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敌人的刺刀,他们大义凛然;面对冰冷的铁链,他们昂首阔步;面对幽黑的枪口,他们视死如归。这就是我们坚贞不屈的爱国者,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用躯体扑平了走向光明的道路,他们用忠骨构建起了共和国的大厦。然而,是什么让力量促使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是他们不甘屈辱的英勇斗志,是他们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也更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致死不渝的热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族魂--历代爱国者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林成益//叶宝生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面对敌人的刺刀,他们大义凛然;面对冰冷的铁链,他们昂首阔步;面对幽黑的枪口,他们视死如归。这就是我们坚贞不屈的爱国者,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用躯体扑平了走向光明的道路,他们用忠骨构建起了共和国的大厦。然而,是什么让力量促使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是他们不甘屈辱的英勇斗志,是他们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也更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致死不渝的热爱。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修订了《民族魂——历代爱国者的故事》一书。在书稿付梓之际,我们想说,书中那些光明磊落、傲骨嶙峋的爱国者只不过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一个缩影。“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伟大的爱国先躯们,正是中华民族的脊骨与骄傲。由是,编写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深深感到:奋袂而起,振兴中华,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我们殷切期待,我们亲爱的读者,在掩卷凭窗之时,能有一种不可压抑的理性冲动,一种誓将血与肉、智和力献给我们伟大祖国的冲动。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曾得到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北京师大、江西师大、浙江师大和上饶师院的教授们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宝贵史料。于此,我们一并表示深挚的谢意,并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成书的领导们,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编 者 2005年8月 目录 1/前言 3/爱国诗人屈原 7/持节牧羊的苏武 12/精忠报国的岳飞 16/豪气长存的辛弃疾 20/威武不能屈的文天祥 24/抗倭名将俞大猷 27/抗倭名将戚继光 30/收复台湾的英雄郑成功 33/禁烟英雄林则徐 36/爱国化学家徐寿 39/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 43/台湾爱国志士徐骧 46/甘为变法牺牲的谭嗣同 49/誓死不降沙俄的寿山 52/义和团首领张德成 55/爱国外交家杨儒 60/英雄义士景延宾 63/革命军中的马前卒邹容 66/中华女杰秋瑾 69/“炸弹大王”喻培伦 73/黄花岗烈士林觉民 76/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冯如 79/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宋教仁 82/为革命鞠躬尽瘁的黄兴 85/护国运动主将蔡锷 88/为祖国争气的詹天佑 91/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95/为革命献身的廖仲恺 98/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06/革命的“苦行僧”楷模陈延年 111/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陈乔年 116/板仓“骄杨”杨开慧 120/“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恽代英 124/革命的理论家宣传家蔡和森 128/“恨不抗日死”的吉鸿昌 132/重伤不下火线的谢子长 136/中共的“四川才子”刘伯坚 140/“八七”会议的主持人瞿秋白 147/“血染东南半壁红”的方志敏 151/陕北著名红军将领刘志丹 155/巾帼英雄赵一曼 159/“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 163/抗战牺牲第一将佟麟阁 167/“抗日爱国将军”赵登禹 172/“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 177/“誓与孤城共存亡”的抗日将领王铭章 182/“八女投江”的领头雁冷云 186/东北抗日骁将杨靖宇 190/“学界泰斗”蔡元培 193/“军人的楷模”张自忠 199/“八百抗日壮士”的指挥者谢晋元 205/冀东抗日名将包森 209/“黄埔新星”、八路军的优秀将领左权 213/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217/“北伐名将”、新四军的杰出将领叶挺 22l/铁骨铮铮的朱自清 224/“千古功臣”杨虎城 228/“华侨旗帜”陈嘉庚 232/红军惟一的女将领张琴秋 236/台儿庄血战的敢死队长王范堂 240/后记 试读章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节”。