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学术越轨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已长久地存在于学术共同体中。而学术共同体存在着诸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科学与社会等关系。学术越轨实际上就存在于这诸种关系的互动中。随着科学研究的学院化和学术体制化的发展,大学的研究功能愈来愈突出,大学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大学学术活动中的这些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应遵循什么准则?这不仅牵涉到科学伦理问题,亦是一个管理学问题。本研究即围绕着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展开,透过学术越轨的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与本质,力图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
l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
1.4 理论支撑体系
1.5 研究思路
2 学术的应然与学术越轨
2.1 学术、大学学术——学术的本质探析
2.2 大学学者学术的应然:学者理想、使命、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
2.3 学术越轨的本质探析
3 学术越轨成因剖析
3.1 学术越轨的社会学剖析
3.2 学术越轨的经济学分析
3.3 学术越轨的文化透视
3.4 学术越轨的制度分析
4 学术越轨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问题的反思
4.1 科学伦理道德的学术管理功能
4.2 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内部伦理规范
4.3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的外部伦理规范
4.4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与制度变迁
4.5 治理理论
4.6 什么是学术管理
4.7 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 学术管理制度建设
5.I 科学伦理道德的制度化
5.2 学术诚信制度化
5.3 意识形态在学术行为管理中的制度性作用
5.4 学科制度建设
6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自治
6.1 科学研究的学院化
6.2 我国大学新学术体制的形成
6.3 学术自治的内涵
6.4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
6.5 学术越轨与组织控制
6.6 学术组织的控制模式
7 大学中学术越轨的社会控制
7.1 学术自治的有限性与社会参与大学学术管理的必然性
7.2 大学学术越轨与社会控制:学术越轨的外部治理结构
8 余论:学术越轨需要综合治理
附录1 宾夕法尼亚大学关于对研究工作中不良行为的整治程序
附录2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附录3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附录4 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附录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
附录6 《教育研究集刊》审稿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