 二、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16 第五节 青春期发育 17 一、体格生长 17 二、内分泌变化 18 三、性发育 19 四、心理发展 19 第二章 营养与饮食 第一节 营养基础知识 22 一、能量需求 22 二、营养素要求 23 第二节 婴儿喂养 27 一、母乳喂养 27 二、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 29 三、辅助食品的添加 32 四、断母乳 33 第三节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饮食 33 一、幼儿膳食 33 二、学龄前儿童膳食 35 第四节 中小学生饮食 36 一、营养需要 36 二、饮食安排特点 37 三、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38 第五节 儿童患病时饮食原则 38 一、保证基本需要量 38 二、选择适当食物 39 三、注意合理烹调 39 四、适当安排餐饮 39 第三章 生活照顾和护理 第一节 家庭环境 42 一、居室要求 42 二、环境卫生 43 第二节 安全措施 44 一、居室安全 44 二、电器安全 45 三、热器安全 45 四、远离危险品 45 五、玩具安全 45 六、外出安全 46 七、防止窒息 48 八、安全教育 52 第四章 日常护理 第一节 新生儿护理 54 一、保暖 54 二、皮肤护理 54 三、口眼护理, 55 第二节 清洁卫生 56 一、盥洗 56 二、沐浴 57 三、理发与剪指(趾)甲 59 第三节 合理衣着 60 一、尿布 60 二、被褥 60 三、衣裤 61 四、鞋袜 61 第四节 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 62 一、户外活动 62 二、体格锻炼 63 第五节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4 一、睡眠习惯 64 二、进食行为 65 三、清洁卫生习惯 66 四、排便习惯 66 五、户外锻炼习惯 66 六、在玩中培养好习惯 67 第六节 定期身心检测和预防接种 68 一、定期系统儿童保健检测 68 二、预防接种 70 第五章 婴幼儿(0~3岁)家庭亲子游戏 第一节概述 76 一、亲子游戏的作用 76 二、亲子游戏的实施原则 8l 三、父母在亲子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82 第二节 新生儿亲子游戏(出生至28日) 83 一、俯卧练抬头 83 二、直抱练竖头 84 三、松包活动全身 84 四、面对面逗引 84 五、抚摸和轻语 84 第三节 2~3个月亲子游戏 85 一、练抬头、抬胸、拉坐 85 二、伸手碰触能抓握 86 三、练听声发音 86 第四节 4~6个月亲子游戏 87 一、练抬胸、翻身 87 二、练拉坐、靠坐到独坐 87 三、练靠坐和手的动作(摇、拍、推) 87 四、多看、多听、多摸 87 五、找妈妈游戏 88 第五节 7~9个月亲子游戏 89 一、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 89 二、独坐练双手活动 89 三、母婴对坐认五官 90 四、听话做动作 90 五、会表示好恶,听懂“不” 90 第六节 10~12个月亲子游戏 91 一、练习扶站到独站 91 二、从扶走到独走 91 三、鼓励发单音节表达要求 92 四、配合妈妈穿衣袜 92 五、共阅画书哼儿歌 92 第七节 1~1.5岁亲子游戏 93 一、练独立行走 93 二、爬上爬下真开心 93 三、听命令做简单事 93 四、握笔乱涂、玩积木 94 五、用勺自喂和喂妈妈 94 第八节 1.5~2岁亲子游戏 95 一、练肢体动作 95 二、认方圆、大小 95 三、玩我问你答游戏 96 四、练自己选择物品 96 五、学会分享、合作 96 第九节 2~3岁亲子游戏 97 一、玩“跟我做”游戏 97 二、练手的多样功能 97 三、练讲外出所见所闻 97 四、学习数数 98 五、鼓励自己的事自己做 98 第六章 儿童少年心理保健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100 第二节 儿童心理与养育 102 一、“吃奶像三分”的道理 102 二、母乳喂养与婴儿身心健康 103 三、“逗”、“抱”与婴儿心理发育 104 四、正确认识奖与罚 105 五、“三岁看八岁,八岁看到老”的科学道理 107 六、中美儿童养育的对照 108 第三节 早期智力开发 113 一、早期智力开发的含义 113 二、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 115 三、早期智力开发的方法 116 四、早期学琴、学画的条件 117 第四节 性心理与性道德 118 一、青春期性知识教育与心理辅导 118 二、中美青少年早恋、早婚的反差 126 第七章 儿童心理障碍 第一节 行为障碍 132 一、顽皮儿与多动症 132 二、品行问题 138 三、咬指甲与顽固性习惯 145 四、抽动症与秽语抽动综合征 147 第二节 情绪障碍 152 一、自卑与忧郁 152 二、怕黑暗与恐怖症 157 三、儿童焦虑症 159 四、怕去托儿所与分离性焦虑 163 五、学校恐怖症与考试紧张症 165 第三节 性格问题 169 一、性格与性格问题 169 二、逆反心理与敌意对抗 174 三、发脾气与暴怒发作 176 四、怕见陌生人与社会退缩 179 五、过分照顾与依赖性 18l 六、幼稚与成熟迟滞 