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颇具有文化价值。本部以连环画形式而著,以工笔线描取胜,吸取了古版小说绣图木刻艺术手法的优秀传统。
《梁祝》和《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向来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在民问文化中占有显要的位置,为海内外民间文化和民俗学者所瞩目。近年,有关部门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把《梁祝》等民间传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昆曲、古琴巳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此名录,民间剪纸、《梁祝》等民间传说也浮出水面列入议程。就这些情况而言,有关梁祝文化的书籍是颇有出版和研宄价值的。
就这部《梁视》连环画而言,图画所附的图稿上的文字全为繁体汉字,可推此图绘于1949年的解放前。而画面以外所附的文字说明均为简体汉字,具有“阶级利弊”等用语,从语境上分析是解放后加上的文字说明。但正如顾颉刚在研完《孟姜女》时所注意到的:”民问故事是会得变迁的”,“歌谣、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会得随时随地变化。”这也就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民问传说会有不同的解读法的必然。
和本系列另一本《三笑缘》相比较,《梁祝》连环画在艺术水平上比《三笑缘》略为逊色,虽两邵连环画均以工笔线描取胜,也均吸取了古版小说绣图木刻艺术手法的优秀传统。民间绘画大师张光宇和现在仍高寿健在的张汀先生就都给现代连环画艺术创作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西洋画、日本卡通画大流行的现代中国,守护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大众化、民俗内涵,是很有意义的。立足于此,则整理出版这些旧版连环画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在纪念安徒生诞生二百周年之际,文化界、读书界谈到当今少午儿童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正越来越知道得甚少;同样,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视》等民间传说,现代中国人也知之越来越鲜了,而神话、童话、民问传说保存着人灰美丽的童年,其魅力是现代任何文化形态永远取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