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莱索托斯威士兰/列国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陈晓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莱索托王国、斯威士兰王国是南部非洲两个内陆国家。两国的地理位置、人种、语言相近,在历史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两国独立后,都参照前宗主国英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都面临利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实现经济腾飞的前景。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莱索托王国和斯威士兰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概况的志书。

内容推荐

一套内容权威、准确,评论客观、公正的大型国际知识参考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最新情况,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十五”重点出版项目。这套大型志书共180卷,其规模前所未有。每一卷将全面介绍对象国地理环境、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丛书强调学术性与资料参考性相结合,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

《列国志》是一座里程碑,这一浩繁工程无愧于先人的理想,更为今天和后来的中国人探索和认识外面的世界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书是系列之一,介绍的是莱索托斯威士兰。

目录

前言/ 1

莱索托(Lesotho)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3

  第一节 自然地理/ 3

    一 地理位置/ 3

    二 行政区划/ 4

    三 地形特点/ 4

    四 河流与湖泊/ 5

    五 气候/ 6

  第二节 自然资源/ 7

    一 矿产/ 7

    二 植物/ 7

    三 动物/ 7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9

    一 人口/ 9

    二 民族/ 10

    三 语言/ 11

    四 宗教/ 11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11

    一 民俗/ 11

    二 节日/ 18

第二章 历 史/ 19

  第一节 上古简史/ 19

    一 史前人类/ 19

    二 莱索托的桑人/ 20

  第二节 中古简史/ 22

    一 巴苏陀民族的形成/ 22

    二 利法肯战争与巴苏陀王国的形成/ 24

    三 维护王国独立和莫舒舒一世的改革/ 27

  第三节 近代简史/ 29

    一 巴苏陀王国反抗殖民者的斗争/ 29

    二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巴苏陀人的反抗/ 33

    三 英国间接统治制度的确立/ 34

  第四节 现代简史/ 36

    一 巴苏陀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36

    二 英国殖民当局的改革/ 38

    三 巴苏陀兰从自治到独立/ 40

    四 独立后的历史发展/ 43

  第五节 著名历史人物/ 50

    一 莫舒舒一世/ 50

    二 莫舒舒二世/ 51

    三 乔纳森/ 53

    四 莫赫勒/ 53

第三章 政 治/ 55

  第一节 政治制度演变/ 55

    一 独立前政治制度的发展/ 55

    二 独立后的政治发展/ 56

  第二节 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 59

    一 立法机构/ 59

    二 行政机构/ 62

    三 司法机构/ 64

  第三节 主要政党/ 65

    一 莱索托民主大会党/ 65

    二 巴苏陀国民党/ 66

    三 莱索托人民大会党/ 67

    四 巴苏陀大会党/ 67

  第四节 军事/ 69

    一 概述/ 69

    二 武器的控制与销毁/ 71

第四章 经 济/ 73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73

    一 独立前经济发展状况/ 74

    二 独立后经济发展状况/ 75

    三 基本经济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 79

  第二节 农牧业/ 83

    一 农业/ 83

    二 畜牧业/ 86

    三 林业和渔业/ 87

  第三节 工商业/ 91

    一 工矿业/ 91

    二 能源业和建筑业/ 97

    三 商业和服务业/ 101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通信业/ 103

    一 交通运输/ 103

    二 通信业/ 106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109

    一 财政收支状况/ 109

    二 货币与银行/ 112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118

    一 对外贸易/ 118

    二 外国援助/ 126

    三 外国资本/ 129

    四 外债/ 134

  第七节 旅游业/ 135

    一 概况/ 135

    二 主要旅游城市/ 137

    三 主要旅游景点/ 141

  第八节 国民生活/ 143

    一 国民就业和劳工政策/ 143

    二 工资与物价水平/ 145

第五章 教育、文艺、体育、卫生/ 148

  第一节 教育/ 148

    一 概况/ 148

    二 教育体系/ 149

  第二节 文艺、新闻/ 153

    一 文学艺术/ 153

    二 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 156

  第三节 体育、卫生/ 158

    一 体育/ 158

    二 医疗卫生/ 159

第六章 外 交/ 163

  第一节 对外关系概况/ 163

  第二节 与南非的关系/ 165

    一 1966~1992年的莱南关系/ 165

    二 1992年以来的莱南关系/ 168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170

    一 与美国的关系/ 170

    二 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关系/ 173

