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关于本文的意义、研究方法等,其存本文的“导言”中已经说得比较清楚,而此文尤为突出的是第一次对后稷传说做了全面的系统的考察和研究,第一次对后稷文化做了独立的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文献资料丰富,学术含量较高,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古代祭祀、神话传说、上古文学、先周历史、民俗学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社稷”中的“稷”——后稷是周人记忆中的祖先,也是传统祭祀中的谷物神,不仅受到古代史学家、经学家的极大关注,也在古代国家及民间的祭祀活动中占据极其突出的地位,对中国占代文明具有特殊的影响。由于后稷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影响,后稷研究不仅是史学、文学、经学等传统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也深层地介入了当代民俗学、神话学、历史人类学、原始宗教学、文化社会学、美学等比较活跃的当代社会学科的研究领域。所以,这一论题具有比较宽阔的学术空间。
序 詹子庆
导言 后稷文化研究综论
历史与神话之间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四节 后稷传说的特征
第五节 后稷传说的演变
上编 后稷传说的考察
第一章 后稷起源的传说
第一节 后稷的时代问题
一 尧舜禹时的传说
二 夏末商初的立论
第二节 后稷的地望问题
一 传统的陕西关中说
二 强势的山西晋南说
三 新起的山东台州说
第三节 后稷身份与族属
一 后稷身份问题的纷争
二 后稷族属问题的纷争
第四节 先周族起源蠡测
一 后稷是周人记忆之祖
二 后稷族当生成于夏区
三 后稷与不窑族的关系
四 后稷时代的社会性质
第二章 后稷农业事功的传说
第一节 《诗经》歌颂的农功
一 《生民》后稷农事的解读
二 《思文》后稷农事的解读
三 《闼宫》后稷农事的解读
四 《诗经》后稷农功传说的特点
第二节 后稷农业事功的放大
一 两汉史家概括的农功
二 后稷农功三事的辨析
三 依托后稷立说的辨伪
第三章 后稷“三封”的传说
第一节 “三封”说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封土”说的流传变异
第三节 “别姓”说的流传变异
一 “因黄帝旧姓”说
二 “不因黄帝姓”说
三 “迹一基一姬”字变说
第四节 “命官”说的流传变异
一 专任一职说
二 得任两职说
三 封爵说辨伪
第五节 授封者的三种异说辨析
第四章 后稷感生的传说
第一节 两汉今古文的纷争
一 两汉解读的不同文本
二 今古文纷争的要点
三 今古文纷争的背景
第二节 当代研究者的分歧
一 “帝武”与周人图腾
二 “三弃”与弃子习俗
第三节 感生传说的文化内涵
一 传说构成的文化因子
二 从母系向父系的过渡
三 感生观念与上帝攀附
四 弃婴习俗与人为神化
五 帝喾介入过程的考察
第五章 后稷其他的传说
第一节后稷个人家事的传说
一 名、号、字的问题
二 姜螈教之种树桑麻
三 “后稷元妃”姑氏
第二节 后稷其他事功的传说
一 “放帝丹朱”的传说
二 “西见王母”的传说
三 “冯弓挟矢”的解诂
第三节 《山海经》记录的传说
一 家系的不同传说系统
二 葬地传说的灵秀圣地
三 潜化神话及文化隐喻
下编 稷祀形态的考察
第六章稷祀文化综论
第一节“稷”的文化特征
一“稷”符号的文化内涵
二“稷”文化的异质同构
第二节稷祀起源的探讨
一 稷祀起源古今谈
二 稷祀起源之我见
第三节 稷祀的鼎盛与衰落
一 西周稷祀的鼎盛
二 东周稷祀的衰落
第七章 周人稷祀的形态
第一节 周代的祭祀制度
一 后稷与三大祭祀系统
二 后稷与等级祭祀制度
三 后稷神格的二重性
第二节 大祖宗庙的稷祀
一 庙制与大祖后稷
二 后稷太庙的祭祀
第三节 郊天配享的稷祀
一 郊祀后稷——天子之礼
二 冬至郊天——报本反始
三 正月郊天——以祈农事
第四节 社稷祈年的稷祀
一 社稷之间的关系
二 社稷的等级划分
三 社稷的基本模式
四 社稷的祭祀特征
第八章 稷祀形态的流变
第一节 国家稷祀的流变
一 战国稷祀的衰变
二 两汉稷祀的复兴
三 汉后稷祀的演变
第二节 民间社日与稷祀
一 社日祭祀的对象
二 民间社日的演变
三 社日的民俗特征
第三节 蜡祭与先啬司啬
一 蜡祭对象和目的
二 大蜡祭祀的演变
三 蜡祭飨农的古风
四 蜡祭的原始意韵
附录 稷祀文化的遗迹
晋南——稷神山遗迹
关中——后稷教稼台
北京——皇家社稷坛
长沙——地方社稷坛
附编 后稷、稷祀资料辑录
后稷资料分类辑录
后稷、姜螈、帝喾
后稷孕生与童年
后稷事功与职事
后稷时代及不窑
先周时代的世系
后稷祭祀
其他
后稷重要资料辑存
出土竹简后稷资料
《生民》前三章释读
《路史》后稷三考
附武王封古帝先贤之后
参考文献
后 记
出版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