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进化与适应性企业战略进行研究,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加强企业对于战略管理的认识,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首先对演化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生物进化论、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及企业种群的生命进化理论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提出了健康企业的生命标准,对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战略观的认识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企业及企业种群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适应性企业与企业的适应性的含义及特征。作者从信念系统、边界系统、诊断控制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企业战略背景,从企业结构、能力和文化三个层面构建企业进化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战略三层次与战略管理的网状系统结构。对于企业及企业种群的进化能力,作者运用模糊数学和遗传算法进行分析。最后,作者提出企业只有以战略为中心展开工作,循环反复沟通与学习,使战略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才可能成为适应性企业。全书观点新颖、结构严谨、理论精辟、应用性强,很适合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与企业界的朋友一读。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经济合作加强,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更新换代,加之企业并购的浪潮风起云涌,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一齐向作为社会经济单元的企业席卷而来。企业在这种环境中经营,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难以把握。而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部商业机器,是一种机械组织模式,这种机械的观点严重制约了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当企业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元争又异常地激烈,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时刻保持互动。因此,学会进化是唯一的出路。本书对进化与适应性企业战略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加强企业对于战略管理的认识,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从而对我国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书首先对演化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生物进化论、自组织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及企业种群的生命进化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企业及企业种群进化模式、企业健康标准;进一步对基于进化理论的公司战略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提出基于进化理论的公司战略观和基于进化理论的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及模式,并构建企业进化能力监控体系,对战略行动方案、战略实施与监控进行系统研究,应用模糊数学和遗传算法对企业及企业种群的进化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本书阐述了构建聚焦于战略的适应性企业的过程与方法。
本书可供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大专院校师生、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对该领域有兴趣的朋友阅读、参考。
随着新世纪到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地域经济合作的加强、金融行业的风起云涌、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令人惊叹的更新换代速度、企业兼并收购的浪潮、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一齐向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企业席卷而来。企业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经营,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0岁,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5岁,而我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7.8岁,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
为什么有的企业兴旺发达起来,而另外一些与之相似的企业却消失了?为什么有的企业基业常青,而另外一些与之相似的企业却昙花一现呢?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在无奈、混乱的表象背后,是不是存在某种规律或动力?当我们专注于企业成长与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时,我们发现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的回顾和对当前研究现状的探讨,我们看到,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存在许多缺陷,阻碍了战略管理作用的发挥,无法指导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问题。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将企业视作是一部商业机器,是一种机械组织模式,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得以存活的前提是生产产品,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战略竞争。那么,在变化成为一种新的正常状态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由于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竞争又异常的激烈,为了企业的长期生存,企业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时刻保持互动,学会进化是唯一的出路。否则,等待企业的就是死亡。用达尔文的话来说,就是“增生、变化、最强者生存、最弱者死亡”。这种将企业视为生命有机体的观点足以让人为之振奋。从进化的视角我们认为: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而非机械组织模式;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成长,而非利润最大化;企业得以存活的前提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非生产产品;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与关系者之间的共生进化,而非战略竞争。
基于进化理论的公司战略研究旨在从进化的视角来重建战略思维,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战略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与经济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进一步渗透与交融,同时有效整合多种理论工具,为战略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实践的指导上更具有现实意义。P1-2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作“战略制胜的时代”,可以说,一个没有战略管理的企业,就如同没有灵魂,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也更无前途可言。因此,面对当今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企业必须加强战略管理,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着眼于未来,解决的是机会与选择的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战略管理是以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一系列协调的行动。
张铁男博士一直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现在把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化,形成了《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这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提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进化理论的适应性企业战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应用复杂性科学,对“战略”重新进行定义,提出新形势下“战略是企业与环境保持高度适应性的机制,作用于企业进化过程中某个时段和进化的整个动态过程”,并精辟地提炼战略的本质为“一种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对于这种系统,作者进一步构建了刺激——意识——反应战略管理模式与文化——结构——能力评价体系。这些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从该书的结构上看,张铁男博士对演化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生物进化论、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及企业种群的生命进化理论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提出了健康企业的生命标准,对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战略观的认识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核心概念——“基于进化理论的公司战略”的基本含义,并从企业及企业种群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适应性企业与企业的适应性的含义及特征。作者从信念系统、边界系统、诊断控制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企业战略背景,从企业结构、能力和文化三个层面构建企业进化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战略三层次与战略管理的网状系统结构。对于企业及企业种群的进化能力,作者运用模糊数学和遗传算法进行分析。最后,作者提出企业只有以战略为中心展开工作,循环反复沟通与学习,使战略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才可能成为适应性企业。全书观点新颖、结构严谨、理论精辟、应用性强,很适合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与企业界的朋友一读。
《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一书即将出版,我由衷地为作者感到高兴。该书凝聚了张铁男博士多年来的心血,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新成果,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这部著作既总结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经验,又提出了用以指导企业的新的理论成果与应用工具,既是张铁男博士前一阶段研究的总结,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完善下,相信张铁男博士会“更上一层楼”,不断勤勉、不断求索,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管理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柏洲
2006年1月
本人多年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与科研,深知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理论界对战略管理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管理思想为基础,研究的;h-向趋于多样化,本人致力于从生物进化、系统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对企业战略进行重新的界定和研究。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的确遇到很多困难,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柏洲教授,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使得我的研究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最终得以顺利地完成。李院长自身有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诸多的科研任务,在百忙之中对于我的文稿逐字校对,详细斟酌,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李院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个人品格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使我为之敬佩。
在此还要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位教授、老师,特别感谢刘希宋教授、傅毓维教授、梁静国教授、徐建中教授、范德成教授,他们在我的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关怀和指导。还有我的同事史丽萍教授、许广义教授、龚福麒教授、陈伟教授、李拓晨教授、于春红副教授等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他们帮我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我的妻子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本书的写作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她是我的精神支柱。
进化与适应性企业战略研究难度较大,涉及多种学科,本人在研究中借鉴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共同促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