184 第四节 儿童期常见的个别特殊症状 187 一、睡眠障碍(夜惊、梦魇与梦游) 187 二、语言障碍(口吃、口齿不清与发育性语言障碍) 194 三、进食障碍(偏食与异食癖、暴食症、节食与厌食症) 202 第五节 儿童性心理卫生问题 209 一、男(女)扮女(男)装与性识别障碍 209 二、性心理与手淫 212 三、女童手淫与挟腿综合征 215 第六节 学习困难 216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表现与鉴别 216 二、学习困难的处理 221 第七节 智商与低智 223 一、什么是智商 224 二、低智的表现 226 三、低智的分级 228 四、低智的病因 230 五、低智的治疗 231 六、低智的预防 234 第八节 儿童少年期精神失常 235 一、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235 二、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236 三、婴儿痴呆(崩溃性精神病) 240 四、儿童反应性精神病 241 五、癖(拔毛癖、洁癖、恋物癖) 242 六、思维障碍 244 七、感知障碍(错觉、幻觉) 248 八、儿童少年适应障碍 251 第八章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监测与疏导 第一节 儿童多动症量表的应用 256 一、多动症量表的内容 256 二、多动症量表的评分标准 257 第二节 儿童行为量表的应用 257 一、行为量表的内容 258 二、行为量表的评分标准 258 第三节 心理疏导 259 一、预防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 260 二、家庭治疗的必要性 267 第九章 儿童心理障碍的行为治疗 第一节 系统“脱敏”疗法 270 一、治疗指征 270 二、操作方法 270 三、病案举例 274 第二节 冲击治疗与暴露疗法 275 一、治疗指征 275 二、操作方法 275 三、病案举例 276 第三节 模拟疗法 279 一、治疗指征 279 二、操作方法 279 三、病案举例 280 第四节 操作性处理法 281 一、治疗指征 281 二、操作方法 282 三、病案举例 282 第五节 阳性强化法 283 一、治疗指征 283 二、操作方法 283 三、病案举例 285 第六节 消退法 285 一、治疗指征 285 二、操作方法 286 三、病案举例 287 第七节 惩罚法 287 一、治疗指征 287 二、操作方法 288 三、病案举例 288 第八节 矫枉过正法 288 一、治疗指征 289 二、操作方法 289 三、病案举例 290 第九节 暂时隔离法 290 一、治疗指征 290 二、操作方法 291 三、病案举例 291 第十节 经典的条件反射疗法 292 一、治疗指征 292 二、操作方法 293 三、病案举例 293 第十一节 认识疗法 293 一、治疗指征 294 二、操作方法 294 三、病案举例 295 第十章 小儿推拿 第一节 常用手法 298 一、推法 299 二、揉法 300 三、按法 30l 四、摩法 301 五、捏法 302 六、掐法 302 七、运法 303 第二节 常用穴位 303 一、头面部穴位 307 二、胸腹部穴位 309 三、腰背部穴位 313 四、上肢穴位 315 五、下肢穴位 321 第三节 小儿保健推拿法 322 一、基本保健法 323 二、健脾和预防疳积 323 三、养阴清热通大便 323 四、增强体质防感冒 324 五、清热利湿防疰夏 324 六、强身壮骨助生长 324 试读章节 一、神经心理发育规律 1.感知觉发育 (1)视觉:新生儿瞳孔有对光反射,能短暂注视近距离(15~20厘米)的物体;1个月开始出现头眼协调,视线跟随可达90度;2~3个月头眼协调好,视线跟随达180度;4个月颜色视觉开始发育;6个月则能看到远距离物体;8~9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较长时间看3~3.5米以内人、物的活动;18个月能区别形状;2岁会区别直线与横线,喜看图画;3岁能区别基本色(红、黄、蓝、绿);4岁起视敏度迅速发育;5岁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视深度已充分发育;7岁视力可达1.O;10岁能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能接住从远处掷来的球。 (2)听觉:新生儿有良好的听觉灵敏度;3个月能把头转向铃声;6个月对母亲语音有反应;9个月能寻找来自不同高度的声音;l岁能听懂自己名字;2岁能听懂简单吩咐;3岁后可精细区别不同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善。 (3)皮肤觉(触觉、温觉、痛觉):新生儿触觉高度发达,抚触能起促进神经发育的重要作用,温觉灵敏,痛觉较迟钝;2个月起对痛觉有痛苦表示。 (4)知觉的发展:5~6个月知觉开始出现萌芽;1岁认识物体永存;2岁掌握物体名称;3岁开始辨别上下、大小;4岁能分辨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完全正确辨别方位;7岁后时间知觉逐渐发展。 2.