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著名篆刻家韩天衡近年来课徒及自创的印稿近二百例,每例均撰以文稿及实物展示,将起稿、构想、修改等一一披露,探幽抉微、深入浅出,由表及里,金针度人,对篆刻学习及创作者都有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改瑕归正(韩天衡评印改印)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韩天衡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著名篆刻家韩天衡近年来课徒及自创的印稿近二百例,每例均撰以文稿及实物展示,将起稿、构想、修改等一一披露,探幽抉微、深入浅出,由表及里,金针度人,对篆刻学习及创作者都有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内容推荐 韩天衡先生的篆刻作品,在强手如林、名家辈出的现代印坛,独树一帜,有“韩派”之说,享誉海内外。 其冶印,传统基础深厚,以秦汉碑额之草篆为主,旁参汉玉印、古瓦当、鸟虫印和楚简,熔铸古今,灵动生姿,别开新面。创作注重篆法、章法,无论大局细节,潜心推敲,追求理想,设计称意,方付之奏刀。尤借重刀法,冲、切、披、削、凿、击,随心所欲,行当所行,止当所止,心手双畅,把握得非常到位。创作激情之余,又善于“冷处理”——琢磨推敲,往往待以时日,精益求精;深思熟虑后,才稍加点击刻凿,小心收拾。此种“改‘瑕’归正”的精神,贯穿于构思、走刀、修饰的创作全过程,以取得更上层楼、出新立异的境界。 目录 前言 茅子良 上篇绪言 评改课徒印稿 骨气 茶香延年 安心是乐更无方 洪洋之玺 长安 五百名贤祠 大干弟子 天气晚来秋 书生之色 一苇可航 浩然正气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袁印龙海 补牢 天上人间 咏梅 柯岩 二丁堂 毗庐精舍 五福一日寿 干佛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不在乎一二次失败 西冷寻梦 仁者寿 天天校园 泉落白云间 出水莲 出水莲 仁者寿 仁者寿 大吉羊柯岩吴其中 文章有神交有道 守望相助 一树梅花一放翁心声万物 谷音涧 乐此不疲 手造溪山别有春 三羊开泰 豪吟驱长鲸 生若浮 进步 持盒诗稿 各得其宜 甲由 胡蔚印信 龙须沟今昔 鼓浪屿 守默轩 三阳开太(泰) 得金室 豪爽 奋武司马 梅花虎子升酒 堆得辛偃阳平家丞 丰年永康 王老丁印 请关爱老人 宛翁长乐 五福一日寿 灵隐归来 匡章大寿 芳翁 旭亭 自为佳好 彤天涌日 康父 观海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高军之印 李小鹏 九州书坛 己卯大吉 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飞流直下三干尺 行者无疆 姚养中印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文辞永宝唐吉慧印无邪有鱼 能醉胸中丘壑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佛陇冈上二枝花 下篇绪言 评改自创印稿 长毋相忘 心画 小聋 百乐斋 百乐斋 逸光 一日千里 新放 茜堂 味闲 冰斋 竺煜 干秋万岁喜祥 蒋海云 喜出望外 癸未大吉 虎兔(肖形印) 持而盈之 味书堂 存骨气 师村三四 大自在 万古 气象万千 青好堂 诗心文胆 大道必简 唐民辉相为民 千年之交 巨窟园 味闲 渠到水成 寻子山青 秀石 神畅 孺子牛 慎独 张登山 凹凸堂 何陋之有 郝英 三釜书屋 冷旭生鱼乐斋 豆萝室妄为 西冷不朽 茗琰 锲斋 郁文山馆 慎独田慧玲 丁丑 张金弟 安太平 松柏气节云水襟怀 莫一点 瑶泉泉抄韩汝华泉 乘云 蕖父 百乐 小寿三千 庚午 万紫千红 多思程多多 古艳 野平 天衡 古艳平常心是道 可染可染李鞍山王刚 秦同千乐天 老学生 悍秀 鱼水情 百事顺心 刘印海粟 于印茂阳 虎步 是有留人处 清心 黎明净土 江南徐子鹤 心驰物外 旧家上柏山中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自娱 豪气 留海心画意与古会 廖建钦 豆萝 千秋万岁 美意延年 堂堂堂 春洋 丁文勤顾淡淡丁书媛丁宁印 黄一刀 贵久 王印维工 清心 气贯长虹 凤历堂 多岐亡羊 童英强 等外 贵有恒 万豪齐力 天齐至尊 石癖 般若 乘物游心游乎至乐 白云上铁文广 白雪一支梅 西泠印社中人 和光同尘 山翠拂衣 李乃钏印 李虹 度年如日 试读章节 大千弟子 “大干弟子”,此学弟张炜羽所治(图例一),印作铁线篆式处理,总体尚称和谐。然篆刻之欣赏,初看全局,进而由全局至局部,即欣赏每一文字,再由每字的欣赏而玩味每一笔道。故一钮好的印章,既讲全局得体,而对于其中之一字,乃至字中之一笔,包括印之边栏都当耐看,经得起推敲。要言之,全印章法好,而其每个局部亦须好,失于一端,皆非妙制。 