每到这个时节,我国人民都要包粽子,南方一些地方则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之所以会有这种风俗,那是因为与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有关。 屈原(约前340-前278年),名平,出生于今湖北秭归,幼时聪颖好学,稍长就满腹经论,熟悉各国形势,很懂得治国兴邦的道理,20岁时,参加楚国朝政,官为“左徒”(仅次于宰相)。热爱祖国的屈原,希望能通过辅佐楚怀王来实现他革新政治的主张,在内政上举贤任能,彰明法度,外交上东联齐国,西抗强秦,让楚国强盛起来,从而实现祖国的统一。 当时,有秦、燕、齐、楚、赵、魏、韩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由于楚国统治集团中顽固保守的势力比较强大,政治腐败,楚国的国势已由强变弱。屈原革新政治的正确主张,曾一度得到政治上动摇不决的楚怀王的支持。然而,腐朽没落的贵族官僚对屈原被重用和他的政治主张,则十分嫉妒和反对,想方设法进行挑拨离间,并多次觅机进谗言想陷害屈原。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楚国顽固保守势力头子上官大夫趁屈原不在场的时候,竟无中生有地对楚怀王挑拨说:“大王你叫屈原草拟国家法令,这是大家知道的。但每个法令公布后,屈原都说是他的功劳,并说楚国没有他谁也不行,根本未把大王你放在眼里,你说气人不?”这时,怀王的幼子子兰也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昏庸无能、轻信多疑的楚怀王听后,对革新事业动摇了。屈原据理力争,楚怀王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发怒疏远了他。不久,屈原的官职由左徒降为三阊大夫,管些无关紧要之事。但屈原仍然关心楚国的前途,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贬官后,楚国的腐朽势力得势了。秦国见有机可乘,就派出宰相张仪携带许多珍宝财货到楚国,贿赂上官大夫、子兰和怀王的宠姬。张仪向怀王建议说:“秦国的敌人是齐国,如果楚能同齐国断绝交往,秦王愿送大王六百里土地。”屈原洞察这是秦国的阴谋,旨在破坏齐楚关系。他虽不在其位,但为了祖国的安危,他仍然挺身而出,大声劝告怀王不要上当。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竟轻易宣布同齐国断交,然后派人到秦国接受赠地。可是等到楚齐两国断交后,张仪却赖了账,否认要送六百里地给楚国的事。楚怀王闻之恼羞成怒,马上发兵去攻打秦国,结果两战俱败,不但得不到那六百里地,反而将原属楚国的汉中也丢了。怀王后悔不及,于是重新起用屈原,命他出使齐围,商谈重建楚、齐友好关系。秦国害怕了,就主动提出愿退还汉中土地的一半,向楚国讲和。怀王声言不要地,只要张仪的头。大胆的张仪竞真的送上门来了。张仪用重金收买了贪心的大臣靳尚,接着又身带珍宝偷偷去拜见了楚怀王最宠信的妃子郑袖。结果郑袖一阵枕头风便将怀王吹昏了,怀王稀里糊涂地就把张仪放跑了。等到刚刚胜利完成同齐国谈判任务的屈原回到楚国,得知张仪已被放走的消息时,他痛心地对怀王说:“为什么小杀张仪?”楚怀王这才追悔不及。 后来,屈原又识破秦国耍弄的另一个阴谋,那就是秦国提议秦、楚两困联姻,并要怀王到秦国出访,实际上是想扣留怀王作人质。屈原洞察这一切,忠心劝告怀王,不要相信虎狼般的秦国,千万别去。但怀王不听忠谏,去了秦国。公元前299年,怀王被秦国扣留,并被逼割地,丧权辱国。怀王忧愤成病,不久便死在秦国。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坏人充塞朝廷,屈原终被削职流放,流放到源水和湘水一带。 屈原不因自身遭到流放而叹气,他伤心的是,楚国这样下去,很快便会灭亡。但他并未绝望,他对祖国的山川依然留恋;他对祖国的人民仍然关心。他唱道:“愿遥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他还以“狐死必首丘”的典故,喻指自己宁死也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去享受荣华富贵。 屈原被流放二十年来,终年飘泊,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但在任何逆境里,他都宁折不弯,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向腐朽势力妥协。他说:“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漫长的流放岁月里,这位一身凛然正气的爱国诗人,写下了许多光照日月,惊天泣动鬼神的不朽诗篇。二十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两湖,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他的著名诗篇《离骚》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在这篇长达三百七十多句的抒情诗中,屈原尖锐地揭露了楚国黑暗势力的丑恶嘴脸,进发出疾恶如仇的斗争精神。他写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意思是:由于那些结党营私的人,只知道苟且偷安,楚国的前途越来越黑暗;难道我会怕自己遭殃,我怕的是楚国的危亡!他慨然大声疾呼:“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屈原为了追求真理勇敢探索的伟大气魄。 在屈原流放期间,楚国的国势日趋衰落,公元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郢都。祖国危在旦夕,屈原报国无门,万般无奈,只好放声哀吟:“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庶”意思是说,无限的牵挂和伤感盘旋在我的心房,眼前苍茫,不知何处是我立足的地方。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日,屈原徘徊在长沙附近的汩罗江畔。他面容憔悴,心疲力竭,面对着脚下滚滚的江水,心潮汹涌,起伏难平。