  第四节 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175

    一 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国家的关系/ 175

    二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178

  第五节 与中国的关系/ 178

    一  双边互访/ 178

    二 双边经贸与文化关系/ 180

斯威士兰(Swaziland)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187

  第一节 自然地理/ 187

    一 地理位置/ 187

    二 行政区划/ 187

    三 地形特点/ 188

    四 河流与湖泊/ 190

    五 气候/ 191

  第二节 自然资源/ 192

    一 地质构造和矿产/ 193

    二 植物/ 193

    三 动物/ 194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195

    一 人口/ 195

    二 民族/ 197

    三 语言/ 197

    四 宗教/ 198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200

    一 民俗/ 200

    二 节日/ 203

第二章 历 史/ 206

  第一节 上古简史/ 206

    一 斯威士兰境内的原始居民/ 206

    二 斯威士兰的桑人/ 207

  第二节 中古简史/ 210

    一 班图人迁徙与斯威士民族的形成/ 210

    二 斯威士兰王国的领土扩张与统一/ 213

    三 与欧洲人的初步接触/ 215

  第三节 近代简史/ 216

    一 王国的巩固与王朝的更迭/ 216

    二 欧洲人的觊觎和渗透/ 219

    三 英、布的争夺与斯威士兰沦为德兰士瓦保护国/ 221

    四 市镇的出现与基督教在斯威士兰的传播/ 224

    五 英国对斯威士兰的殖民统治/ 225

    六 索布扎二世与英国殖民当局的斗争/ 227

  第四节 现代简史/ 229

    一 斯威士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229

    二 从自治到独立/ 230

    三 索布扎二世执政时期/ 234

    四 姆斯瓦蒂三世执政时期/ 236

  第五节 著名历史人物/ 240

    一 索布扎一世/ 240

    二 姆斯瓦蒂二世/ 241

    三 索布扎二世/ 241

第三章 政治、军事/ 243

  第一节 政治制度演变/ 243

    一 独立前的政治发展演变/ 244

    二 独立后政治制度的发展/ 245

  第二节 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 248

    一 立法机构/ 248

    二 行政机构/ 249

    三 枢密机构/ 251

    四 司法体制/ 251

  第三节 主要政党与团体/ 254

    一 1978年以前的政党与团体/ 255

    二 1989年以后的政党/ 256

    三 主要团体/ 257

  第四节 军事/ 258

    一 独立前斯威士兰的武装力量/ 258

    二 独立后的斯威士兰军队/ 259

第四章 经 济/ 260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260

    一 经济发展政策/ 261

    二 基本经济指标/ 262

    三 产业结构指标/ 263

  第二节 农林牧渔业/ 266

    一 农业/ 266

    二 畜牧业/ 268

    三 林业和渔业/ 269

  第三节 工矿业/ 272

    一 制造业/ 272

    二 采矿业/ 276

    三 能源业/ 277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与通信/ 280

    一 交通运输/ 280

    二 通信/ 282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286

    一 财政收支状况/ 286

    二 货币与银行/ 288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292

    一 对外贸易/ 292

    二 外国援助/ 294

    三 外国资本/ 297

    四 外债/ 298

  第七节 旅游业/ 304

    一 概况/ 304

    二 主要旅游城市/ 306

    三 其他旅游景点/ 308

  第八节 国民生活/ 310

    一 国民就业情况/ 310

    二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 313

第五章 教育、新闻、体育、卫生/ 317

  第一节 教育/ 317

    一 教育概况/ 317

    二 教育体系/ 318

  第二节 新闻出版/ 322

    一 新闻出版/ 322

    二 广播电视/ 323

    三 主要公共文化及科研机构/ 323

  第三节 体育与卫生/ 324

    一 体育/ 324

    二 医疗卫生/ 325

第六章 对 外 关 系/ 329

  第一节 对外关系概况/ 329

  第二节 与南非的关系/ 330

    一 建交前的斯南关系(1968~1993)/ 331

    二 1993年以来的斯南关系/ 333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335

    一 与美国的关系/ 335

    二 与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 337

  第四节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337

    一 与莫桑比克的关系/ 337

    二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339

  第五节 斯威士兰与中国的关系/ 340

    一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关系/ 340

    二 与中国台湾的关系/ 341

主要参考文献/ 344

后  记/ 349

试读章节

公元前8000~公元前7000年,生活在莱索托境内的是属于科萨语系的桑人。①在班图人南迁之前,他们在莱索托、南非共和国、斯威士兰等国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上万年。由于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桑人的历史无法全面地让后人所了解,但他们留下的岩画、生活遗址以及现代桑人的生活方式,为研究当时桑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

自殖民时代开始,来自西方殖民国家的考古学家对南部非洲地区进行了大量考古发掘,在莱索托及附近地区发现了桑人留下的大量陶器、史前壁画和浮雕,使桑人的社会状况较为真实地再现于世。

