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漱溟全集(4)(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第四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目录

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梁漱溟

礼记大学篇解说伍庸伯口述梁漱溟等编录

礼记大学篇通释严立三

礼记大学篇伍氏学说综述梁漱溟

伍庸伯与陈亚三先生论学

 释孟子尽心章陈亚三

 伍先生答陈亚三书伍庸伯

 伍庸伯先生的讲话伍庸伯

 伍陈往复论学书读后记梁漱溟

伍庸伯先生传略梁漱溟

严立三先生事略梁漱溟

中国——理性之国

著者告白四则

旁观者清

 ——记英国哲人罗素五十年前预见到我国的光明

前途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怎样去认识老中国的特殊

第三章 两个疑问之提出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斗争的自发性和无产阶级

革命的自觉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与主观努力(上)

第六章 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与主观努力(下)

第七章 绝大难题的解决过程(上)

第八章 绝大难题的解决过程(中)

第九章 绝大难题的解决过程(下)

第十章 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第十一章 从自发到自觉——从身到心

第十二章 申论社会发展规律

第十三章 试为解答前一疑问(上)

第十四章 试为解答前一疑问(中)

第十五章 试为解答前一疑问(下)

第十六章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

第十七章 宗教在中国

第十八章 古先中国人理性早启(上)

第十九章 古先中国人理性早启(下)

第二十章 试为解答后一疑问(上)

第二十一章 试为解答后一疑问(中)

第二十二章 试为解答后一疑问(下)

第二十三章 汉族所以拓大无比之理(上)

第二十四章 汉族所以拓大无比之理(下)

第二十五章 前进的中国、倒退的苏联

第二十六章 试论中国今后对世界的贡献(上)

第二十七章 试论中国今后对世界的贡献(下)

第二十八章 从中西风俗人情之异谈到社会

进入共产阶段的难易

散 篇 论述

 (1914年一1927年)

谈佛

儒术

晚周汉魏文抄自序

对于筹安会之意见——致《甲寅》杂志记者

国文教科取材私议

佛理

无性谈

司法例规序

中华学友会宣言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答陈仲甫先生书

启事(二则)

征求研究东方学者

在孔子哲学第一次研究会上的演讲

唯识约言

研究孔子哲学者注意

自动研究

关于佛学辨明

一个人的生活

答陈嘉蔼论因明书

论学生事件

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

背诵暨考试的必要

关于讲授唯识哲学课的启事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录

宗教问题讲演

唯识家与柏格森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扉页照片题记

对于罗素之不满

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

在晋讲演笔记(十篇)

 一、中国民族今日所处之地位

 二、合理的人生生活

 三、我从少年到现在的行事

 四、印度佛教与流传到外国的佛教之不同

 五、如何奠定现在的国家

 六、如何可以使人的行为合理

 七、中西医学比较观

 八、吾人的生活与家庭

 九、中西两方教育所注重之不同

 十、今日的中国与工业

合理的人生态度

就“好人政府主义”致胡适

沈著《家庭新论》序

评谢著《阳明学派》

曲阜大学发起和进行的情形并我所怀意见之略述

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致胡适

槐坛讲演之一段

孔家哲学史(提纲)

梁漱溟启事

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我之人生观如是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并述我自己的人生

 态度

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

梁漱溟启事

办学意见述略

重华书院简章

吾侪当何为

卫中先生自述题序

致《北京大学日刊》函

梁启超复书跋记

关于《教育与自由》

 ——致瞿菊农

介绍卫中先生的学说

(1928年--1937年)

请办乡治讲习所建议书

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

村政问答记

北游所见记略

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

哀启

试读章节

宇宙间一事一物莫不有其历史发展。学术,一社会产物也;一面随社会之发展而发展,又一面学术本身自有其发展。儒学发展史非我所敢谈,其早熟于春秋,中绝于汉唐,复兴于宋明之世,一一尚待阐明其所以然。至宋大程子出,而著《识仁篇》,盖其时势需要,抑亦时机成熟。朱子阳明各家之学,要亦各有其时。今伍、严两先生所以有其贡献于斯学者,殆亦其时则然邪?两先生处在宋明之后数百年,既睹解书聚讼历久莫决之苦闷,而为己为人尤痛感功夫莫得其路之一大问题;同时,其于前人为说为学所有得失之数亦渐分明。其有此发明足以补前贤之所未及者,虽日心裁创见,正自有其缘会与条件在;其殆亦为儒学发展至此所宜有之事乎。吾固非谓两先生于斯学之造诣成就更贤于朱子阳明也,然吾敢信朱子阳明复生,必自弃其说而大有取于两先生之说。

(右方所为叙文,1963年暑期着笔于大连休假中,而未及完成;今续成之,如左。1965年3月漱志)

