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经济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经济现象的剖析把握其本质,进而揭示经济事物运行的规律。财政运行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本书就是从财政运行的现象出发,对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财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探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理论财政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何振一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研究经济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经济现象的剖析把握其本质,进而揭示经济事物运行的规律。财政运行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本书就是从财政运行的现象出发,对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财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探索。 内容推荐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共同需要理论为主线,从人类社会再生产发展的历史全过程这个广阔视野出发,对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财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探索。具体内容由导言、财政本质论篇、财政分配客观数量界限论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篇及财政效果研究篇等组成。导言及第一篇,主要是对财政基础理论的各个主要范畴,进行了全新的再探索;第二篇,系统地剖析了财政分配存在客观数量界限的因由,并从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上,具体地研究了财政分配总量与个量的客观数量界限;第三篇,对财政分配及宏观调节两大职能的运行规律及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第四篇,对财政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并给出一系列评价方式和方法。 目录 导言(1) 第一篇财政本质论 第一章财政起源与发展(27) 第一节 社会共同需要产生与财政形成(27) 第二节 农村公社时期财政的发展(35) 第三节 原始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40) 第二章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46) 第一节 自然经济与财政(46)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财政(49)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财政(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60) 第三章财政分配客体辨析(67) 第一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属性(68) 第二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形态(73) 第三节 财政分配客体不同形态的作用(80) 第二篇财政分配客观数量界限论 第四章 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87) 第一节 财政分配量的客观性(87) 第二节 财政分配的客观层次性(93) 第五章 财政收支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二节 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界限(111) 第六章 财政支出基础性结构的数量界限(119)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0) 第二节 发展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5) 第三节 财政的积累与消费支出的客观数量界限(130) 第七章财政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数量关系(132) 第一节 财政与企业分配的数量关系一"(132) 第二节 国家与个人之间财政分配的客观数量界限(138) 第八章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的数量界限(144) 第一节 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必要性(144) 第二节 集中与分散的度与量(148)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上篇)分配职能实现形态 第九章财政收入取得形式(155) 第一节 财政收入取得形式的历史变迁(155) 第二节 泛税论辨析(165) 第十章税收范畴及其运行机理(171) 第一节 税收概念(171) 第二节 税收职能及作用(176) 第三节 税负转嫁问题析疑(180) 第十一章国家机关收费和国有财产收益(186) 第一节 国家机关收费原理(186) 第二节 政府的准收费制(190) 第三节 国有财产收益(193)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与财政关系(195)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实现方式(199)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念(199)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204) 第三节 财政支出实现方式(210) 第四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212) 第五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219) 第十三章财政收支实现的综合范畴(224) 第一节 公债(224) 第二节 