运动的发育:包括大运动与精细运动 (1)大运动:新生儿动作不规则、不协调;1个月俯卧位能抬头片刻;2个月能俯卧抬头45度;3个月能俯卧抬头90度;4个月俯卧位时能以肘支撑抬胸,垂直位时头转动自如;5个月能扶坐;6个月能翻身,扶腋下站立时双下肢可支持体重,并自动跳跃;7个月能独坐片刻;8个月能爬;9个月能扶住栏杆站立;10~11个月能扶着栏杆行走;12个月能独立片刻,部分小儿开始独走;13~15个月独走稳;18个月能扶栏上楼梯,能倒退走;2~3岁能双足离地跳;4~5岁能奔跑,会独足站立、单足跳。 (2)精细运动:新生儿两手握拳;出生至2个月握持反射存在,紧握触手物;3~4个月手松开,双手能在胸前互握,对递给他的有柄物体能短暂留握;5个月能抓起摇荡鼓;6~7个月双手能各拿1块边长2.5厘米的方木,并能将方木在两手间递交;9~10个月能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体,能用拇食指钳起小丸,但腕部仍贴桌面;12个月用拇食指指尖摘起小丸,不需腕部支持(垂直摘);15个月能搭方木两块;18个月能搭方木3~4块,开始用笔乱涂;2岁能搭方木5~6块,会画直线,逐页翻书;2.5岁能搭8块方木;3岁会画圆,用筷子夹物;4岁能画“+”;5岁会画方形,开始学写字;6岁会画三角形,能折纸;7~8岁会画菱形;10岁能画立体图。 3.语言的发展新生儿会啼哭;2个月能发元音a、u;4个月会笑出声;6个月会发唇音(ma);8个月会发重复音节(baba、mama),但无特定意义;9~10个月会模仿发音,懂得成人某些要求并作出反应(如“拍手”、“再见”等动作);12~18个月为理解语言阶段,12个月懂得某些人及物体名称,约50%小儿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18个月能听懂50个词,会讲10个左右词,但个体差异较大;18个月后语言能力迅速发展;2岁能讲2~3个词构成的简单句;3岁掌握词汇量急剧增加,能说出姓名、性别,会唱简单儿歌;4~5岁能叙说事情或讲故事;6岁说话流利,语法正确。P13-14 序言 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儿童的成长状况决定着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将儿童培育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成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重任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来共同负担和完成,其中给予孩子生命的父母,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最为深刻和久远。幼年早期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照顾、教育是构筑一个人品性素质最重要的基础,将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目的是将21世纪育儿新理念、现代科学育儿新知识和具体适用的育儿操作新技巧等传授给父母,这有利于培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儿童自降生世上,脱离母体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他们在身心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在日长夜大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成人,主要是父母来为他们安排生存和生活所需。在抚育照顾中家长要通过接触孩子,了解和熟悉其秉性脾气、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给予恰当的安排,因而掌握不同年龄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和心理智能发展的特征,对父母来讲十分重要。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养育小儿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抚养培育儿童的具体实施要具备相关的日常生活照顾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和本领,本书第二、三、四章中论述了这方面内容,帮助父母如何来照料子女一天24小时的生活安排。第五章介绍了家庭亲子游戏,重点谈论O~3岁婴幼儿如何通过游戏进行早期教育,在亲子游戏中发展其认知、运动、语言、思维、社交、品德等智力和非智力功能。第六、七、八、九章的心理保健则着重告知家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防治常见儿童心理行为偏异的各种处理方法。目前对儿童健康的观念是不仅要体格健壮少生病,还要心理平衡和社会适宜,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人,才能一生生活幸福美满,才会成为对人类社会有用的人。第十章的小儿推拿,简单介绍中国医学宝库中推拿的特殊技术,以及为促进小儿健康,防治常见病的实用方法。 希望这本书能对身负育儿重任的家长们有所帮助,使你们在艰难漫长的科学育儿系统工程的道路上走得轻松愉快,硕果累累。 曹莲华 刘湘云 忻仁娥 2005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