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最具震撼力的在华世界500强职场小说,营销领域最知名的“船长”12年跨国公司职业感悟!本书以一个虚拟的故事展开了对职场的反思,书中还对跨国公司的职业生涯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逃离外企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俞雷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一部最具震撼力的在华世界500强职场小说,营销领域最知名的“船长”12年跨国公司职业感悟!本书以一个虚拟的故事展开了对职场的反思,书中还对跨国公司的职业生涯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第一部通过博客推广的职场畅销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12年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职业经历,以一个虚拟的故事展开了对职场的反思。书中还对跨国公司的职业生涯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一个角色融合。更确切地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但是没有留学背景,进入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 在最后李白进入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在书中,作者采用了情景描述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淋漓的世界500强职场的内幕。 目录 我为什么要写《逃离外企》/1 第1章 经理人的未来之路/1 未来的路/6 透明的天花板/11 李白的故事/15 第2章 迎接CEO的到来/17 一切为了CEO/20 来访前一周/25 第3章 CEO的市场视察/31 第4章 公司作秀场/43 职场就像一个官场/43 为了告别的聚会/47 第5章 职场政治/53 走近公司政治/53 难忘的夜晚/56 穿“小鞋”/60 职场的根本属性/63 第6章 遭遇猎头/65 和猎头的见面/71 第7章 超级面试/79 激烈的淘汰/79 小组测试/85 居然还没有完!/93 第8章 入职之初/99 OFFERLETTER/99 入职之初/103 第9章 单骑闯市场/107 万家超市是必须要进的/111 业绩高速增长/114 奔走在浙江/117 第10章 晋升!/125 绩效评估/125 第11章 公司惊变/135 东天王/135 风雨欲来/142 公司惊变/145 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149 第12章 再见了,世界500强!/153 猪头徐芳/154 参观创志/159 工作、职业和事业的选择/164 第13章 我有一个梦想/173 致谢/178 试读章节 那么他们需要为自己准备点什么呢? 审视近几年来的“逃离外企”现象,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外企经理已经碰到了职业发展的一个“集体瓶颈”,而且这个尤以营销经理为甚——再划得细点,是以在总公司以外工作的销售经理为甚。这些销售经理虽然能力大多不错,但是在教育背景和英语能力上,普遍不及总部其他部门的经理,并且多年的“Field Sales”生涯,或多或少已经让他们有点不适应总部的沉闷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江湖习气。他们的“逃离外企”,说到底,是一种对延续职业生涯的渴望。对他们而言,如果要在外资企业继续发展,需要的是以国际化管理风格而不是本地化管理风格来加强自己的工作,并且还需要为自己多做一些继续教育的投资——这些教育也许是CEIBS(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是最让外资企业信赖的国内MBA学府)的MBA文凭,也许是掌握更为熟练地运用英语能力。那么,如果下定决心走时下流行的“空降”道路,也许更要做的是对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再学习,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直在内资企业发展的经理,事实上也有被“杯酒释兵权”的危险。草根的民营企业也许会在草创时期用很多自身其实有很多缺陷的江湖豪客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但是,守“天下”或者打更大的“天下”需要的是更多专业人才。以前你可以不懂什么是ROI、什么是CRM、ERP而照做生意不误,但是,更高的职位需要你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你要学习网络时代不断被更新了的知识,要掌握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工具,指望不懂供应链管理还做营销的时间,恐怕不会长了。 P8-9 序言 我为什么要写《逃离外企》 产生写《逃离外企》这本书的想法,最早是在2003年的秋天那时候我还在一家非常著名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供职。 那时候我和陈宁合著的《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刚面市不久,该书的编辑丁睿娟女士——她也是吴晓波著名的畅销书《大败局》一书的责任编辑——鼓励我能继续从事写作。我告诉她,很想把这么多年来在外企供职的一些所见所闻写一写,她觉得很好。“逃离外企”这个书名忽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也几乎是在那个时刻,我知道我终究是会“逃离”外企的。 2004年的夏天,我离开了外企。那之后,间或有些外企通过猎头找过我,许诺的职位也大多以National开头,然而我知道,我是不会再回去了。陈宁写完《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一年多后升任总监,和我担任这一职务的时间差不多,不过他依然是在外企。和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外企不好吗?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如果是一个毕业生,就他个人的职业选择来说,我认为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肯定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外企会让你学会什么是职业素养,什么是规范,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式。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在你学会这些的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职业素养和规范会让你变得职业,但同时让你失去的是创造、创新和创业的梦想;而很多正确的工作方式到最后,也许培养出来的便是官僚和官样文章。外企有时候甚至是一帖毒药,当你在职的时候,你感觉仿佛什么都有,而一旦离职,这些也同样会离你而去。 我眼见了许许多多的人,从最早进入外企时的那种充满着梦想与激动,到逐渐地碰到职业的天花板无法突破再到被岁月消磨了斗志,最后变成在外企混日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外企是能培养不少人才,但是更多的人才却被湮没在那种程式化、缺乏创新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系中了。 我离开外企,是因为我相信中国本土经济能够崛起。尽管直到现在,本土企业的种种还是显得那么粗糙与简单。但我相信,时间终会证明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中国崛起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大环境,几乎在每个行业都与跨国巨头不断搏杀而成长的中国本土企业,正是这种崛起的一个个鲜活的实例。 我为我们的本土企业感动,也为我们的一个个企业家感动。正是他们,让世界500强在中国遭遇到了全球市场前所未有过的顽强阻击,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 如果没有他们,家用电器将全都是日本货而不是TCL或者海尔:如果没有他们,马路上跑的将和泰国或者巴西一样全是进口汽车:如果没有他们,你买东西只能在家乐福、沃尔玛而不是物美;如果没有他们,你的孩子就只能吃亨氏而不是贝因美;如果没有他们,将会是IBM收购我们的企业而不是联想收购IBM……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将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与价值。 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都将因为不能为中国的经济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而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也许我唱的是高调,然而,在我回到本土企业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感受最真切的是本土企业的进步速度、学习能力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现在比外企更擅长创新,更具有变革的勇气,也充满了在全球化时代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欲望与勇气。当然,他们也显然比以前更加具有实力和竞争力,他们也比以前更乐意聘请出身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人,乐意看到这些经理人为企业带来的系统观念、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当然,他们也乐意出更高的薪水,为人才的竞争不惜代价。 本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角色融合。更确切的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没有留学背景。进入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我们会在最后看到,李白进入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因为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在书中,我使用了虚拟的人物和虚拟的场景,所以,《逃离外企》虽然不是小说,但是它并非是实景和实际人物描写,这点希望您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年代也做了处理,书中最后的时间,依照推算已经是2008年了。同样的,书中的公司名字也都是虚构的,因为我写的并非纪实文学。 俞雷 2006.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