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乱世明君周世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文晓璋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世宗,一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帝王。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出色吗?他有着怎样的政绩?本书通过边叙边议的方式,为读者展示一个活生生的“五代”帝王。

内容推荐

周世宗,一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帝王。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出色吗?他有着怎样的政绩?本书通过边叙边论的方式,为读者展示一个活生生的“五代”帝王。

目录

为什么要研究周世宗(代序)/1

一 童年的选择/10

二 教育和成长/19

三 负贩生涯/28

四 在政治风波中/34

五 通向帝座之路/43

六 在严峻的斗争中巩固政权/50

七 对北汉的战争和军队改革/s8

八 酝酿全面改革/66

九 政治上的革新/74

十 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86

十一 安定农民发展经济/95

十二 工商业和经济建设/104

十三 讨伐后蜀 /112

十四 进攻南唐/120

十五 再攻南唐/128

十六 三攻南唐/135

十七 北伐契丹/143

十八 后周王朝的终结/152

结束语 怎样解读周世宗/160

参考书目 /170

试读章节

唐明宗天成元年(926),柴荣六岁。这年夏天,发生了一件彻底改变柴荣命运的事。他的姑姑要从宫中回来了。恰巧当时从后唐的都城东都河南府(今河南洛阳)通往邢州(今河北邢台)的驿道,因为近来风雨大作,交通阻隔,从邢州乡下来迎接女儿的柴翁一家,被迫在黄河边上的一家旅舍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好多天。

柴翁的女儿,即柴荣的姑姑,是在前一年(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被选人宫的。柴翁本来不具备送女人宫的条件,但是后唐庄宗即位以后,荒淫恣纵,他首先大量录用宦官,同光二年(924)下敕:“内官不应居外。应前朝内官及诸道监军并私家先所畜者,不以贵贱,并遣诣阙。”宦官的队伍恶性膨胀,“时在上左右者已五百人,至是殆及千人"。宦官察知唐庄宗意图,自然逢君之恶,教唆他广选嫔御。同光三年(925),“洛阳宫殿宏邃,宦者欲上增广嫔御,诈言宫中夜见鬼物。上欲使符咒者攘之,宦者日:‘臣昔逮事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乾符(唐僖宗年号,公元874一879年)天子,当是时,六宫贵贱不减万人。今掖庭太半空虚,故鬼物游之耳。’上乃命宦者王允平、伶人景进采择民间女子,远至太原、幽、镇,以充后庭,不啻三千入,不问所从来。上还自兴唐(兴唐府,即邺都,今河北大名东),载以牛车,累累盈路”。柴翁的女儿,大约就是这时被“采择”人宫的。

仅仅一年后,公元926年2月,从马指挥使郭从谦作乱,唐庄宗李存勖中流矢死,李嗣源即位,是为唐明宗。唐明宗即位后,力革前弊,“后宫内职量留一百人,内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御厨五十人,其余任从所适”。柴翁的女儿,也在放归故里之列。尽管这次选人宫中和放归故里,是一场短暂的闹剧,但在柴翁看来,女儿人过宫掖,身价百倍,奇货可居。所以带了妻子、儿子柴守礼、孙子柴荣等一家老小到黄河边上迎接。谁知暴雨阻路,只得“止于逆旅数日”。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戏剧性的事。柴翁的女儿(后来的“周太祖圣穆皇后”。下文称为柴后)见到了郭威(后来的周太祖)。“后异其人,欲嫁之。请于父母,父母恚日:‘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人?’”坚决不同意。

郭威出身家世难明。“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遂冒其姓焉。”另一记载是:“父(郭)简,事晋(晋王李克用)为顺州刺史。刘仁恭破顺州,简见杀。子(郭)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总之,郭威当时身处式微之中。柴后为什么一眼看上了衣不蔽体的郭威,且非嫁不可,个中原因,我们当然只能作些推测。

P11-13

序言

周世宗,姓柴名荣,故俗称“柴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卒于公元959年,于公元954年至公元959年在位。

当今的出版物中,关于帝王的书,从大传、评传到正说、戏说,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为什么还要挑出一位人们不大熟知的周世宗来研究评价一番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周世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帝王;二,研究周世宗可以让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我将在导言中着重阐述第一个问题,在结语中着重阐述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说周世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帝王?或者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的“五代”。短短的五十四年(907—960)中,换了五个朝代、十四个君王。这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先后出现过十六个政权;这是一个战乱不息的时代,各种战争不断;这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统治者残民以逞,各种压迫、剥削、酷刑骇人听闻。周世宗处于其中一个小小的国家后周,以并不稳定的养子身份即位,大臣轻慢,强敌来攻。他在位仅仅五年半,约为秦始皇在位时间的六分之一,汉武帝在位时间的十分之一,唐太宗在位时间的四分之一。然而他却创造了一系列奇迹,成为一颗耀眼的星辰。但是,他的伟大决不仅在于此。

