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1日至22日,第二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学院科研处和中国人民大学舆沦研究所合办。经过新闻与传播系在短短一个月内的精心筹办,来自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海外、港澳和内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新闻舆论监督实践第一线的有关媒体代表76人在年终岁末之际冒着大雪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办方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学术和社会热点,结合本系的专业优势,以“新闻舆论监督与十六大以后的中国”为主题举办这次研讨会,以期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推动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化,为新闻学界和新闻从业界以及在新闻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导言:建立探讨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公共平台/1
2002年舆论监督个案
《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3
山西《长治日报》总编辑 弓德旺
揭露山西繁峙矿难瞒报的日日夜夜/16
《中国青年报》首席记者 刘 畅
山西矿难采访报道纪实/25
陕西华商报社总编助理 郭怀亮
采写《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的前前后后/42
《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 王克勤
“黑哨”风波中的舆论监督检讨/51
《法制日报》记者周 泽
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
力度·效度·制度——对当前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6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郑保卫
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7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陈力丹
推进舆论监督的三项举措/8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孙旭培、鲁瑛
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社会的构建/98
中共中央编译局 张文镝
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上的分歧/10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单波
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12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赵振宇
舆论监督与法理探究
中国现行诽谤法对舆论的保护/141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魏永征
舆论监督与“有错推定”/149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秦晖
论政府无所谓名誉权/154
《财经》杂志 李 咏
新闻活动的正当性限度——从侵权法的角度分析/177
湖北省高级法院郭卫华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常鹏翱博士
舆论监督与媒体操作
新闻媒体的迷失和人民利益的失落——反思“徐希平案例”/197
新华社特稿社副社长、高级编辑 熊 蕾
电视偷拍采访方式的法律环境——从2002年几起代表性事件中获得的启示/21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顾问 徐 迅
庭审直播中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223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 军
网络媒体与舆论监督/23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宋素红
论网络内容管理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兼谈十六大期间的网络内容管理/240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钟瑛
媒体在经济报道中舆论监督功能的再思考/251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强 吴颜芳
运用社会调查方式 强化传媒舆论监督功能/258
澳门大学副教授、博士 王 旭
媒体舆论监督行为也需要反监督/26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柯杨
舆论监督在国外
自由、责任和义务——法国当代传媒政策与表达自由理念探析/275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吴 飞
舆论监督与美国财经新闻/290
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周乃菱博士
安然事件中《经济学家》与《时代》周刊舆论监督比较分析/295
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孙杨、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