此印就字而言,“子”字结构过松,下部的留空太多,在类比的视觉下,则“大”字益见其小了。针对这类欠缺,吾对作者作如下提示: 一、“大”字之首笔,扩大弧度,呈半圆形,如是,与边栏更见协调。 二、“子”字上方缩小幅度,且将下笔之弧度扩大,呈向上半圆形,如此则字既紧凑,又与上端之“大”字遥相呼直。 三、用刀宜采用冲中寓披之法,如是,则线条更有流走温润之趣。 作者据吾之意见,遂刻出改稿(图例二)。P7 序言 韩天衡先生的篆刻作品,在强手如林、名家辈出的现代印坛,独树一帜,有“韩派”之说,享誉海内外。 其冶印,传统基础深厚,以秦汉碑额之草篆为主,旁参汉玉印、古瓦当、鸟虫印和楚简,熔铸古今,灵动生姿,别开新面。创作注重篆法、章法,无论大局细节,潜心推敲,追求理想,设计称意,方付之奏刀。尤借重刀法,冲、切、披、削、凿、击,随心所欲,行当所行,止当所止,心手双畅,把握得非常到位。创作激情之余,又善于“冷处理”——琢磨推敲,往往待以时日,精益求精;深思熟虑后,才稍加点击刻凿,小心收拾。此种“改‘瑕’归正”的精神,贯穿于构思、走刀、修饰的创作全过程,以取得更上层楼、出新立异的境界。 宋元以来,文人治印,历来多先篆后刻,以刀代笔。唯作者特别强调:“刀者,印之生命也。”且将用刀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作者基于“运刀是一种再现,更是一种升华”,所刻经刀法点化,钤出印稿,体现的是每一线条点画的浅浮雕立体感的凸现;三法化合印边,显现的是有血有肉、风骨或隽发或蕴藉的“形质神韵”,是一种文字(或图像或两者结合)艺术化的可读可视可感受可赏玩的意境外在之载体。 篆刻历来虽被视为小技,但小技却能在方寸之地生发出万千气象万般风情,也自有其大道至理在。由此,作者凡有所作,包括鸟虫篆印,刀法合一、变化入度、了无痕迹者,自能经久耐看,值得玩味。尤其黑白(雪泥鸦爪)、虚实关系之对立统一、和谐协调,作品奇崛中见平正,雄劲中见润泽,大凡自用印,普通百姓印到国家元首印,在在洋溢着艺术生命的活力及其特有的精气神。 古人有云,“名师出高徒”。作者对中外课徒印稿,也秉持一种推己及人、竞相上进、力求完美、教学相长的执著态度,认真评改点拨,再实践再认识;或上升到印学理论的高度,作一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索。 这部师生印稿评改集,突破了先贤如吴让之对自己印作,吴昌硕对王个移印■,仅注句评、久未刊行的时代特点。既可见作者“真诚为本,老实为用”的开放心态,又可视作许多精品的印谱集成、篆刻过程的演示实录。这种指点迷津、度人金针的示范性作用,已超越了一般谈艺录的功能,而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该书内容力避空洞玄虚的理论说教,精选典型印例同评改意见,改稿、重作同相关印论、哲理两相结合,直面评说,深人浅出,明白晓畅。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图与图、图与文,各各比照,读者将会恍然大悟——原来就相差这么“一点点”,略加修正,即面目不同而效果大异——原来,改“瑕”归正,并非原先想像的那么玄不可达、高不可攀。诚然,这些评改意见是作者长期积累的成果之体现。 这本大家“小”书尤其对于初学者,可以从评改中一点之粗细,一线之短长,一空之大小,一印之疏密虚实,一念之产生“瑕”正效果诸方面,经细心领会,将会获得启迪,加以理解后去改“瑕”归正。阅读这些指点迷津的传艺文字,会使你增强临习、刨作甚至出新的自信心,以及随之而来的想像力和变通力。这可以说正是本书的魅力之昕在,也是本书的示范意义之所在。 书中部分内容,前已拜读于《天衡印话》。可贵的是,作者不断返观多思,所撰评改意见,经修改充实增订,更见深入、透彻,更见辩证、全面,新意迭出,平和隽永。时下流行的“与时俱进”一语,只要践行落实,自能获得发展,故意义非凡。该书所写所刻、所思所改,正合乎此名句意蕴也。 这些年来,作者翰墨结缘已知老将至,头脑则一如继住保持着清醒:“在艺术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这个年龄,绝对不是我们坐下来欣赏自己果实的时候。科学家要多次的实验、分析、再实验,艺术家就更要尝试、探索与突破。齐白石不是晚年还在变法吗?因此我还要努力、加油。” 言为心声,印为心迹。对作者清醒的认识、辩证的论述,加上发展的眼光和行动,在此表示敬意。故遵嘱砍然为之,妥否当否,请读者明鉴。 茅子良 2006年6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韩天衡现任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任副院长),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鉴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人学教授,温州师范学院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