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越来越多的富豪、老板在你身边崛起,你又有什么感想?你又能从他们的创业经验中学到了什么呢?你知道怎样才能成功创业,自己也成为一个别人羡慕的老板吗?
黄光裕、陈天桥、丁磊、刘永好……这些起家的亿万富翁们,他们分布在零售、游戏、IT、制造等各个行业,他们亲身创下的企业如今都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他们创造了百万、亿万的财富,甚至对某些行业和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挖掘第一桶金的大胆决策到企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的经营战略,这些杰出的领袖式人物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表现也许会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启发。
本书详细地叙述了这些亿万富豪个性迥异,单他们有着惊人的共性:眼光敏锐,行动果断,有着超强的自信和非一般的毅力和魄力。黄光裕从来不会坐等一个策划书修改到标点符号;陈天桥在自己沉溺电脑游戏中时察觉其中的巨大商机;丁磊在人们对互联网还发蒙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额财富……他们对财富的嗅觉远超常人。
借鸡生蛋——黄光裕的惊人财技
成功总有方法,积累财富同样也需要方法。那么,中国内地首富黄光裕的聚财绝技是什么呢?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绝技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借鸡生蛋”——借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借钱也有技巧,也分境界。同样是借钱,有的人借了钱却没钱还,有的人借了却能以钱“生”钱,成为一代富豪。黄光裕,一个没有显赫背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其貌不扬的广东潮汕小伙子却运用自己的惊人财技,以自己借的钱,成长为拥有105亿元资产的富豪,成为胡润“2004年中国富豪榜”的首富。黄光裕,这个农民的儿子,他用18年的时间成功经营了国美电器,平均每天黄光裕的口袋中就会被塞进159.8万元。“黄光裕有着惊人的财技”,这是对黄光裕成功之道的普遍看法。那么,黄光裕是如何运用自己“借鸡生蛋”财技的呢?
1.借银行的钱
出身贫寒的黄光裕借的第一笔钱是银行的3万元,正是这一笔在今天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钱成为黄光裕开启自己财富帝国大门的钥匙。黄光裕兄弟就是用从银行借来的3万元贷款承包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国美服装店,然而目光敏锐的黄光裕发现家电行业的前景应比服装及其他行业更为广阔,于是,他们转向经营家电零售。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诞生。黄光裕踏上了通往财富的道路。
精明的黄光裕特别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积累自己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当家电行业还处于卖方市场时,黄光裕就已经开始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了。为了促进产品的销量及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黄光裕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打报价广告,此举引来了众多消费者争相来国美购买电器。此后,黄光裕的这种做法被不少商家竞相模仿,《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十分红火,“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开始朝连锁方向发展,陆续开了不同店名的门店,如“国豪”、“亚光”、“恒基”等,大概得有六七家之多,至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形。
黄光裕借助银行的3万元贷款,从无到有,创办了国美电器,并使其形成了一定的连锁经营趋势。
2.借生产厂家的钱
以银行3万贷款起家的黄光裕面对国美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不断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国美电器的资金只能从银行借贷吗?还有没有不需要成本的借钱方式呢?黄光裕想到了向生产厂家“借钱”的方法。众所周知,家电生产商大多都会受到家电大卖场的“期负”,而国美电器可以算是个中翘首。黄光裕采取包销的形式,直接和上游的家电生产厂家对话,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以从生产厂家“借”到钱。对比国美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苏宁,国美每年从上游厂家中获得了20.33亿的周转资金,而苏宁每年还要自己掏腰包。国美在用别人的资金壮大自己,而苏宁不得不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华夏证券的分析师曾指出,尽管苏宁电器在毛利率上只比国美电器少0.05%,但国美电器的净利润却是苏宁电器的3倍。这就是黄光裕“惜鸡生蛋”的杰作。
3.借股民的钱
黄光裕非常精明,敏锐的他发现了资本市场这个借钱不需要还的地方。于是,他积极行动,准备国美上市。2004.年6月,黄光裕让市值只有2亿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个行动还没有实施之前,人们认为黄光裕的所有财富仅有46亿左右,而此次交易,黄光裕仅是拿出了22个城市的国美电器的65%权益,市盈率高达48倍。黄光裕“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于一夜之间就“到手”了88亿元。
国美“曲线”上市后,黄光裕借助利好消息刺激,4个月内两次配售部分套现,3次减价后以每股3.98港元在市场出售,这次配售成功为黄光裕套现近11.94亿港元。2004年12月,国美第二次配售,以每股6.25港元的价格,配售2.2亿股。黄光裕再次大笔套现13.75亿港元。短短几个月,25.69亿港元被装进了黄光裕的口袋,黄光裕本人在国美电器的持股量也由74.9%降至65.5%。黄光裕尝到了向股民借钱的甜头。
可见,“借鸡下蛋”——借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事业一卓就是黄光裕的生财技巧。那么,当黄光裕将国美推上市以后,他下一步会借什么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呢?
