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作者将告诉你,在苏联解体十周年之际,他如何观察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在美国爆发“9·11”恐怖袭击事件之际,他又如何冒着极大风险从上海前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现场;在海峡两岸风云突变之际,他出现在宝岛台湾;当“非典”袭来的时候,他如何进行关于“非典”的反思;当杨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时,他如何迅速推出《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当商品房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时,他又如何进军经济领域,写出《商品房白皮书》;正当人们把他的名字等同于纪实文学的品牌时,他忽然出版五部摄影选集和一部风格“另类”的长篇小说以及为培养新作者而写的《写给“小叶永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听到许多书背后的故事,更能从中得知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何智丽告诉我,很多记者在采访时总是问:“你多年没有回来,对上海的印象如何?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我一听就笑了。其实,何智丽常常回上海。就拿2005年来说,元旦的时候她回上海,曾经给我打电话,只是我当时在美国,未能与她见面。春节时,她回上海过年,曾到我家做客。3月,她因日本方面的公事出差上海,短短两天,我们通了电话。这一回,则是2005年第四次回上海了!
“这一回,我特别高兴!”何智丽说的是心里话。此前,她一次次从日本回到上海,都是静悄悄的。她除了跟我见面或者通电话之外,她都小心翼翼避开了媒体。这一回,她被记者们围追堵截。她告诉我,没有一天能够在夜里一点钟之前睡觉的。她原本很希望借住在好望角宾馆的机会,串串门,看望看望阔别多年的老队员,可是天天要接待记者采访,使她连串门的时间都没有,往往只能靠吃饭的时间,或者一起乘车到上海体育馆的时候,跟“冠军团”的朋友们聊上几句。
曾几何时,中国媒体对何智丽保持长久的沉默。记得,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上海《新民晚报》约我为该报“名家眼光”专栏写文章。在张怡宁夺得世界女子乒乓冠军时,2004年8月23日上海《新民晚报》发表了我的《“冷面杀手”笑了》一文。内中有一句:“从1987年第39届世乒赛采访何智丽以来,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女乒的命运。中国女乒的‘主帅’从何智丽到陈静、邓亚萍、乔红、王楠。”其中关于何智丽的文字在见报时统统被删去了。
接着,2005年2月4日,北京《竞报》记者要求我对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发表看法时,我又谈到了何智丽。我在把郎平和何智丽作了比较之后,说道:“不论是郎平还是何智丽,都不该挨骂。我们是大国,又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国,我们的观众更应该宽容大方。我们不要狭隘的爱国主义。”我的这些话都见报了。想不到我的这番话在网上招来许多人的咒骂,不仅痛骂何智丽,而且捎P408带着连我也被骂进去。
然而,才过了两个月,情况有了根本的变化。这次对何智丽的新闻报道,绝大部分是正面的、友善的。诸如《何智丽吐心声要促进中日交流:回家的感觉真好》、《何智丽:永远是中国人》等等。
《新民晚报》在2005年5月3日发表署名高兴的《理解与宽容:请原谅何智丽》一文,表达了对于何智丽的“理解与宽容”: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变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不要过多地去计较过去,把目光放远、放宽。正如丘吉尔所说:一直纠缠于过去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1994年广岛亚运会之后,何智丽似乎就一直很低调。不过,她曾私下里说过,希望若干年后,大家能换一种眼光与角度,来看待她当年的夺冠。
中国乒乓球队成立50周年纪念时,中国乒协也曾邀请过何智丽。何智丽虽然有事没来,但当时很开心,因为她觉得这是对她的肯定。今天,当她再次受邀来到世乒赛时,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曾经带给她无数荣誉的集体。
现在的她,比以前更成熟了。我想,她在渴望别人有更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她的同时,她自己也已经对当年国家队的一些做法,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上海很多报纸刊登了何智丽的照片,她的近影为上海百姓所熟悉。第48届世乒赛闭幕式那天,我与何智丽在一家餐馆小聚。出门时叫出租车,司机一眼就认出何智丽,向她问长问短。司机热心地把出租车停在离体育馆入场处最近的地方……P409
香港评论家在评论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时,指出一大缺憾:只述不论!也就是说,只是描述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经历,却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论。
我不以为然。不同的纪实文学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有人喜欢夹叙夹议,在描写人物、事件时不断加以评论,抒发作者的情感。然而,我却“只述不论”!
我曾在答香港记者问时,作如下答复:
一是我以为作者的责任是在作品中真实地记述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现在的读者都已经非常高明,他们在知道了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之后,就会作出各自的评论,用不着作者在作品中聒聒不休地在一旁评论,生怕读者不明白;
二是我的记述并非纯客观的。作者的见解和观点早就“隐含”其中。其实,作者写什么,以什么立场来写,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我的纪实文学作品,贯穿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真相被掩盖,事实被歪曲。纪实文学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细细的艰难的采访,去伪存真,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背景,追寻历史真相。一旦你把细节丰富、准确的事实、史实,清清楚楚写入作品,作者的任何评论都是多余的——“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读者在读罢之后,自有高见,会做出比作者更为深刻的评论。
其实,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每天在“焦点访谈”四个字之后,总是出现“用事实说话”这五个字。这表明,《焦点访谈》节目同样贯穿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正是坚持“用事实说话”,我总是千方百计追寻历史真相,我的采访生涯引起诸多读者的兴趣。1999年我写出了84万字的纪实长篇《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讲述“书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多次重印。这本《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则是讲述1999年之后、最近5年来的“书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的续篇。
在最近五年,我紧跟时代的焦点,在苏联解体10周年的时候闯荡俄罗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时采访美国;我来到陈水扁主政的海峡彼岸,前往进行“开放革新”的越南;当“非典”突然爆发时对“非典”进行反思,在杨利伟上太空之际揭出中国航天秘史;就在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领域中轻车熟路时,我突然掉过笔头进入经济领域,写出《商品房白皮书》,也写出“另类”的政治性长篇小说,还出版了一系列摄影选集。
丰富的采访经历和阅历,铸成我的一部又一部新著,也铸成了这部《用事实说话》。
感谢华文出版社黄鲁小姐的热情约稿,促成本书的顺利出版。
叶永烈
2004年11月24日初稿
2005年7月1日补充、修改
于上海沉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