首先,他是一个关爱人民的好皇帝。他说:“吾闻佛志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他并不信佛,却要像佛一样舍身为民。这话并不是装点门面,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给以很高的评价:“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他在宫廷里安放了农夫织妇(一说为蚕女)的塑像。对劳动人民如此尊重,在古代的君王中,大概找不出第二个。封建礼法非常重视尊卑之分,他却不只一次为民而处罚官员,不许官员欺压人民。许州行军司马韩伦,倚仗其子韩令坤(周世宗的主将之一)的势力,“干预郡政,掊敛之暴”,被追夺官爵,发配流沙门岛。他亲自为民申冤。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吏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周世宗亲自“临问”,“始得其实”。他不许官吏刻薄人民。修永福殿时,他视察工地,见民夫连吃饭的碗筷都没有,立斩内供奉官孙延希。他不许额外苛敛人民。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纵吏卒掊敛”而“除名,流沙门岛”。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监纳厚取耗余"而“赐死"。他力求为民谋福,大力推行“均田制”,“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他的奋斗目标是:“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做三十年皇帝,用十年统一中国,用十年造福人民,用十年共乐太平。可谓毕生以民为念。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战略家。他所依据的疆土,是。小块历经八十年战乱的土地,大约是唐王朝的十分之一。他所拥有的人力约为唐朝末年的五分之一。要凭这么一点力量统一天下,其难可知。在他之前,秦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许多强大的诸侯国,秦通过变法成为一个军事大国,长期远交近攻,逐步吞并。汉统一天下,面对的是群雄逐鹿,主要是打击项羽,而项羽的强大和弱点都了然在目。后来汉扩充疆土,面对的是长于进行掠夺战争的匈奴,对此强敌,汉武帝一方面加强边防,一方面用霍去病的精锐部队进行旋风式的奇袭。曹魏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蜀、吴那样的对手,在强攻鲜效之后,便争取时间,先谋鼎立,再待其变。唐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许多新起的集团,必须用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扫荡。周世宗要统一天下,面临的是一种崭新的局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既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周世宗所面对的其他国家,经营的时间比他长,有的国势比后周稳定,有的文化经济比后周发达。但是,这些国家都肇始于唐末的割据僭窃,基础并不牢固。于是,他谨慎地选择打击的对象,研究打击的力度,扩大打击的影响,不断转换打击的目标,把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结合起来,使其影响和力量远远超出战斗本身的效果,短短的几年就建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一个绝对的奇迹。他作战时能力排众议,战争中能把握战机,战争后则释放战俘,赈救人民。他甚至在战前为对方人民提供疏散的机会,战后鼓励对方加强城防建设,把作战造成的直接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作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扩大到最大限度,他的目标是到最后能“飞书而召之”,不战而取天下。他把每次战役都纳入总的战略目标之中,短短几年就威震天下,决非幸致。对他的战略决策,欧阳修评价道:“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其北取(契丹)三关,兵不血刃。”“其料强弱,较彼我……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将其称之为“圣主”,评价他在战斗中的表现是“御军号令,人不敢犯。攻城对敌,矢石雨落,略不动容”,“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可以说,他集明君、统帅、豪杰的品格于一身。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建设家。他大兴水利。公元954年动员六万人堵黄河决口,公元955年浚深州、冀州间之胡卢河,公元957年疏汴水入五丈河,连接泽水,漕运可由齐鲁直达汴京(开封)。公元959年在汴口立斗门控制黄河水势,发民夫数万疏浚汴水。当时,“议者皆以为难成。上(周世宗)曰:‘数年之后,必获其利。’”果然,几年内便让黄河、淮河、长江的水系全部沟通。他按照他的蓝图改造和建设了都城汴京,使之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后代的历史文化名城。他说:“近广京城,于存殁扰动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它日终为人利。”他为攻南唐,“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周世宗)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百艘皆达于江。(南)唐人大惊,以为神”。他不但有建设的决心,还有建设的才干。其气度和才具是一般人很难企及的。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经济家。首先反映在善用民力上。连年用兵、连年大规模的建设,不但没使经济凋敝,生产力反而有所发展。粮食生产足以支持军用,还可以赈济新占地区。手工业生产也有发展。盐的生产有富余,可支援南唐。瓷器尤享盛名。他亲自指导烧出的柴窑的瓷器碎片,在明代时已与黄金比价,其贵重可想而知。他发展农商,役民有度,使民以时,加强边贸,财权集于中央,委派干员理财,这类措施,皆卓有成效,可资取法。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当时朝代不断更迭,气节隳坏,臣僚朝秦暮楚,投降变节,恬不知耻,祸国肥私,殃民渎职,视为当然。面对这种局面,周世宗严肃纲纪,整顿吏治,这不但是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是有利于民的好事。他让群臣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以进献佳言,自我教育。他执行王朴建议的“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伐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的一套施政纲领。驭下以严,很讲原则。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描述:“(周)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蜀将)以不降受赏,刘仁赡(南唐将)以坚守蒙褒,严续(南唐官员)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复(先降周,又降南唐)受诛,冯道以失节(历事各朝,包括契丹)被弃,张美(周世宗在澶渊时,张美曲意讨好)以私恩见疏。”他长于用人,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这样总结:“故帝(周世宗)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

他重视教育、文化、法制建设。他能作诗,也爱护文士。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刑统》,更新历法,征集图书,复试进士。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他“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说:“周世宗是个好皇帝。”“周世宗是英武的皇帝。”“周世宗改革了不少五代的积弊,开辟了统一全国的道路。他的功绩应该得到尊重。”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周世宗的一生很值得研究。但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靠阴谋政变趁周世宗突然去世而夺取政权,所以宋代对他大肆诬蔑。赵匡胤自己带头说:“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这类厚颜无耻的凭空捏造,自然难以圆谎,所以宋朝要修“国史”,几易名家,始终修不出来。薛居正修的《五代史》,由禁用而散逸(今本系后人辑出)。欧阳修修《五代史》,也因为暧昧于陈桥兵变一事,当时就被讥为“二等文字”。比照这些,让我们来具体了解周世宗这个杰出的人物吧。他的非凡的才具、卓越的认识、正确的决策、远大的目光、果断的性格、任贤的作风、重民的思想,不仅为结束五代时期、统一分裂割据的中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便纵观中国古代史,像他那样杰出的人物也是不多的。何况他的成就和遗憾,都有好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真整理了他的传记。为了如实反映,本书尽量援引原始资料,不用翻译或转述的方式,以免在诠释、理解、语气等方面造成误导。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引文不标明出处,在书末附录“参考书目”一项,集中列出所征引的书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5: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