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写了古徽州今黄山的茶,而是作者在徐徐展开着一件历史长卷,让我们细细读出了其源其流,看到了人文习俗,品到了水甘茶香。在字里行间,还闪出些做学问的课题,可以让你撷取其中一点去深究探索,恢宏成篇。从篇目结构和文笔看,绝无端起架子拿套话烦人,也无故作玄虚地用几个新词汇以示水平高深。而是像作者在徽州的一家古老的茶馆里呷着一壶茶和众人促膝摩肘地娓娓长谈,投缘且又引人入胜。作者还刻意地把徽州的自然风物居宅装饰揉合在茶里,宛若黄山火成岩的凝重丰富,黄山松石云泉的灵秀飘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徽州茶/品茶馆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读图时代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写了古徽州今黄山的茶,而是作者在徐徐展开着一件历史长卷,让我们细细读出了其源其流,看到了人文习俗,品到了水甘茶香。在字里行间,还闪出些做学问的课题,可以让你撷取其中一点去深究探索,恢宏成篇。从篇目结构和文笔看,绝无端起架子拿套话烦人,也无故作玄虚地用几个新词汇以示水平高深。而是像作者在徽州的一家古老的茶馆里呷着一壶茶和众人促膝摩肘地娓娓长谈,投缘且又引人入胜。作者还刻意地把徽州的自然风物居宅装饰揉合在茶里,宛若黄山火成岩的凝重丰富,黄山松石云泉的灵秀飘逸。 内容推荐 徽州茶历史悠久,传世的文字记载就有一千二百多年;徽州茶品种繁多,在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均榜上有名;徽州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营养丰富;徽州茶殊荣也多,仅祁门红茶就荣获过两次国际金奖。徽州茶文化更是积淀丰厚,历朝历代的茶诗、茶画、茶著举不胜举,茶人茶商更是成绩斐然、有口皆碑;吴裕泰、张一元等老字号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胡适,陶行知等也是爱茶之人,徽州茶风茶俗更是独树一帜……在当今中国,一个地区拥有如此丰富的茶资源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凤毛麟角。 翻阔《徽州茶》,就能嗅到徽州茶香。 目录 第一章 美丽富饶的古徽州/7 一府六县 神奇版图/7 山清水秀 美丽田园/19 富可敌国 徽州商人/27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徽茶史/33 江南地暖 故独宜茶/33 浮梁歙州 万国来求/42 茶号茶庄 各显神通/49 第三章 盛名远播的徽州茶/55 唐宋徽州 名茶崛起/55 明代茶品 松萝称雄/57 清时茶盛 屯绿祁红/65 今日徵茶 异彩纷呈/70 第四章 彪炳青史的茶枭雄/77 北达燕京 南及广粤/77 传奇茶商 功彪青史/82 痴情茶人 品茗说道/96 第五章 古朴典难的茶风情/114 茶道茶艺 韵昧浓郁/105 茶俗诗文 风采斐然/114 茶乡风情 古朴典雅/119 试读章节 第五章 古朴典难的茶风情 茶道茶艺韵味幽长 说到中国正宗的茶道,徽州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徽州茶道大致有富室茶、文士茶、农家茶、道家茶四种。 历史上的徽州人服贾四方,以商为命,打造出名垂青史的徽商。 徽商多富庶之户,他们十分讲究生活质量,建房要“四水归堂”、“五岳朝天”,室内陈设也十分考究,尤其突出的部位是厅堂。厅堂分上厅下厅,上厅上方悬挂大幅的中堂字画,通常为名家之作,下方是长案条桌,条桌上东面摆设大瓷瓶,西面置放木架插镜,俗称“东瓶(谐音‘平’)西镜(谐音‘静’)”,加上正中的座钟,谓“终生平静(钟声瓶镜)”,寓含主人祈祷经商平安顺畅之意。条桌前摆放着高级木料制作而成的八仙桌太师椅,整个组合肃穆沉稳,凛然高贵。厅堂两侧摆放茶几座椅,高低错落,排列有序。顶方板壁同样是名家的山水字画,壁柱则悬挂工艺精细的木质楹联,整个待客之所一派高雅风格。于这幽雅和谐的环境中,长幼相聚主客会晤断断是少不了茶的,于是庄重的富室茶就登场了。 富室茶的特点在于重排场重气派重器具,高堂花厅,华贵茶具,嫩芽新茶,一切以气度不凡,富丽堂皇为宗旨。茶具追求质地优良,造型高雅,饮者多为达官贵人和富贾豪商等。 华贵富室茶表演程序: 备具、备茶、赏茶、涤器、投茶、浸润、冲泡、敬茶、受茶、品饮十法。茶品选用上等徽州茶,茶具为粉彩滗盂、汤瓯、瓷壶。身着浅色旗袍的茶艺姑娘在柔美的音乐伴奏下,移杯动盏器皿轻碰,居然铿锵成韵;洗茗冲泡纤手轻扬,恰似玉环起舞;茶艺姑娘敬茶谢客举案齐眉,轻移莲步,如同彩云飘游;一道道精致曼妙的程序,使人生发一种飘逸之感。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誉,这里文风昌盛,重教尊礼成俗,各种学派纷呈,儒士才人辈出。文人雅士常相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话题必从茶里出。以茶助兴,物质里面见精神,高风雅韵,淡泊明志,宁静志远,以及怡情益思养性舒心,茶无疑是百里挑一的载体。 徽州人贾而好儒,儒雅成风,茶为至爱。文士茶最能显现徽州文人个性,其特点是重环境、重氛围、重程序。 P104-105 序言 人生恨不住徽州 ——《徽州茶》代序 徽州是碗永远清芬的茶。 徽州是坛永远醇香的酒。 