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然而这大好的江山眼看就要沦落敌手,自己也将成为亡国奴。想到此,他简直不敢再想下去,自己救国救民的政治主张已无法实现了,他为无法挽救祖国的灭亡而感到绝望。他仰望长天,悲壮地唱起自己所写的《怀沙》诗篇: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意思是说,我面前只有一条死路,但我为了真理绝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光明磊落的君子呵,我将以你们为榜样。一代旷世之才,中华民族之精英,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歌罢立即抱起一块大石头,纵身跃进了滚滚的江水之中。大地悲咽,江水恸哭。屈原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诗,但流传至今的仅有二十多篇。这些诗,是他用血泪谱写的、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记录和艺术结晶;这些诗,真率地表现了他的为人和气质。透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共爱憎的生动画面。屈原的不朽作品,不仅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人民所传诵。 屈原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敬仰、所怀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把屈原以身殉国的五月五日这一天,当作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又为什么要将粽子抛入江水之中呢?据民间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人民非常怀念他,就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汩罗江中,使鱼儿吃饱,别去伤害他们尊敬的爱国诗人。后来这种风俗传遍了全国,甚至传到朝鲜、日本和南洋各国。那为什么这一天还要进行龙舟竞赛呢?据说就是为了要把这位爱国诗人从水中抢救出来。 屈原以死殉国的精神是爱国的精神,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忠魂!爱国魂!中华民族之魂!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光照日月!(P3-6) 序言 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崇尚民族气节,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她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无数爱国先躯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苏武持节牧羊,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詹天佑筑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孙中山毕生追共和,林觉民血洒黄花岗,张自忠壮烈殉国,左权热血谱写春秋……这些为了祖国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大和繁荣而英勇献身的爱国志士,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颂和敬仰。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充满着团结、进步、战斗、胜利的瑰丽史诗。其间最激动人心的篇章,无疑是中华各民族那光焰万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永耀日月的爱国主义业绩。 19世纪40年代以来,我们的祖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渊薮。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饱尝忧患,历尽艰辛,忘我搏斗了110个春秋,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这期间,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叶挺、杨开慧、赵一曼、刘志丹、马本斋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灿若晨星,不愧为中国人民的骄傲。 为了给广大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读物,普及历史知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我们精选了60位历史英雄人物,并将他们的事迹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广大青少年可以从这些故事里,领略民族魂的光辉,振奋精神,发奋图强,振兴中华。本书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读物,又可作为第二课堂的选用教材,还可作为学习历史课和语文课的辅助读物。 值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13亿炎黄子孙团结一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更有其不可低估的重要现实意义,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光荣使命。因此,我们的最大心愿是,衷心地期望广大读者能从这本读物中汲取有益的启迪和获得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智慧和力量。 编 者 200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