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郑和航海之谜/郑和下西洋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施鹤群
出版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郑和为何下西洋?郑和船队怎样组成?郑和船队到过哪些地方?郑和下西洋途中进行哪些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为何长期被淹没?这些问题长期被研究者忽视,成为谜题。而本书将一一为您解开谜底,给您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往事。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涵括了多学科的知识。看故事,长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郑和下西洋中的航海之谜,包括郑和为何下西洋,郑和船队怎样组成,郑和船队到过哪些地方,郑和下西洋途中进行哪些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郑和下西洋为何成绝响,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为何长期被淹没等谜题。本书知识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一、郑和家世和郑和下西洋

墓碑诉说的显赫家世……………………………………3

少年马和斗乡绅的传说…………………………………7

苦难的少年时代…………………………………………9

“靖难之役”的功臣……………………………………11

郑和姓名的由来…………………………………………13

七下西洋为何故…………………………………………15

 二、郑和船队的组成与准备

从“禁海”到“宽海”……………………………………21

船队统帅是郑和…………………………………………26

郑和船队指挥部………………………………………28

郑和使团的文职人员………一…………………………34

郑和船队的军事人员和装备……………………………38

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人员和航海准备…………………41

郑和船队的医务人员和医疗保障………………………45

郑和船队的后勤人员与后勤保障………………………47

 三、郑和船队的足迹

西洋在哪里……………………………………………54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57

郑和船队从刘家港起锚远航……………………………59

郑和船队在长乐太平港候风……………………………63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程………………………………72

郑和船队的中转站和活动基地…………………………78

郑和船队到达了非洲……………………………………81

郑和船队到过美洲吗……………………………………83

 四、郑和下西洋途中的友好交往

古里国建碑庭………………………………………………89

苏门答腊封王仪式………………………………………92

旧港设立宣慰使司………………………………………95

淳泥国王来到中国………………………………………97

锡兰山寺布施……………………………………………101

占城举国欢腾迎郑和……………………………………104

支持满刺加独立…………………………………………106

西洋远国竞献珍禽异兽…………………………………llO

  五、郑和下西洋中的军事活动

武力扼制安南王的侵略扩张……………………………115

兴师动众于爪哇丛林……………………………………118

歼灭海盗陈祖义…………………………………………120

锡兰山战役………………………………………………125

缉拿何八观………………………………………………127

擒获苏门答腊伪王………………………………………128

 六、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贡献

维护了海洋安全和边境稳定……………………………135

发展了睦邻友好和平外交……………………………138

传播了先进的中国古代文明……………………………141

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144

引发了古代海外贸易高潮………………………………147

完善了古代航海技术……………………………………152

创造了远洋医学保障方法………………………………155

开创了海洋调查先例……………………………………158

启动了生物科学考察……………………………………161

 七、评说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为何成绝响……………………………………167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的比较……………………………173

郑和航海奇迹为何被埋没………………………………177

郑和唤醒了国人的海权意识………………………………181

试读章节

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就开创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陆上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汉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为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朝首先贯通了近海航道。汉武帝不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扫清近海航道上的障碍,贯通了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北仓河口的海上航道,沿海1 800公里的海岸线,可以畅通无阻。接着,汉武帝又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远洋航道的开辟。最先开辟的是北方航道,目的地是朝鲜、日本,这是最早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后,开辟了南方航道。出海港是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目的地是黄支国,故这条航道又称“徐闻、合浦南海道”。这是一条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汉朝,经过唐朝的大力发展,在宋、元时期已有一定规模。宋朝,东南沿海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对外贸易的主渠道的海运。到了元朝,继续奉行发展海上贸易的政策。

在唐、宋、元发展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基础上,到了明代,出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不仅畅通了已经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海上贸易,还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开拓了新的海外市场。由于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海外贸易中,中国输出的主要货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丝瓷之路。

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近三十年中,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中国与西洋,即东南亚、非洲等国家与地区的海上交通和贸易渠道,巩固、扩大了海上贸易,还延伸了海上丝瓷之路。1413年,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途中,中国远航船队首次航行至忽鲁谟斯,开通了中国通往波斯湾航线。在这期间郑和船队中部分海船组成的分船队由锡兰山分航,驶往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然后,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直达非洲东岸木骨都束(今日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不刺哇(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境内)。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通了中国至东南亚、直至非洲的航路,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中国与东南亚、非洲各国的经贸往来,使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演变,瓷器的贸易量剧增。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江西景德镇专门为郑和下西洋生产出口瓷。从文献史料上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均进行瓷器贸易。据《明史》统计,在宣德时期,景德镇一次就烧造瓷器44万件。

