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之一,以明末清初才子金圣叹的腰斩七十回本《水浒》为纲,精选了《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故事,集中展示了全书精华。《水浒传》前七十回,从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始,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终,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一段段曲折的传奇故事。剑拔弩张的战斗、跌宕起伏的情节,无不引人入胜。一百零八位绰号响亮的人物,一百零八个鲜活独特的个性,令人叹为观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梁山泊三打祝家庄”等等经典情节,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品味水浒英雄,咀嚼侠义故事,阅读的快感油然而生,如醇酒一般,越品越厚重。
为了让读者更简易地领略到中国传统小说的魅力,本书将水浒故事前七十回中最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一一挑选出来,并在保持作品原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白话文叙事,帮助青少年读者通过这些著名的人物故事领略《水浒传》的魅力,从而达到管中窥豹、以见一斑的效果。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第一回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话说北宋哲宗时,东京开封府汴梁县有一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游手好闲,喜好刺枪使棒,尤其精通蹴鞠(踢球),所以大家都不叫他高二,却唤做高球。他自己干脆将“球”字换成“人”字旁,取名高俅。
此人不学无术,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王员外的儿子,每天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员外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状。知府判了高俅重打二十大板,并流放出界。
高俅无可奈何,只得来淮西,投奔了个开赌坊的闲人柳世权,人称柳大郎,一住就是三年。随后遇上哲宗大赦天下,高俅便在临淮州得了赦免,寻思着要回东京。那柳大郎与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是亲戚,便写了一封书信,收拾些行李盘缠,打发高俅去东京投奔董将仕家过活。
高俅辞了柳大郎,回到东京,迳直到金梁桥下董家投了这封信。董将仕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置得了他?若是个老实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人,也教孩子们学些好;但他却是个帮闲破落户,没信用的人,亦且当初犯过事儿。被发配的人,死性难改,若留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若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子。”
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留高俅在家里住下,每日酒食款待。
住了十数日,董将仕思量出一个路子,拿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书简,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前途。我转荐足下去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
高俅大喜,谢了董将仕。董将仕派个人拿着书简,领高俅径直到了学士府内。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知道他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想:“我这里如何安置他?不如做个人情,叫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驸马王晋卿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他最欢喜这样的人。”于是当时回了董将仕书信,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派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他喜爱身怀绝技的人,正用得上这样的人。小苏学士差人持信送这高俅来,他见了十分欢喜,便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了个亲近随从。
一日,小王都太尉庆生辰,吩咐府中安排筵席,专请小舅端王赴宴。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的弟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当日,王都尉府中准备了丰盛的筵宴,款待端王。
席间,那端王起身去茅房解手,完了就在书院里稍事歇息,猛见书案上一对羊脂玉雕成的镇纸狮子,细巧玲珑,做得极好。端王拿起狮子,看了一会儿,道:“好!”王都尉见端王十分中意,便说道:“还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同一个玉石匠做的,不过不在这儿,明日一并取来相送。”
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那笔架必是更妙。”
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看了便知。”端王又谢了,两个依旧入席饮酒,至暮方散。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用一个小盒子盛了,用黄罗包袱包了,写了一封书呈,派高俅去送。高俅领了王都尉钧旨,拿着两件玉器,怀中揣着书呈,径直到了端王宫中通报。
院公出来问道:“你是哪个府里来的人?”
高俅施罢礼,答道:“小人是王驸马府中人,特送玉器来进献大王。”
院公道:“殿下在庭子里和小厮们踢蹴鞠,你去吧。”
高俅道:“烦请领路。”
P1-3
中国古典文学内蕴深厚,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更是蜚声中外。成书于十四世纪初的《水浒传》被誉为我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文学史上首部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角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群既富传奇色彩,又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作为青少年文学普及读物非常合适。
本书以明末清初才子金圣叹的腰斩七十回本《水浒》为纲,精选了《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故事,集中展示了全书精华。《水浒传》前七十回,从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始,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终,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一段段曲折的传奇故事。剑拔弩张的战斗、跌宕起伏的情节,无不引人入胜。一百零八位绰号响亮的人物,一百零八个鲜活独特的个性,令人叹为观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梁山泊三打祝家庄”等等经典情节,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品味水浒英雄,咀嚼侠义故事,阅读的快感油然而生,如醇酒一般,越品越厚重。
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朋友的书籍,改写者考虑到明代的白话小说语言虽不像文言文那样艰深,但对于青少年而言,阅读障碍仍旧不小。为了让读者更简易地领略到中国传统小说的魅力,我们将水浒故事前七十回中最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一一挑选出来,并在保持作品原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白话文叙事,帮助青少年读者通过这些著名的人物故事领略《水浒传》的魅力,从而达到管中窥豹、以见一斑的效果。
惜笔者功力尚浅,虽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保持原著风貌,但改换语言对古典文学作品仍大有损伤,实为憾事。愿此书能够激发青少年朋友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待学力可及之日能亲自一睹原著风貌。
郭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