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交织着男女恋慕之情和君臣权力之争的真实的历史。英国著名作家斯特莱切在书中用写小说的手法,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臣下埃塞克斯两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种不寻常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使这几个历史人物以血肉具备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引人深思。斯特莱切以此开创了现代传记文学的新路,使得本书成为一本传记文学中的名著。
在英国历史上,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著名而伟大的,她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君主,她在位期间,英国逐步走向鼎盛和繁荣。然而,这位优秀出众的女王却终身未婚,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猜测和不解。她是一个成功的帝王,而对于宠臣爱他时,纵容他,不爱时,杀掉他……
他一生第一次遭受厄运冲击便是年轻的埃塞克斯在宫廷里出现。正当莱斯特的衰老好像在为他胜利的将来铺开道路时,正当沃尔特·罗利料想女王的宠爱日益集中到他身上的时候,恰在此时,那位老宠臣的继子埃塞克斯面带稚气的迷人风姿登上了舞台,一下子把伊丽莎白迷住了。罗利突然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就像一个曾经征服一切的美人如今逐渐失去魅力了。女王或许会赏赐他三四块被处死的阴谋分子的地产,或许会准许他出国到美洲去经营一处殖民地,甚至也许会用鼻子闻闻他的烟草,对他拌鬼脸咬一块马铃薯——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她的心灵、她的身体,在女王卧室这扇门的那一边跟埃塞克斯在一起了。他皱起乌黑的眉头,决心不让自己俯首帖耳地沦落下去。在一次到乡下探访沃里克勋爵公馆的时候,他成功地激怒了伊丽莎白。沃里克夫人是埃塞克斯姐姐多萝西·佩罗特夫人的朋友。多萝西夫人因为暗地里和人结了婚,女王一怒之下不许她再入宫廷。可是粗心的女主人沃里克夫人认为女王的怒气早已平息,所以邀请了多萝西夫人和她弟弟埃塞克斯到她家去作客。罗利对伊丽莎白进谄:多萝西夫人的到来是埃塞克斯有意轻蔑女王的表示。伊丽莎王听后就命令严禁多萝西夫人外出,只许呆在自己的住处。埃塞克斯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发作起来。晚饭过后,当他和女王及沃里克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强烈抗议,为他姐姐辩护并且公然说伊丽莎白那样做,“无非是为了讨好那个无赖罗利。我看见她为了这个人不惜叫我和我的家人伤心,而且还叫我在整个世界面前没面子”。伊丽莎白也激烈地回敬了他。指责“她好像不能忍受任何损害罗利的一句话,反复用一个词:轻蔑。她指责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轻蔑罗利。”这句话“让我非常不舒服,因此我尽可能亲切地对她详细讲了罗利的过去、现在。”这个冒失青年越说越放肆。
他喊道:“我竭尽全力侍奉主人,可主人竟对那么一个人物敬重又畏惧,这叫我怎么能感到安慰呢?”说话时,警卫队长一直在岗位上值班。“我说了许多尽力攻击罗利的怨愤的话,当时罗利站在门外,我想那些辱骂他的话,他一定是字字句句都听清了。”但是埃塞克斯的那些激烈的话语没有一点用处,争论越发激烈;最后,女王为了维护罗利,又开始糟践埃塞克斯的母亲莱斯特夫人,她过去也是特别不喜欢这位夫人,如此这般,这个年轻人再也忍受不了。他说到,尽管已是深夜,他可以把他姐姐送回去。他还对神情激动的伊丽莎白说,“我自己,我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被看得如此一文不值,而罗利这样的坏蛋竞隆重得受到女王的尊敬,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快乐的,只好不去亲近她了。”女王听了没有回答,“只是转身走向沃里克夫人”,这时埃塞克斯冲出屋外,先把他姐姐护送离开沃里克公馆,然后自己一个人骑马到了玛加特,决定要渡过海峡前去参加支援荷兰的战争。他在信上写道:“如果我能回来,我要在国内受到热烈欢迎;要是不能回来,那么光荣地死胜过烦恼的生。”但是女王的迅速反应使他没能动身。她派罗伯特·凯里急速追赶,在埃塞克斯登船之际追上了他,把他带回到女王面前。随之两人言归于好,女王的恩宠又一次像火焰一般喷发出来,在一两个月之内,埃塞克斯成了骑兵司令和嘉德勋爵。虽然乌云已消散,但天空却变幻莫测。第一次争吵永远是不吉利的征兆。沃里克勋爵公馆里那一次不平常的争吵表面上是对别人的妒忌和自己感情的受挫,但那种心底的疑虑,甚至潜在的敌意会在一瞬间突然显现出来。除此之外。埃塞克斯还发现,他这样的年轻人居然不妨当面斥责伟大的女王而没受惩罚,虽然伊丽莎白为了维护罗利曾大发雷霆,咄咄逼人,毫不退让,然而她没有禁止他继续讲那些大胆放肆的抗议的话,而且似乎还像是乐意听到那些话。
P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