明代永乐、宣德年问,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特别受到西洋各国人民的欢迎。青花瓷是下西洋时期的创造,其原料是“苏泥勃青”,又称“回回青”,“苏泥”产自苏门答腊、“勃青”产自加里曼丹,是下西洋期间由这些国家的使臣作为朝贡物品带人中国。苏泥勃青的引入产生了明代青花瓷。为了保持青花瓷的声誉,防止次品外流,景德镇御窑将落选的瓷器砸碎,埋在御窑附近。今日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发现的大量碎瓷体就是当年生产出口青花瓷留下的。

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完善了印度洋航路。在15世纪以前的有关印度洋航路中,只有出发地、目的地、行程天数和大致方位。郑和下西洋对有关印度洋航路进行了详细记载,包括航向、航程和针路。而且有关印度洋航路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历史记载。郑和下西洋到达过的印度洋沿岸国家、地区,都有航路记载,就在《郑和航海图》上记载的就有30处之多,大大地开拓了印度洋上的航路。P.144-147

序言

江苏太仓浏河镇。在浏河流入长江口处,水面宽阔,一望无边。各种各样船舶来来往往,有客船、货船、游船、渔船。远处江面上波浪滚滚,一个接一个的波浪汹涌而来,波浪拍打岸边,激起阵阵浪花。600年前,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船队就从这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远航。郑和七次下西洋创造了航海奇迹,也造就了航海史的一个谜。

从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先后率领200余艘远洋海船和两万七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30余国,郑和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航行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是世界航海史的奇迹。

郑和是受明成祖朱棣皇帝的派遣,七次远航,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实现明成祖的政治、军事、经济目标。郑和下西洋是一次精心准备、严密组织的远航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朝廷组织的远航活动,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规模空前的远航船队。

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明代永乐年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极盛时期,国势强盛,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高度发达,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明成祖改变了“禁海”政策,对外实行友好睦邻政策,需要郑和远航,出使西洋。而郑和的出身、经历及他的才能、品格、献身精神,使他有条件、有能力领导规模宏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创造出航海奇迹。

郑和七下西洋,动用二百多艘海船,组织二万七千余名官兵,历时28年,行程数万海里,经过南海、东太平洋、印度洋,到达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无可比拟的。

郑和七下西洋,对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及亚、非国家之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在郑和下西洋途中,郑和使团进行了一系列友好交往活动,传播中华文明,传播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当地人民传授诸如建筑、挖掘、种植等生产技术,传教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生活知识,为当地人民治病、送药。郑和下西洋途中的所作所为,为各国人民所缅怀,在郑和船队访问过的国家,至今保留有郑和遗迹,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郑和的传说和故事。

郑和下西洋既是航海奇迹,又是航海之谜。郑和下西洋充满了谜题:郑和为何下西洋,郑和船队怎样组成,郑和船队到过那地方,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途中进行哪些外交和军事活动,郑和下西洋为何成绝响,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为何长期被淹没,这些谜题至今未完全破解,成为历史学家、郑和研究者的研究课题。

为了向青少年读者介绍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奇迹,介绍郑和下西洋中的谜题,笔者花了一年多时间,阅读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文献资料,研究了专家、学者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走访、聆听专门从事郑和研究的学者有关郑和下西洋论述,参观了在南京、太仓、长乐的郑和纪念馆及在那些地方留下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遗迹、遗物,动手编写了这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科普读物。

《郑和航海之谜》是一本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编写的一本综合性科普读物,从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历史、地理等多种角度介绍了航海史奇迹——郑和下西洋,还对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谜题进行了多视点介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多位郑和研究专家的帮助和指导,特别要感谢杨梗教授、席龙飞教授、辛元欧教授、马光汝先生、黄守萍女士、曾国新先生,他们在百忙中接待自己,给予帮助和指点,还要感谢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太仓市郑和研究会、长乐市郑和研究会的领导、专家的帮助和支持。本书所介绍的观点、所引用的数据及资料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他们的著作及其研究成果,特别是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郑和研究》杂志及其组织、出版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对此,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他们表示敬意。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还参考了郑和研究专家郑鹤声、郑一钧的有关著作,特别是郑一钧所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论郑和下西洋》,并引用了他们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和史料,对此表示谢意。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老同学吴运海及母校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的帮助、支持,对此表示谢意!

由于笔者知识浅薄,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