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滚石》、《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人物》、伦敦《每日电信报》、伦敦《卫报》、《出版家周刊》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2004年年度最佳图书!
富有启迪的,诗意的,热情的,与机智的东西,相互交织,《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迪伦的思想和影响力。迪伦的声音不同于一般的美国人:精神丰富,投入,富有想像力与节奏感。用他无与伦比的叙事天赋与优美表达——那正是他音乐的标志性特点,鲍勃·迪伦《像一块滚石》变成了对于生命,以及帮助塑造了一个人及其艺术的那些人物与地点的深切反思。
这部非凡的著作,探究了鲍勃·迪伦人生历程中的许多重大时刻。通过迪伦的双眼和他开阔的知性,我们可以看到1961年前后的格林尼治村,那年他第一次来到曼哈顿。迪伦眼中的纽约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富有魔力的城市——烟雾弥漫、通宵达旦的派对;文学的觉醒;短暂的爱情与牢不可破的友谊。挽歌式的观察不时被记忆之刺所打断,尖锐,坚决。从新奥尔良,到伍德斯托克、明尼苏达,并直指西部,《像一块滚石》是对那些非常年代的密切而热情的个人回忆。
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本书出版以后,获得了如潮的好评:有媒体把它与克鲁亚克的《在路上》相提并论,也有媒体说它写作手法直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更有媒体称迪伦为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
路·莱维(Lou Levy),利兹音乐出版公司的头儿,带我乘出租车去西七十街的皮提亚庙,给我看那个袖珍录音室,“比尔·哈雷和他的彗星”乐队曾在这儿录制了《昼夜摇滚》——接着我们去了五十八街和百老汇街角杰克·邓普赛(Jack Dempsey)开的餐厅,在那儿我们挑面朝前门窗户的一个红皮沙发座坐下。
路把我介绍给杰克·邓普赛,这个伟大的拳击手。杰克朝我挥了挥拳头。
“你看起来太轻了,不像搞重量级的,你得再长几磅肉。你还得穿得更像样,看上去更锐利一点——当然到了拳击台上,你并不需要太多衣服——别怕下手太重。”
“他不是拳手,杰克,他是写歌的,我们就要出他的歌了。”
“噢,是嘛,那我希望过不了多久就能听到它们。祝你好运,孩子。”
外面刮着风,散乱的云一缕缕地飘着,雪花在闪着红色灯光的街上打着转,城里人都穿得臃肿,急匆匆地来来回回走着——戴着兔毛耳套的销售员玩着沿街叫卖的把戏,还有卖栗子的小摊贩,蒸汽从锅炉孔里冒出来。
所有这些都不重要。我刚和利兹音乐签了合同授权出版我的歌,也不是什么值得推敲的大买卖。我还没写出很多歌。路预支了我一百美元作为将来的版税,让我签了合同,我对此没有意见。
是约翰·哈蒙德(John Hammond)带我去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带我去见了路,叫他关照我。哈蒙德只听过我两首原创作品,但他预感到会有更多。
回到路的办公室,我打开琴盒,拿出吉他拨弄起琴弦。房间里杂乱不堪——一箱箱的乐谱堆得老高,不同音乐家的录音日期张贴在通告牌上。黑胶唱片和贴着白色标签的醋酯唱片挤在一块,还有那些娱乐明星的签名照,光鲜的人物照——杰瑞·维尔(Jerry Vale),阿尔·马蒂诺(Al Martino),安德鲁姐妹(The Andrews Sisters)(路娶了她们中的一个),纳·金·科尔(Nat King cole),帕蒂·佩奇(Patti Page),板刷头乐队(The Crew Cuts)——几台落地式卡带翻录机,一张深褐色的木质大书桌,上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路把一个麦克风放到我面前的书桌上,把线接到一台卡带录音机上,他嘴里一直叼着一支外国大雪茄。
“约翰对你期望很高,”路说道。
约翰就是约翰·哈蒙德,伟大的星探,他发现了无数重要的艺术家,许多录音史上的伟大人物——比莉·霍莉黛(Billie Holiday),泰迪·威尔森(Teddy Wilson),查理·克里斯蒂安(charlie christian),凯布·卡罗维(Cab Callowayr),本尼·古德曼(Bernly Goodman),贝两伯爵(Count Basie),莱昂奈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这些艺术家创作的音乐回响在美国人的生活里。他把所有这些带到了公众眼前。哈蒙德甚至主持了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的最后一场录音。他是个传奇,纯粹的美国贵族。他的母亲来自航运大亨范德比尔特家族,约翰在卜层社会长大,生活舒适惬意——但他并不满足这些,而是追随了自己的真正所爱,音乐,特别是热爵士、灵歌和布鲁斯的热烈节奏——他用一生支持并捍卫这些音乐。没人能阻挡他的路,他也没有时间来浪费。我简直不能相信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我是清醒的,他让我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这件事让人如此难以置信。这就像是个编出来的故事。P3-5
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本书于2004年10月出版后,获得了如潮的好评:有媒体把它与克鲁亚克的《在路上》相提并论,也有媒体说它写作手法直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更有媒体称迪伦为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这些评论我们姑妄听之,每个人自会有自己的判断。
本书的翻译前两章由徐振锋执笔,第三至第五章由吴宏凯译出,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后朱雪峰及胡宝平、王玮两位博士对第三至第五章作了校订。书中个别的人名首次出现时,迪伦以全名称之,其后便多用简称,考虑到读者对此不难理解,故本书并未对此作统一,而是按简称的音译译出。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1月
这里是另一个鲍勃·迪伦……本书揭开了这位大众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纱,展现一代才子尽情释放生命的风采……
——《今日美国》
一本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我们早就知道迪伦会写,然而我们没有想到他会写得如此出色,没有想到这位摇滚老江湖可以用如此的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眼光回顾往昔的岁月。
你在这里听到迪伦无与伦比的声音,他的抑扬顿挫,他冷面幽默的机智,他玩弄词藻的本领以及各种惊心动魄的回忆——所有一切都讲得非常漂亮。原来迪伦竟然在追忆过去,想象当年人们的面貌、穿着和谈吐的时候竟然有种普鲁斯特式的风采。
尤其引人入胜的是,本书献给读者一份心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作品的真谛:迪伦几十年来在若干采访中极为吝啬地散落的思想火花。本书为读者开辟了一条理解作者思和艺术的通道,对于迪伦而言,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交接点,迪伦一方面在寻找一种让整整一代人有共鸣的声音,替他们说话(尽管他自己并不情愿如此)。另一方面,他又在积极复兴他游吟诗人的传统。
——《华盛顿邮报》
本书真正的文学价值在于迪伦为自己年轻的自我设计的那种叙事语气,它是如此动人心弦……不失为一本让人焕发、璀璨动人的读物。
——《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犹如迪伦的“权威作品”,像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样充满活力……令人颤抖的隐喻一再出现:午夜,谋杀,火。读这本书就好像是滑倒在一位诗人的身上,一位我们同时代的诗人。
——《人物》
本书的每一行都……回荡着这位令人心醉神迷的歌星活力飞扬的呐喊,1961年他首次在纽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本书成为继《在路上》和格斯里《驶向光荣》之后美国艺术家命运的精湛记录。
——《观察家》
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隐私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开创时代——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的作品,揭示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滚石》
一本让你惊讶不已的书……以非凡的魅力再现了作者激动人心的创造力。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