黄光裕的答案是要借21世纪最贵的——人才。
黄光裕曾对媒体说过:“包括国美未来的CEO,我都在寻找。”“这些人选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不会有地域和国籍限制,就像国美开店没有限制一样!”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只有抓住人才,一个企业才会有前进的希望。而全球化的人才策略是否就是黄光裕开始攀登全球首富宝座的开始呢?这一点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于钱财。黄光裕认为:要赚钱,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感觉。
“企业能不能做大,关键是能不能付出和创新。这个模式应该能得到复制。如果不能够复制,只靠你自身的话,都觉得很悬,没有把握做大。国美做到一定时候,我就考虑做连锁店。”
他说,1995年,他就开始考虑发展连锁经营了。
“当时,我花了4天时间去日本考察零售业,看了很多家商场。我感觉到,他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做。他做到了,我也想到了。这对我的信心和以后对事情的把握有很大的好处。”
这就是他时常挂在嘴上的“感觉”。他认为,赚钱的秘诀就是要找到“感觉”,开始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
“你要做成事,首先要自己去分析。喜欢不喜欢并不是太重要,懂不懂商业也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感觉。没有这个感觉,可能只是一个游戏。”
“有了感觉之后,就要有想法。做什么行业是不重要的,只要你有想法。然后尽快来塑造你这个企业。”
“我做事的习惯是,方向一旦明确,一般有三成把握我就去做。我要求速度,尽快实施。我不会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规划书的标点符号都改清楚。”
他还以自己为例,“我当时的目标比较模糊,目标越高越模糊。这个目标是可以调整的,偏左偏右都可以调整。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要敢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就不用做任何事了。然后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为什么黄光裕能够成为中国大陆的首富,而我们还在为区区几万几千元苦苦奋斗?在看到黄光裕的发家史及奋斗史后,我们是否能从中学到一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
仿佛一夜间,我们身边的富翁不再是当年令人艳羡不已的万元户了,一个个千万、亿万富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煞费苦心的人们编织了富豪榜,富豪们天文数字的财产以及他们年轻的面孔不啻一声声惊雷,让那些还在为衣食住行奔波忙碌的普通人既羡慕,又崇拜,还夹杂了些许心酸的嫉妒和怨天尤人。
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的财富之旅又是何等的神奇?财富的背后有无掩藏的罪恶?我们感叹,我们好奇,我们揣测,我们思索,我们探讨,我们追问,他们凭什么?
我的朋友陈晓,从事财经宣传工作多年,她有幸能接触到这些成功人士,对他们的成功,对他们迅速累积的财富,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当拜读了她这部基于搜集大量资料和采访相关人士而成的《暴富时代——中国新富豪传奇》书稿时,我看到了一些成功者们曾经走过的路。这些亿万富豪个性迥异,但他们有着惊人的共性:眼光敏锐,行动果敢,有着超强的自信和非一般的毅力及魄力。黄光裕从来不会坐等一个策划书修改到标点符号,陈天桥在自己沉溺电脑游戏中时觉察其中的巨大商机,丁磊在人们对互联网还发蒙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额财富……他们对财富的嗅觉远超常人。而成功之旅从来都是荆棘丛生,多少创业者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多少创业者倒在成功前的最后一级石阶上,固然有运气及外部的因素,但自信、毅力、魄力恐怕是更大的影响因素,这些如今功成名就的富豪才子,无一不经历过创业的生死挫折。陈晓曾采访过一位曾经小有名气的创业者,他不无感叹:“我要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国美了: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黄光裕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斗志的人们来说,财富其实并不遥远;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对于那些成天怨天尤人、坐等机会、心怀嫉妒的人们来说,财富离他们实在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