《徽州茶》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写了古徽州今黄山的茶,而是作者在徐徐展开着一件历史长卷,让我们细细读出了其源其流,看到了人文习俗,品到了水甘茶香。在字里行间,还闪出些做学问的课题,可以让你撷取其中一点去深究探索,恢宏成篇。从篇目结构和文笔看,绝无端起架子拿套话烦人,也无故作玄虚地用几个新词汇以示水平高深。而是像作者在徽州的一家古老的茶馆里呷着一壶茶和众人促膝摩肘地娓娓长谈,投缘且又引人入胜。 中国茶文化活动从复苏到发展的速度,从茶著作的品种和数量,都比过去一千多年的总和还快还多,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学术研究工作方面,领导力量相对薄弱,“百家争鸣”的活跃程度还不够。表现在一些文字官场口号化,内容商业利己化,学术论文的拼凑积木化。特别是相互抄袭重复出版和以讹传讹现象已引起许多读者的不满。许多会议推动茶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无可厚非,但如果过繁过频,还都要印出一本论文集,那就容易流于形式和内容苍白了。这作为茶的母国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徽州茶自古以来在大江南北茶市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但近年出版的种种茶著作中,专写徽州茶的只在近三年才有一些,但都厚积薄发很有质量。让人读出了似徽商重义轻利讲诚信的传统精神,就像徽州古民居的朴素明快;就像徽州人的厚道坦诚。《徽州茶》的作者还刻意地把徽州的自然风物居宅装饰揉合在茶里,宛若黄山火成岩的凝重丰富,黄山松石云泉的灵秀飘逸,这种和谐的味外之味,也是其它介绍茶区的著作中少见的。特别是本书的作者担任着一定的职务,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挤出时间为徽州茶尽一份责任,他们写出来的字句没有居高临下、号令指示和官腔熟调的东西,实在是难哉矣,难哉矣! 我居浙北湖州,元代诗人戴表元有“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之说。湖州有山有水也有茶,有文化积淀又极适宜人居,然总觉纤细婉约有余,大气浑厚不足,尤其没有徽州人背一个包袱挟一把油伞就闯荡天下立业成功的坚毅豪迈气魄。元代诗人许是未能见到在他之后崛起的徽州,我为他存憾,并禁不住高喊一句:“人生恨不住徽州”。 谨此为序。 寇 丹 后记 带着诗意泡沫的徽州茶 徽州怪怪的。 青山如黛,绿水萦绕,白墙黑瓦,村庄隐约,不说; 徽商显赫,珠光宝气,奢侈豪华,富可敌国,不说; 徽学繁盛,流派纷呈,引人注目,成为显学,不说; 人才辈出,为贾为儒,为官为宦,无与伦比,不说; 黄山绝景,声震遐迩,徽州神秘,贯古通今,不说。 徽州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产,当然也可以不说。然而,今秋邂逅一位茶商朋友,他告诉一个秘密,引发我许多联想,从而改变了我的主意。 这位朋友毕业于安徽农大茶叶系,现供职在上海一家茶业贸易公司,多年来满世界里卖茶,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茶商,结识不少,然而老外却教了他一个辨别徽州茶的诀窍,使他震惊。 “是好茶,汤面上就一定有一层泡沫,泡沫多的,肯定就是你们徽州茶,尤其绿茶特别明显。” 同时他又说,这种方法是人家老外发现并使用的,至今茶界多数人不知道,茶的教科书上更找不着…… 朋友与我萍水相逢,初次见面,就告诉我这难得珍贵的辨茶方法,使我感动。中国茶可谓洋洋大观,干这浩瀚茶海中,轻易就能辨认出徽州茶,这更使我震惊,于是向他讨教原因。他说以前计划经济,茶叶出口均由国家计划口岸供货,各家公司集中后统一配送,再无二家,老外只好一个商家认到底;由于是各地茶叶大拼堆,老大老二一锅煮,口味一个样,即使发现一宗好茶,也无法找到产地,老外也只好一种口味喝到底。现在不同了,茶叶外贸放开,厂家多了,茶类多了,百花齐放,老外傻眼。但人家聪明,很快就从中找到了规律,看荣质的好差,最好的标准开汤看泡沫,多的好,少的不好;浓的好,淡的不好,白的好,黄的不好。同时老外又琢磨出,中国产茶三大山脉:天目山脉、武夷山脉、黄山山脉,黄山山脉的茶最好,理由就是:用这里的茶开汤,泡沫厚厚白白久久……… 徽州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质量上乘,荣誉等身,这些我们均知晓。至于泡沫多,我们当然更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殊不知这向来不被我们注意的东西,竟被老外用作了辨茶的武器,这真使我们开窍。如今市场经济,生产靠科技,营销靠文化,一宗商品是否有地位,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眼球依附度,“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老黄历。徽州茶是好,但这样的好要掀开来给人看,要淋漓尽致地展示。于是我们感到有责任,决心重新审视徽州茶;感到有机遇,务必大肆推介徽州茶,由此就有了一吐为快的冲动。 更要感谢北京读图时代公司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给了我们发泄感动的机会,宣泄冲动的平台,推介徽州茶的载体,使我们的每一句话都立正排队,形成阵营展示于此,供读者检阅。这也太重要了,再谢为感。 郑建新 郑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