从儒学自身历史发展言之,历经宋、元、明、清,递传至伍、严两先生,其存乎个体生命之修养如何且不论,其形著于意识足以供后人学习之所资者(尤其是伍先生)确乎其大有进于前,深可庆幸。然从中国面临世界形势发展之近代史来看,则中国此时固沦于衰败,遭受其有史以来之最大困厄,而儒学亦为时人摒弃,同遭空前未有之厄运。盖数千年间中国之拓大绵久,依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发展自始不以宗教作中心,而依于周孔教化。其卒也,以此而兴者即以此而衰,曾食其利者亦必承其弊。改革势不容己,儒学屏退自为事所应有。今也,幸以共产党四十余年之努力奋斗,中国得从衰败而崛兴而蔚起,前途光明之极。顾儒学则由清季之奖西学,“五四”之拮孔家,与夫今日之反封建,讫未见有否极泰来之象。然则儒学其从此遂为过时的一种学术资科而已乎?世有通人,宜不存此浅见。

两先生自是有其信心的;而愚之信此学,从而信两先生也,亦不敢后。严先生所为《礼记大学篇考释》一书成于抗日战争末期,时际艰难,印刷窳劣之极,又讹夺纷出。印出数百本,先生用以分赠知交朋友,其果知重视而保存之者殆亦不多其人。既不出售于市坊问,外人知之者甚鲜。苟不重为印刷流布,其必绝而不传。伍先生一生谈学而不著书,传与不传一听后人,毫不介意。苟不为之纪录其词,宣扬其义,则其湮没司以立待。愚暨诸友既就先生口说者编录成书,又为综述一文加以阐发。凡此皆须付印问世。于是而有两家解说合印之念。此即叙文所由作也。然而究在何时付印,不敢知也,窃愿及身贝之耳。脱不及见,当以属之愚子若孙。

“世界未来文化,恰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此言愚发之四十四年前(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儒学昌明盖正在今后之世界。时人不有所谓“科学预见”,者乎,愚固不虞其所愿望之竟虚也。七十三叟梁漱溟识。

P21-22

序言

出版说明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以漱溟行业。

梁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晚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为便于各界人士研究和查考,中国文化书院受著者家属委托,特将其著述编成全集,请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唯因历经战乱,屡有散失,已难收集齐全。经多方查找及各界支持,现搜得已刊与未刊文字五百万字左右,编为八卷,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分类,类中依年代排列,文前附以必要的版本或出处说明。预计三年内出齐。

《梁漱溟全集》第八卷中书信、日记及《思索领悟辑录》的编辑工作主持者为梁培宽、梁培恕同志,《答美国学者艾恺先生访谈纪录摘要》整理工作的主持者为田镐、孙明磊同志。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

1992年1月

再版说明

《梁漱溟全集》于1989年出版第一卷,至1993年全部八卷出齐,前后历时四年。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决定予以再版。

由于第一版距今已很长时间,而且各卷次出版时间不一,给读者购买带来了不便,所以此次进行了重排,并一次推出。

此次再版,除对第一版中的错讹之处作了校订之外,另外增补了两篇文章,一为《(人心与人生)自序》(第三卷),一为《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第六卷)。

庞朴先生对此次再版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梁培宽先生做了大量的校订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后记

八卷本《梁漱溟全集》编辑出版工作,到今天算是完成了。1988年秋开始筹备的时候,曾预计三年内出齐;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拖长了两年,让读者久等了,十分抱歉。但它的出版正巧赶上梁先生百岁诞辰,多了一层意义,又是幸事。

梁先生生前曾经说过,他的某些文章,由于时过境迁,不再有什么保存价值;另外某些论点,随着认识深化,已有了重大变化;因此,他不甚主张编纂全集。我们则考虑到,作为一代宗师,梁漱溟先生的言论和活动,涉及多方,著之竹帛,已然成为历史的一个部分,也早已成了世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应该出版全集,而且要不厌其全,哪怕是片言只语,寸帛尺简,都应该极力搜集,公诸于世,并保持其历史原貌。这样做,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梁先生的纪念;当然也就为关心者、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但是,由于梁先生学术兴趣广泛,活动领域普遍,加以历史频变,生涯久长,要想无遗漏地收齐他的全部文章书札和演讲记录,即使是已经公开发表了的和留意保藏着的,都已十分艰难;更不用说那些未尝披露,未能保存和无法辨认的了。我们一直在努力。全集编成之后,便又发现了《人心与人生》的《自序》和一份审阅过的演讲记录,以及一些信函。估计今后还会有所收获。待到积累一定数量后,当以补遗的形式出版,力臻完善。

这套全集的编纂,是梁漱溟先生生前好友、学生和家属协力的成果,也是各卷编者精心劳作的产物;它的出版,则由于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鼎力赞助。谨此一并志谢。

庞朴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1993.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