根据莱索托楚利凯附近发现的岩画和在南非、斯威士兰发现的壁画和浮雕,我们可以推断桑人在莱索托生活状态的大致情况。狩猎和采集可食用的根块、植物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手段,主要食物有野果、野兽、鱼、“桑米”(焙制的蚁蛹)、蝗虫、蜂蜜和某些根茎植物等。桑人在狩猎、采集食物等方面的生存技能在现代人看来充满神秘和不可思议:他们会在水源旁边挖制陷阱,猎捕来这里饮水的野兽;他们是天才的射手,箭头用象牙、骨或者燧石制成。接触班图人之后,他们开始使用金属;他们用螳螂、蛇、蝎或者植物的毒液涂在箭头上,把箭装在鹿皮箭袋中,小心保藏起来,在打猎和战斗时,就把箭袋绑在头上;在日常打猎和战斗中,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短矛和棍棒,必要时会带上唯一的家畜——狗。

桑人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用树枝和草搭成的半圆形小屋;极少数人甚至穴居岩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亲属关系为网络,组成家族集团或氏族群体。①每一氏族的大本营都设在洞穴里,洞里画有他们氏族的图腾。桑人全家睡在一间草棚里,每人的睡处就是地上挖出的一个小窝,家庭有多少人,地上就有多少个小窝。他们的行为没有过多的节制和规矩。

桑人很有语言天赋,他们的发音充满了咔哒声和舌尖与牙、腮相碰的拍打声,喉音生硬。他们同班图人和白人接触后,很快表现出语言的天赋,顺利地学会了这两种语言。桑人的语言至今在莱索托仍有较深的影响力,莱索托的许多河流和山川仍带有桑人的名字,例如辛库、库信、奎林等,同时桑人的几百个带咔哒声的词汇也被塞苏陀语所吸收。现在许多莱索托人、特别是巴富肯人有着桑人的血统。他们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即能够不费周折地找到他们以前去过的任何地方;甚至9、10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100英里以外的远方去,几个月后也能毫无差错地走回来。②

P20-21

序言

莱索托王国与斯威士兰王国是非洲大陆上面积较小的两个内陆国家,均位于非洲东南部。其中莱索托四面为南非所包围;斯威士兰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这两个国家不仅地理位置、人种、语言相近,而且在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制度乃至对外关系上具有相似性。

莱索托人与斯威士人的祖先都是公元一世纪左右向非洲南部迁徙的班图人。大约在公元15世纪左右,第三批南迁的班图人在渡过赞比西河后发生了分裂,分化为索托种群和恩古尼种群。前者向南迁徙经过今天的德兰士瓦进入奥兰治,形成巴苏陀人,即莱索托人的祖先。另一种群在迁徙过程中发生再分裂,一部分西移形成茨瓦纳部落;另一部分向西南迁移,逐渐形成斯威士兰部落。巴苏陀人和斯威士人均在19世纪建立了王国,而后相继沦为南非和英国的殖民地。20世纪初年,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同为英国在南部非洲的直辖领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下,莱索托和斯威士兰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1966年10月4日,巴苏陀兰宣布独立,定名为莱索托王国,莫舒舒二世加冕国王,由巴苏陀兰国民党执政,乔纳森任首相。斯威士兰于1968年9月6日宣布独立,定名斯威士兰王国,索布扎二世任国王。

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独立后,两个国家都参照前宗主国英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体系,但实际上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莱索托在乔纳森首相长达20年的执政中,确立了一党专政的政治模式;而斯威士兰则在索布扎二世执政时期,确立了以西方代议制为外衣、以君主集权制为内核的政治制度。两国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大力引进外资,与南非长期保持特殊的经济关系。20世纪80年代,斯威士兰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居黑非洲前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以及国内民主化运动的冲击,莱索托、斯威士兰两国的政治开始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政局趋于稳定。但经济上由于受国际市场变化、人口膨胀、艾滋病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两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南部非洲区域化的背景下,莱索托、斯威士兰两国如何利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框架,实现经济的真正腾飞,将是两国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列国志》的子课题,是一本全面反映莱索托、斯威士兰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以及外交等方面发展概况的志书。全书体例基本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统一拟定的《列国志》编写大纲,只在部分章节按照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两国各自的特点做了个别改动,或因资料限制做了取舍。在资料奇缺的情况下,笔者努力从各个渠道收集资料,尽量为读者提供比较权威、翔实的资料与信息以及客观公正的评论。错误和纰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本书从2001年12月立项,历时4年。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专家、老师、研究生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列国志》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温伯友、赵国忠、杨光研究员始终关心本书的进展,在百忙之中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支持;我的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艾周昌先生抱病审阅了“斯威士兰”第6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沐涛教授对“斯威士兰”进行了初审;西亚非洲研究所陈公元研究员、李智彪研究员对全书进行了审读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西亚非洲研究所温伯友研究员对本书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和审定。他们为本书付出的心血和劳动,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李伯军、陈传伟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肖文黎撰写了莱索托第6章部分初稿;周园、付五平、郭海猛、李华翻译了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第4章中有关经济的数据,在此一并致谢。书中的疏漏和错误,概由本人负责。最后,感谢家人对我写作本书的理解和支持!

陈晓红

2005年9月7日于湘潭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6:15