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极富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性”这个概念,用以说明建筑与哲学、美学的内在联系。她精心收集了150余种参考文献,通过相当时间的哲学思辨、美学体验和雕塑师一样的语言修炼,加上250多个有助于自己和读者理解问题的注释,演绎成细腻、流畅而又深刻、动人的文字,附以图文并茂的、精彩的中外著名建筑实物的“证词”,行文中仿佛请来了老子、庄子、朱光潜、宗白华、张世英、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梁思成、贝聿铭、关肇邺……
前言
第一章建筑性问题的凸显
第一节哲人的视角:黑格尔与海德格尔
第二节建筑师的“宣言”:柯布西埃与文丘里
第三节建筑性:一个通则性(nomothetic)架构尝试
第二章建筑性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作为建筑的客观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建筑性
第二节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建筑性
第三节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筑性
第四节作为文化精神的建筑性
第三章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考论
第一节建筑性的观念现代性
第二节建筑性的话语现代性
第三节建筑性的范式现代性
第四章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认同
第一节与现代艺术共谋
第二节与现代科学互动
第三节与市民社会相生
第四节认同新趋势
第五章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图谱
第一节全息:贝聿铭的金字塔
第二节瞬间:杰弗逊纪念拱门
第三节精确:维特根斯坦建的房子
第四节多元:释巴别塔的隐喻
第五节显见:论双子塔的倒掉
第六章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面孔
第一节先锋
第二节颓废
第三节媚俗
第四节现代主义
第五节后现代主义
第七章建筑性的中国语境
第一节权势的转移:西方化/民族化的选择
第二节未定的传统:技术/艺术的调和
第八章建筑性的中国镜像
第一节本土建筑师的创作个案
第二节境外建筑师的思想殊相
结语
附论对“建筑意”命题的思考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