国家预算(235)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下篇)调节职能实现形态 第十四章调节职能实现原理(247) 第一节 财政调节的内涵及其机制(247) 第二节 不同经济形态下财政调节功能的实现(252)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257)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念(257)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264) 第四篇财政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财政效果内涵及意义(271) 第一节 财政效果概念和特点(271) 第二节 讲求财政效果的意义(276) 第三节 提高财政效果的途径(280) 第十七章财政分配宏观效果的评价(284) 第一节 聚财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方法(284) 第二节 财政资源配置效果的评价(290) 第十八章财政支出实现效果的评价(298) 第一节 支出实现效果涵义(298) 第二节 基本建设支出实现效果 (302) 第三节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实现效果研究(307) 第四节 行政管理支出效果(321) 第五节 国防事业支出实现效果(323) 试读章节 一、阶级财政产生 原始无阶级财政发展成阶级财政,是随着农村公社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逐步从农村公社财政演变而形成的。它是由于原始共产制解体,私有制产生和发展,贫富分化日益扩大,富有者凭借其财 力,占据了社会管理和满足社会共同事务需要的主导地位,引起社 会共同需要的性质改变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一些开化较晚,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的民族历史资料中随处可见。农村公社发展的最后阶段中,随着主要生产资料从家族公有,逐步转化为家庭私有,一夫一妻父系家庭私 有制的确立,各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在农村公 社内部出现了富裕户和贫困户的两极分化。富裕户借助自己富有,对农村公社的社会共同事务贡献大。而逐渐取代了原来依血缘关系推举的贫困的家族长,并且取得执行社会共同事务职能的带头人的 地位。前边讲过,农村公社财政收入,大部分是通过社员自愿捐献 方式筹集的,谁拿出的多,谁就可以取得办事的主持者地位,谁拿 出的多,谁就会得到社会的称赞,往往会被推举为公益活动的主持 人,就会在群众中提高威望。加之传统的习惯在农村公社中任公 职,不仅是无报酬的,而且在执行公职,处理社会共同事务中,发 生的某些费用还要自备。比如,村社中开会商量什么公共事务时, 都要由主持人泡酒,边喝边议,最后议决了还要轮流喝酒,才算定 下来,不喝酒不算数。这些酒都要由主持人出。村社的宗教活动费 用更大,云南西盟佤族,在当年每次大的宗教活动,都以杀鸡、杀 猪或剽牛(杀牛)为祭品,同时要耗费大量米和酒供参加祭祀的社 员食用,如有一个名叫岳宋寨的公社,一次搞“拉木鼓”祭神,需 要剽牛,一个富裕户为了争取当主祭,一次献出用来剽牛的牛就达 72头之多,外加大量米和酒。这样,贫困户是无力承担公职的, 但对富裕户来说,却是得天独厚的机会。社员们往往从经常对公社P41财政贡献大、有能力承担执行公职费用的人中间推举村寨的公职人员。富裕户就利用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借助自己的实力,不断向村社的社会共同事务需要提供财力,取得社员们的信任 和敬佩,从而逐步取得执行社会共同事务主导地位。比如当时有一 个叫马散寨的村社与另一个叫彭奇寨的村社,两家闹纠纷已50年。彭奇寨想请人去调解,但又怕要赔偿,这时在近邻的扬寨村社有四个富裕户愿帮助调解,四人去马散寨泡两次酒,并替彭奇寨赔偿了 几十条牛,终于解决了纠纷。这四个人的行动得到两寨人的高度赞 扬,威望大振,结果被扬寨人推为公职人员。再比如,马散寨的大 “窝郎”即第一把手,由于家境不佳,有事出不起牛和酒,都由头 人中的富裕户艾万替他出,结果艾万在社员中威信超过了“窝郎”, 有事都找艾万,成为实际上的第一把手。随着贫富差别的发展,富 裕户对村社财政贡献越来越大,结果农村公社财政分配权逐步被富 裕户所掌握,越来越多的公职权力被富裕户取得,贫困户逐步被排 挤出去。富裕户就是这样靠自己富有,通过向农村公社财政多做贡 献方式取得社会共同事务主导权力的。当富裕户借助财政力量取得 并巩固自己的执行农村公社的社会共同事务职能的地位后,反转来 就利用取得的地位,促进原始财政向有利于富裕阶层的财政关系发 展,改造不利于富裕阶层的财政关系,一方面设法将公共事务负担 推向全体社员,一方面又设法从中捞好处。私有观念最先发展起来 的富裕户在他们自愿捐献时,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了夺取权 力,因此当他们取得了社会权力后,如果再继续采用自愿捐献办 法,就对他们不利了,因而,一旦他们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着手 改变这种财政分配关系,其主要的手段是利用社员对他们的信任。 据当时西盟佤族一位老人回忆说,那时村寨有事,都是大家自愿出 力出物的,主要是有能力的人多出,祭神活动中谁出牛多,谁就是 主祭,结果总是几个有钱人主祭,因此他们得到鬼神的特殊保佑太 多。后来,有钱人又说,总是有钱人多出牛当主祭,这个办法不P42好,为了使大家都能当主祭,得到神灵的保佑,我想出个办法,每项祭祀的费用由大家平均分摊,然后大家轮流当主祭人,这样大家都可以有机会当主祭了。大家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从那以后祭神时 或办村社重大公共事务时,就不再自愿捐献而改为按户摊派了,从 而把财政负担推向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的方面。富裕者不但把办公共事务的费用负担,推给了全体社员,还利用自己占据的公共权力,增加自己的财力。比如办事摊派的收入,当有剩余时,原来是 平均分给每个社员,后来就改为公职人员留用了等等。这样,原始 财政也就转向了有利于富裕阶层,也就从无阶级性转为有阶级性。 富人借助所掌握的财政分配权力壮大私人财产的情况,在当时也是 普遍的存在着,他们主要是利用村社成员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共产 观念,对村社收入从不过问的条件,把办事后剩余的财物中饱私 囊,以及利用自己在村社成员中的威望,示意村社成员在敬神作奉 献时,也要向主持公职人员送些财物以示敬意等等。① 总之,在农村公社中新贵族的操纵下,随之不断地向其中塞进诸多的有利于富有者阶层的内容,原始财政也就逐步的从无阶级性转向了有阶级性,从而阶级财政终于出现在社会上。P4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